男子昏迷入院1個月,家族群“六親不認”!這集堪稱人性“照妖鏡”

最不願意看到的一幕還是來了!


男子昏迷入院1個月,家族群“六親不認”!這集堪稱人性“照妖鏡”


4月1日一大早,一名男子突發嘔吐,全身抽搐,發燒,同住的朋友隨後打120,把送他到了深圳市人民醫院急診科。


此時,該男子已經陷入了昏迷,隨時有生命危險。想要搶救,卻無從下手。因為搞不清楚他為何昏迷。


醫生問,他都有些什麼病史?


朋友不清楚,再三搖頭。


只好心急地翻他手機,逐一聯繫通訊錄裡的親人。


結果卻是集體沉默,“六親不認”。


這一幕,被急診科的鏡頭原原本本地記錄了下來。


男子昏迷入院1個月,家族群“六親不認”!這集堪稱人性“照妖鏡”


5月1日晚,全國首部規培醫生紀實節目《我的白大褂》播出第6集,為屏幕前的我們,上了直擊靈魂的一課。


世上或許沒有比醫院更能洞悉人心的場所了。



男子昏迷入院1個月,家族群“六親不認”!這集堪稱人性“照妖鏡”

“國家要不管,就扔在那吧!”


上午8點半,躺在急診科搶救室裡,這個姓付的男子對呼叫已經沒有反應,手腳還在不停地抽搐。


送他來的朋友坤哥(化名)說,早上6點半還在睡覺時被吵醒,聽到他嘔吐,人已經趴在那了。


急診科醫生高佔良和他帶教的規培醫生林平娜仔細查看患者老付的抽血和CT結果:


沒有腦出血,鉀鈉含量、氧分壓、D-二聚體、電解質、體內代謝都是正常的,也沒有酸鹼中毒……


那為啥會昏迷呢?


會不會是糖尿病高滲?這是糖尿病的一種急性併發症,會導致昏迷、抽搐。


男子昏迷入院1個月,家族群“六親不認”!這集堪稱人性“照妖鏡”


高醫生問:他有糖尿病嗎?


坤哥:這個我不知道。


男子昏迷入院1個月,家族群“六親不認”!這集堪稱人性“照妖鏡”


那家屬呢?得趕緊聯繫家屬過來!


坤哥打開老付的微信,很快找到一個家族群。


過了一會,群裡有人回話了:


我不是他的親姐姐,現在家裡我也走不開,我也去不了。


群裡有40個人,別的人都幾乎不作聲。


男子昏迷入院1個月,家族群“六親不認”!這集堪稱人性“照妖鏡”


坤哥急了:


平時對你們一大家也不錯啊,怎麼他有事了,你們連撐頭都不撐了,這最起碼有句話呀~


群裡終於冒出把男聲,倒是給了句“痛快話”:


這位兄弟啊,我告訴你吧,現在指望家人,我告訴你指不上。


國家要管他,你就把他晾在那,不管他,就把他扔在那。


有命他就活著,沒命他就死。


林平娜有點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又點了一次最後那段語音:


有命他就活著,沒命他就死。


男子昏迷入院1個月,家族群“六親不認”!這集堪稱人性“照妖鏡”


冷血嗎?當然!


像林平娜這樣的規培醫生,基本是剛從醫學院畢業,以“小白”的身份來到大醫院,輪轉於各科接受規範化培訓。在繁忙的急診科,迎接她的不僅僅是各式各樣的病例,還有一次次猝不及防的心靈衝擊。


剛到急診科的第一次大搶救,林平娜曾眼睜睜看著一個差不多年紀的男子,突然沒了心跳,“他的瞳孔是散大的,直視著我。瞬間的恐懼感一直在我心裡。”


男子昏迷入院1個月,家族群“六親不認”!這集堪稱人性“照妖鏡”


這次遇到老付,又是另一番震撼。


她真的不希望老付,又遭遇同樣的命運。


男子昏迷入院1個月,家族群“六親不認”!這集堪稱人性“照妖鏡”


男子昏迷入院1個月,家族群“六親不認”!這集堪稱人性“照妖鏡”

“我不是他親姐!”

啪!掛了電話


微信群沒人搭理,坤哥又跑到急診科對門的的警務室求助,看警察能不能找到直系親屬的電話。


男子昏迷入院1個月,家族群“六親不認”!這集堪稱人性“照妖鏡”


“他跟家人關係不好嗎?”林平娜問。


“他喪偶,有個女兒,我沒見他聯繫過。”


翻手機通訊錄裡的名字,沒找到女兒的字眼,倒是有一個“姐”。


撥過去,林平娜親自問:


請問你是那個付XX的姐姐嗎?


