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头战象》沪上首演 3.2米高战象震撼登场

《最后一头战象》沪上首演 3.2米高战象震撼登场

图片说明:图片由上海文广演艺集团提供

东方网记者包永婷11月3日报道:当3米多高的战象在纷飞的战火中,嘶鸣着走向战场,舞台被“点燃”了。调皮的小象偶引起了观众的欢呼“好好玩啊!”今晚,由上海文广演艺集团、上海木偶剧团联合打造的舞台剧《最后一头战象》在东方艺术中心首演,同时拉开了第六届上海国际木偶艺术节大幕。

作为今年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委约作品,经过4年时间的筹备,《最后一头战象》正式与观众见面。该舞台剧根据沈石溪同名小说改编,讲述了生活在云南国境线上的傣族少年波农丁与小象嘎羧从相遇到一同成长、变老,他们共同见证了特殊年代人类与大象之间不断变化的关系。故事反思了人与自然的相处之道,并烘托出反对战争的主题思想。

《最后一头战象》沪上首演 3.2米高战象震撼登场

主角战象嘎羧惟妙惟肖,从舞台上缓缓踱出,就连耳朵的厚度,大象肌肉的走向、皮肤纹理在灯光下都清晰可见。据导演何念介绍,这已经是4.0版本的大象。上海木偶剧团团长何筱琼介绍,制作这样一头巨无霸大象,对木偶团来说是零起点。设计团队通过反复查阅大量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对大象的肌肉、骨骼、运动及结构进行分析,完成初步设计稿和象偶框架搭建。为了进一步了解大象,使象偶的造型和活动更加贴近现实、符合自然规律,设计团队和演员还去西双版纳实地观察、接触亚洲象。

1:1比例呈现的巨型象偶高达3.2米,庞大的身躯对操偶演员是一个极大的重量负担。为了在确保大象造型的同时减少演员的负重,设计团队经过多次讨论试验,最终采用不锈钢、碳纤维和木板撑起象偶骨架,并由一种特殊泡沫拼接成身体,方便演员操纵。何筱琼说:“《最后一头战象》是木偶剧团转型代表作之一,在传承海派技艺的基础上进行颠覆突破,以更符合时代的审美标准,不断探索求新。”

《最后一头战象》沪上首演 3.2米高战象震撼登场

滂沱的雨水从数米高的舞台上倾泻而下,千万缕雨丝编织的雨幕,把整个场景衬托得美轮美奂。英国多媒体设计团队59 Productions通过精妙的多媒体技术,以电影拍摄手法营造视觉效果,呈现了或震撼或梦幻的画面。导演何念表示,整个创作力求“中国故事国际表达”。制作人、上海文广演艺集团总裁马晨骋说:“我们不仅仅把这部作品视作一部人偶剧、舞台剧,而是合家欢的亲子剧,更是一部国际制作、具有艺术水准的作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