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首相鮑里斯上班,群體免疫這些還要提


張文宏醫生也表示接種疫苗是實現“群體免疫”的唯一途徑。


英首相鮑里斯上班,群體免疫這些還要提


文|許林豔


倡導群體免疫的英國首相鮑里斯新冠病癒,即將回到首相府工作,他倡導的群體免疫還會捲土重來嗎?


面對洶湧的疫情,英國採取的防疫策略可以表述為不嚴防死守,容忍疫情緩慢進展,期待大部分人在隱匿性感染後無症狀或僅有輕微症狀,從而在人群中獲得普遍免疫,以控制疫情。簡單來說就是通過“群體免疫”來防控新冠病毒。


雖然後續英國衛生大臣出來澄清“群體免疫”只是一個科學概念,並不是一個目標或一個策略。但是已經按壓不住這一言論的持續發酵。


近日,倫敦帝國理工學院流行病模型教授、約翰遜政府高級顧問格雷厄姆麥德利又建議英國重新考慮是否採取“群體免疫”政策。這些左右搖擺的策略、言論,引發了群眾恐慌,尤其是生活在英國的華裔。


上海新冠肺炎醫療救治組組長張文宏醫生在近日視頻連線歐洲時,對“群體免疫”做出了明確回覆,他表示在5000-8000年的人類文明史中,沒有一次傳染病的控制是通過群體免疫的。群體免疫再次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那麼,到底什麼是群體免疫?怎樣才能實現群體免疫?對於新冠肺炎,我們是否已經有條件實現群體免疫?


1.什麼是群體免疫


我們平時說的個體免疫,是人體自身對病原體產生免疫力,由此產生了對病毒的抗體等。群體免疫是指由於個體免疫的存在而保護一個群體免受某種傳染病的侵害。雖然個體免疫是群體免疫的基礎,但二者還是存在很大不同。


因為要實現群體免疫主要是通過阻斷人與人之間的傳播,從而使病毒消亡。傳染病的流行不僅取決於群體中具有抵抗力的個體數,而且與群體中個體間的接觸頻率有關。如果群體中有70%-80%的個體產生了抵抗力,就相當於在群體中形成了一個保護屏障,即便是小部分沒有免疫力,也會因為接觸頻率的問題不被傳染。由此,傳染病就不會大規模爆發。英國此前提出的這一策略就是指如果超60%的英國人感染了新冠病毒,則可使社會對新冠病毒產生群體免疫,從而避免疾病的再度大規模流行。


群體免疫分為自然免疫和疫苗免疫。在目前沒有疫苗研發出來的情況下,可知英國採取的群體免疫即為自然免疫,也就是通過自然感染形成群體免疫。這種需要人類大規模被感染,待其康復後自動產生免疫力的做法,在現代社會不免讓人大跌眼鏡。英國著名醫學期刊《柳葉刀》主編霍頓也批評這一策略是在玩“輪盤賭”。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上海市免疫學研究所王穎對此表示,大家之所以覺得這個觀點不合適,是因為我們不是在100年前,現在我們有能力和技術瞭解新冠病毒的特點,通過採取針對性的手段,比如阻斷傳染源,加強宣傳和管理、通過隔離來避免疫情失控。


2.英國群體免疫背後的邏輯


作為老牌資本主義發達國家,英國為什麼會提出這一策略?


首先是基於新冠肺炎大部分患者是無症狀或者輕症狀,可以自行痊癒。而且新冠肺炎的死亡率較低,只有1%。所以放開疫情管控後,大量人口會感染然後自愈,從而獲得免疫力。然後國家就可以集中救治人群中的危重症患者。聽上去似乎有道理,但是在這過程中,病毒是否會發生不可預知的變異?在模型的推算下,英國政府是將多少人的生命置於病毒的威脅下呢?按英國6650萬人口算,將會有3325-4455萬人被感染。這些社會達爾文主義者又是否願意自己的親人成為那1%呢?


3.有沒有出現過群體免疫的事情


歷史上,我們有沒有出現過群體免疫的事情呢?付出了多大代價?最後的結果又是如何呢?


算是出現過,但最終的消滅也並不是依靠自然免疫。曾經肆虐歐洲的烈性傳染病—天花,同時也是地球死亡率最高最古老的傳染病之一。公元前1156年就有天花病毒的跡象,一直到16世紀人們對天花依舊無能為力。萬般無奈之下,為了與天花能夠長期共存,天花接種術出現了,這是一種通過人為方式引發的感染,通過接受輕微感染而產生對病毒的免疫力,以毒攻毒。這種輕微感染的治癒率也較高。比較好的一點是天花比較穩定,痊癒之後便可終身對天花病毒免疫,也不再具備傳染性。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當時的歐洲人對天花產生了“群體免疫”,但這種代價是巨大的,也依舊存在很大風險。


天花的最終消滅還是源於“免疫學之父”英國醫生愛德華琴納。他發現奶牛的牛痘病毒與天花病毒具有相同的抗原性質。人們在接種牛痘後會產生對天花病毒的抵抗力,且接種牛痘與之前的接種天花從而人為感染產生抵抗力相比,基本不存在風險。1980年,世衛組織宣佈天花消滅。


4.怎樣才能實現群體免疫


可見,疫苗才是實現群體免疫的前提。非常近的案例就是2000年已經宣佈被消滅的麻疹,由於接種麻疹疫苗的人數減少,到了2019年又在美國全面暴發。


首都醫科大學校長饒毅贊同“接種疫苗”的策略,他表示如果大多數人在接種疫苗後產生免疫力,即便小部分不肯打疫苗,那麼由於病毒可能碰不到沒有接種疫苗的人,由此就會導致病毒傳播的鏈條中斷,從而產生群體免疫現象。但是在一個新病毒出現、沒有疫苗且極少數人可能有先天免疫力的情況下,不遏制病毒傳播,把全體人民暴露在病毒面前,是不可能出現“群體免疫”的。

張文宏醫生也表示接種疫苗是實現“群體免疫”的唯一途徑。


由此可見,目前的當務之急還是全力以赴研製疫苗。目前中國已經在5條技術路線上推進新冠肺炎的研製工作,分別是滅活疫苗、基因工程重組亞單位疫苗、腺病毒載體疫苗、減毒流感病毒載體疫苗和核酸疫苗。但是,由於疫苗上市需要有嚴格的流程,比如在安全性和療效等方面的測試,雖然我國的疫苗研發速度比較快,但是保守估計還需要1-2年時間。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在例行記者會上也曾表示,新冠疫苗的研製至少還需要12至18個月。所以,在此之前,我們依舊要科學謹慎地對待新冠肺炎,做好隔離防護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