“我是他一個叔伯姐姐……我們去不了,這老遠。你給他親姐姐、親哥哥打電話吧。”


男子昏迷入院1個月,家族群“六親不認”!這集堪稱人性“照妖鏡”


你有沒有他親姐姐的電話?


“我沒有。”


其他家屬的電話呢?


“我沒有。我聯繫不上。”


你知道她女兒叫什麼名字嗎?


“嘟——”電話直接掛斷了。


男子昏迷入院1個月,家族群“六親不認”!這集堪稱人性“照妖鏡”


找通訊錄裡的其他朋友和親人,再打。


“不知道。”


“不知道。”


“不知道啊!”


“您撥叫的用戶已停機。”


“您撥打的用戶已關機。”


男子昏迷入院1個月,家族群“六親不認”!這集堪稱人性“照妖鏡”

坤哥又想起老付在山東有一個老妹,關係還比較好。


電話撥過去,終於有人接了。


“我知道他有一個女兒。但從小(老婆去世後)就把女兒放在他哪個哥哥家養,應該是這樣的。”


那你知道他那個哥哥的聯繫方式嗎?


“我也不知道。”


男子昏迷入院1個月,家族群“六親不認”!這集堪稱人性“照妖鏡”


林平娜徹底陷入了絕望。


我們並不知道老付和家人之間發生過什麼,不能妄下判斷。


兩個陌生人之間尚有一個“六度理論”,通過最多六個人的介紹,你甚至能聯繫上比爾蓋茨。


但老付的親友群,人不能來就算了,為什麼連他女兒或者親姐姐的一個電話、名字都提供不了?


林平娜只好問坤哥,能不能留下來陪床。


坤哥犯難了:


但是我……我在這個地方也得工作啊。


男子昏迷入院1個月,家族群“六親不認”!這集堪稱人性“照妖鏡”


過了一會,這位朋友也離開了搶救室。


剩下高老師和林平娜在診室裡著急。


男子昏迷入院1個月,家族群“六親不認”!這集堪稱人性“照妖鏡”


作為急診科裡的“老司機”,高老師見慣了風雨,這種情況也沒少遇到,但還是忍不住嘆氣。


林平娜則在窗口前來回踱步:他那個朋友也沒回來。


男子昏迷入院1個月,家族群“六親不認”!這集堪稱人性“照妖鏡”


林平娜只好去看看病人的情況。


不久,搶救室門口冒出了一個熟悉的身影,黑色T恤,金鍊子,大圓寸頭。


是坤哥!病人的朋友回來了!


手裡還拿了個枕頭,原來他沒有走,去給老付買了個翻身枕。


男子昏迷入院1個月,家族群“六親不認”!這集堪稱人性“照妖鏡”

男子昏迷入院1個月,家族群“六親不認”!這集堪稱人性“照妖鏡”

誰才是真正關心你的人?


都說醫院是感情的試金石,誰真正關心你,生一場病就知道了。


這個道理,林平娜還在醫學院上課時,老師或許沒講過。


但一出來工作,醫院自然會成為最生動的課堂,有些病人家屬會親手教。


男子昏迷入院1個月,家族群“六親不認”!這集堪稱人性“照妖鏡”


知乎網友@三銅錢 講過一個親身經歷的故事。


那時候,他所在的醫院住進來一位患了胃癌的老人。


家屬都來陪老人辦住院手續,還圍著醫生詳細詢問,病情嚴重不嚴重,什麼時候可以做手術。


看到這,大家都會想,這一定是父慈子孝的一家人。


可就在醫院做好了手術準備時,老人的家屬突然換了一副面孔,兒子和女兒在醫生辦公室大吵大鬧,說醫院不靠譜、醫生沒醫德,鬧著要出院。


男子昏迷入院1個月,家族群“六親不認”!這集堪稱人性“照妖鏡”


後來他才知道,這種人在醫院有一個名字,叫“兩面人”。


“表面裝作孝子孝孫,一入院就通知親朋好友來看望,等來看望的人差不多了,就隨便編個藉口,說醫院不給治,大搖大擺地出院。既成了別人口中的孝子,又不用多花一分錢。”


這樣“毀三觀”的真相,在醫院常常赤裸裸地呈現。


在距離死亡最近的地方,當人命要與金錢、責任抉擇的瞬間,很多偽善會被撕破,太多面具都來不及戴上。


有個女孩到醫院做流產。手術剛一結束,女孩強撐著對護士說:


“我男朋友在外面等我,麻煩您去跟他說一聲,我做完手術了,讓他別擔心。”


可護士出去一看,門口早就空無一人。


男子昏迷入院1個月,家族群“六親不認”!這集堪稱人性“照妖鏡”


這樣的男生不是一個兩個,幾乎一半的男朋友,手術結束後都不在門口。


醫院就像一面鏡子,照盡世間的人情冷暖。


男子昏迷入院1個月,家族群“六親不認”!這集堪稱人性“照妖鏡”


你有沒有想過,如果自己不幸得了重病,誰是真正關心和陪伴你的人?


