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本作物+林下套種,屏邊白河鎮“綠色銀行”經濟、生態效益雙豐收!

近年來,屏邊縣白河鎮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堅持走生態轉型助農增收之路,逐步發展芒果、檸檬、荔枝等具有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的木本作物種植,替代傳統的香蕉、菠蘿等草本作物種植,圍繞綠色生態抓好產業發展,圍繞產業發展助農增收,探索出一條兼具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的助農增收之路。

木本作物+林下套種,屏邊白河鎮“綠色銀行”經濟、生態效益雙豐收!

丫口村發展芒果、檸檬種植業

4月,筆者走進白河鎮大水村丫口村,映入眼簾的是漫山遍野的芒果樹和檸檬樹,青綠色的檸檬掛在枝頭,在陽光下透著光。在一片芒果地旁邊,一輛小卡車停在路邊,十幾個村民正在地裡採摘套種在芒果樹下的南瓜,一個個南瓜被按重量、品相分好、裝箱、搬上卡車,運往全國各地。


木本作物+林下套種,屏邊白河鎮“綠色銀行”經濟、生態效益雙豐收!

果樹下套種南瓜

這片300畝的芒果地,是大水村委會丫口村村民小組長楊萬華家的,他是當地的種植大戶。從2016年開始,他砍去了種植多年的香蕉樹,在地裡種上了芒果和檸檬,並且在果樹下套種南瓜。由於管理得當,楊萬華種的南瓜個大品質好,受到收購商的青睞,今年賣出了好價錢,大約有30萬元的毛收入。


木本作物+林下套種,屏邊白河鎮“綠色銀行”經濟、生態效益雙豐收!

南瓜豐收

大水村平均海拔710米,水、熱條件充足,與河口縣及文山州馬關縣毗鄰,交通便利,區位優勢明顯,非常適合發展熱帶水果種植。之前,這裡一直以香蕉種植為主要產業,但近年來巴拿馬病嚴重影響了香蕉收成,加之香蕉屬草本作物,人工種植對生態破壞較大,易造成水土流失,產業轉型勢在必行。

為了擺脫困境,大水村黨支部書記顏亨燦帶領當地種植大戶到廣西、廣東等地考察。考察期間,大家發現,廣西種芒果、檸檬的地方氣候、土壤和大水村接近,並且大水村的光照條件更適合芒果生長。他們認真記下芒果種植嫁接技巧、果樹間距、樹坑大小等種植技術,遇到疑惑及時請教當地專家。回到大水村,他們迫不及待地把帶回來的檸檬和芒果苗種下,定時澆水、修枝,精心照看。


木本作物+林下套種,屏邊白河鎮“綠色銀行”經濟、生態效益雙豐收!

芒果、檸檬種植業

去年,看到芒果樹開始掛果,楊萬華滿心歡喜。芒果的好價格、供不應求的市場,讓他看到產業轉型的曙光。“檸檬加芒果和大樹菠蘿,一共種植了1000畝左右,去年芒果比較好賣,價格也好,光芒果我就賣了幾萬元錢。”

木本作物+林下套種,屏邊白河鎮“綠色銀行”經濟、生態效益雙豐收!

果樹掛果

芒果種植的利潤頗豐,楊萬華決定帶領村民一起大規模種植芒果、檸檬,以規模化來提升經濟效益。可當他把想法說出來時,許多村民頭搖得像撥浪鼓:“能不能種得好、苗從哪裡買、種多了會不會有人來收購……”面對村民的疑慮,楊萬華將木本作物種植的好處、種植經驗分享給村民,同時,也把銷售渠道毫無保留地告訴村民,還通過召開黨員大會和村民代表大會進行多次協商。最終,部分村民決定和楊萬華一起種植芒果和檸檬。

白河鎮黨委、政府瞭解到丫口村村民自發轉型發展芒果、檸檬種植後,給村民們送來了好政策,土地整治和退耕還林的補足資金成了村民發展種植業的轉型啟動資金。“國家政策好,退耕還林,一畝有1600元的補助資金,這筆錢就成了我們種植芒果、檸檬的啟動資金。”


木本作物+林下套種,屏邊白河鎮“綠色銀行”經濟、生態效益雙豐收!

轉型種植芒果、檸檬後的山坡風貌

如今,種下的芒果和檸檬樹開始掛果,村民們又在果樹下種套南瓜、西瓜等作物,實現“以短養長”。產業轉型後帶來的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慢慢凸顯,老百姓對此豎起了大拇指。“近兩年沒有種植香蕉了,改種植芒果、荔枝、南瓜、西瓜,經濟收入高了,在國家相關政策的支持下,如今房子也建好了,還買了車。”丫口村村民熊少元笑著說。

木本作物+林下套種,屏邊白河鎮“綠色銀行”經濟、生態效益雙豐收!

荔枝豐收

隨著丫口村芒果、檸檬、荔枝產業發展得越來越好,開始輻射帶動周邊地區,白河鎮迎來了生態產業的轉型熱潮。

木本作物+林下套種,屏邊白河鎮“綠色銀行”經濟、生態效益雙豐收!

收購商到田間地頭收購南瓜

白河鎮黨委書記熊海先介紹:“為了提升產業綜合競爭的能力,白河鎮引進了雲南品鑫極電子商務平臺,與合作社共同發展電商。同時成立農資質保合作社,把種子、農藥等相關公司引進白河鎮,到田間地頭對農戶進行培訓,服務農戶,打造線上線下一體發展的模式。”

目前,白河鎮已逐步形成了現代化、特色化、綠色化的“一村一品,一海拔一產業”種植產業發展格局。轉型後的木本種植及林下套種產業已逐步成為白河鎮南溪河河谷地區和那麼果河畔群眾的“綠色銀行”。

原標題:木本作物+林下套種,屏邊白河鎮“綠色銀行”經濟、生態效益雙豐收!

審核:周健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