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河口縣:“四型”車間破解增收難題

“電商型”車間

破解農產品銷路難題。把22個直播車間設到木瓜、菠蘿、芒果、香蕉等基地,讓農特產品走上“直銷路”。

“廠房型”車間

破解群眾就業無崗位難題。設立10餘類產品加工扶貧車間,為群眾提供“家門口”的就業崗位。

“基地型”車間

破解創業無技術難題。對農特產品進行統一收購、統一包裝、統一銷售,實現“生產+銷售”一條龍。

“勞務型”車間

破解群眾增收無渠道難題。建立縣、鄉鎮、村三級勞務合作社,2020年以來已組織轉移就業農村勞動力15198人。

近日,河口瑤族自治縣縣長鄧瑞走進網絡直播間,為河口紅心木瓜代言。半個小時的直播,累計觀看人數超過65萬人次,80噸木瓜銷售一空。

云南河口县:“四型”车间破解增收难题

網絡直播銷售

河口是雲南省熱帶水果的主產區之一,為了破解農產品的銷路難題,河口縣創建“電商型”車間,把22個直播車間設到木瓜、菠蘿、芒果、香蕉等基地,運用京東、拼多多等線上平臺,以縣級領導帶頭講、村幹部輪流講、種植大戶專業講的方式,按下“直播”指尖“快進鍵”,讓農特產品走上“直銷路”。外拓銷路,內培人才,該縣還建立了40餘個農村電商服務點和微信群,及時發佈代收代銷農特產品信息。併發揮青年人才黨支部作用,實現10個青年人才黨支部與新型經營主體、跨境電商產業園有機鏈接,70餘名青年人才帶頭髮展電商產業,形成了以黨組織引領、青年人才帶動、群眾參與、企業帶銷為一體“農村電商圈”。

“電商型”車間是河口縣四個類型的扶貧車間之一。近年來,河口縣以抓黨建促脫貧攻堅為抓手,著力提升產業扶貧、就業扶貧組織化程度,創建了電商、廠房、基地、勞務輸出扶貧車間,以“四型”車間破解群眾致富難點、薄弱點,實現貧困群眾與集體經濟“雙創收”,激發鄉村振興“新動能”。

云南河口县:“四型”车间破解增收难题

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的扶貧車間

“廠房型”車間主要著眼破解群眾就業無崗位難題。河口縣整合村級陣地資源,設立裝蕉廠房、檸檬包箱廠房、電子線材加工廠房、“家坊”廠房等10餘類產品加工扶貧車間,為群眾提供“家門口”的就業崗位。為了提高群眾就業技能,河口縣依託廠房型車間,以“點對點實操”“一對一培訓”“業對業指導”等形式,累計對1520餘名群眾進行技能培訓,確保每個勞動力掌握1門以上技能。並根據生產類別,梳理不同難易程度的就業崗位,分類提供給予年紀大、留守兒童或因病因殘無法外出務工等貧困戶自主選崗,實現企業用工與貧困群眾就業“雙保障”。據統計,目前,全縣車間務工群眾430餘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人口280餘人。

“基地型”扶貧車間主要著眼於破解創業無技術難題。河口縣以村級黨組織為引領,鼓勵群眾以土地流轉、資金入股、產業併入等方式參與新型經營主體建立利益共同體,因村制宜深挖本地農業特色,建設了10餘個“基地型”扶貧車間,對農特產品進行統一收購、統一包裝、統一銷售,實現“生產+銷售”一條龍。截至目前,共培育新型經營主體29個,帶動1220名建檔立卡貧困群眾實現穩定增收,形成集體創收與群眾增收“雙推進”。在此基礎上,由黨員帶頭,組織群眾踴躍參與實地技能培訓,有效提升群眾自我創業的能力;採取1名技術員+N名種植群眾的幫帶方式,技術員通過實地蹲點指導、動態跟蹤、錄製微視頻等手段,第一時間“送經傳技”,引導群眾發展了紅心柚、芒果、菠蘿、香茅草等產業。

“勞務型”車間主要著眼破解群眾增收無渠道難題。河口縣在縣級建立勞務合作社,整合人社、財政、扶貧等部門資源,對接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建好管好用好勞務合作資金庫,統籌安排勞動力轉移就業。在鄉鎮建立6個勞務合作社,建立企業用工和貧困戶轉移就業信息庫,實現企業用人需求與農村富餘勞動力“雙向”精準對接;在村級建立33個勞務合作社,宣傳就業政策,收集、發佈就業信息,開展就業培訓,合理安排就業。還以村小組為單位,優選了243名村組幹部作為勞務經紀人,定期發佈、收集勞動力轉移就業信息,對接村級勞務合作社,根據外出務工人數給予補助,推動實現精準就業。2020年以來,全縣組織轉移就業農村勞動力15198人。(記者 郎晶晶 通訊員 鄧文熊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