陷入昏迷的老付,入院已經足足一個月了。但截至5月1日晚這集節目播出時,醫院仍未聯繫上他的家人。


由於懷疑是顱內感染,急診科當天已將他轉入了神經內科住院。


高醫生說:即使沒人(“認領”),該救還是要救,救急救命是第一位的。


男子昏迷入院1個月,家族群“六親不認”!這集堪稱人性“照妖鏡”


有些人在網上“妖魔化”醫護人員,開了幾個檢查單,就是為了賺錢,病人沒治好,就是醫生“黑心”,喊打喊殺。


在一些繁忙的大醫院,醫護人員可能面無笑容,對你的刨根問底也會愛理不理。真相是,他們從早上到中午忙得連水都喝不上一口,門口還坐著一大堆等著看診的人。


可一旦病人真的有事,他們其實比誰都著急。


醫患雙方,醫護和病人(包括家屬),本就是同一戰壕裡抗擊病魔的戰友。


即使有時候家屬做了“逃兵”,醫護仍會堅守和“兜底”。


真正的“醫德”,不需要掛在嘴邊,卻實實在在隱藏在你看不到的地方。


男子昏迷入院1個月,家族群“六親不認”!這集堪稱人性“照妖鏡”


在《我的白大褂》第6集裡,幾位規培醫生都學到了這一課。


在胸外科輪轉的郭燕華和潘正龍,參與了一臺“不插管”的肺癌手術,特別之處在於,術中病人保留了自主呼吸,不使用呼吸機,所以不需要把管子插進氣管裡。


男子昏迷入院1個月,家族群“六親不認”!這集堪稱人性“照妖鏡”


這樣的好處很多:病人的氣管不會有損傷,沒有呼吸機造成的肺部氣壓傷,不需要使用肌松藥因而沒有消化道的反流,術後恢復更快……


壞處是,麻醉醫生比較辛苦,要全程監護,保證病人的呼吸比較平穩,鎮痛、鎮靜的藥必須恰到好處。手術醫生的操作也要增加很多麻煩,因為病人的肺仍在一脹一縮地呼吸,就像你要坐在顛簸的拖拉機上,為女友拍出一張美美的照片。


醫生是辛苦了很多,但只要病人好,累一點又如何?


男子昏迷入院1個月,家族群“六親不認”!這集堪稱人性“照妖鏡”


到了口腔外科的周芷伊,在坤哥的指導下苦練技術,對病人也越發細心,拔牙前還叫她打開“騰訊醫典”APP,幫病人“預習”一遍拔智齒的過程。她也因此收穫了第一枚小粉絲,心裡滿滿的小確幸。


男子昏迷入院1個月,家族群“六親不認”!這集堪稱人性“照妖鏡”


在急診外科跟班的蔡婉娜,被同一個戰壕裡的“醫患”齊心深深鼓舞著。


一位老奶奶在樓下不慎摔倒,後腦勺著地,顱內損傷嚴重。急診科立即啟用綠色通道,病人不繳費,直接送去救治,外科、麻醉科、重症護理團隊緊急“集合”,制定開顱手術方案。


手術結束後,主任醫師杜波向家屬詳細講解後續的康復方案,病人女兒激動地說了一句:“有用的,咱們就給她用,不怕花錢!”


“我現在信心爆棚!”


男子昏迷入院1個月,家族群“六親不認”!這集堪稱人性“照妖鏡”


患難見真情

但患難也會見真相


願每一位生了重病的患者

身邊不僅有不離不棄的醫護

更有一位守望相伴的“真心”人


戳下方二維碼

刷《我的白大褂》第6集完整版


男子昏迷入院1個月,家族群“六親不認”!這集堪稱人性“照妖鏡”


《深圳衛視》我的白大褂

3月27日起,每週五晚21:15播出

騰訊視頻、愛奇藝、B站和西瓜視頻等同步上線

全劇10集,每集50分鐘,5月29日結束播映


-End-


資料來源:深圳市衛健委宣傳處、深圳衛視《我的白大褂》節目組


男子昏迷入院1個月,家族群“六親不認”!這集堪稱人性“照妖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