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河啊


塔里木河啊

塔里木河啊,

故乡的河,

多少回你从我的梦中流过,

无论我在什么地方,

都要向你倾诉心中的歌……


------《塔里木河》歌词

塔里木河啊

上世纪七十年代,国家为战备需要,拟修建第二条进出新疆的铁路。

1978年9月,原铁道兵第二指挥部(代号89112部队)奉命对自新疆库尔勒至青海格尔木这段新线进行施工前的考察。为此,铁二指机关抽调部分人员,组成了由马总工程师带队,由司令部和后勤部人员组成的库格新线施工考察队。我当时在二指司令部管理处任车辆管理员,有幸参加了这次为期近一个月的穿越塔里木、罗布泊和阿尔金山无人区的考察活动。

塔里木河啊

为了保障考察任务,从铁二指机关抽调了三台北京吉普和三辆解放卡车。我的任务主要是负责车队的管理。因考虑到时间长,环境艰苦,遇到的困难会很多,我们提前做了大量充分的准备。要求每个人自带背包及枪支,带足必要的压缩蔬菜、蛋粉、罐头等副食,另外还带了帐篷和通讯及发电设备,并专门用空油罐改装了一台洒水车。

考察队从天山阿拉沟出发,第一天晚上到达南疆库尔勒,当晚住铁道兵六师招待所;第二天一早车队直奔东南方向的尉犁县。

塔里木河啊

尉(yu)犁县位于库尔勒市东南50公里处,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地方。

从这儿向南沿着塔里木河两岸,是新疆建设兵团农二师下辖的各团场驻地。这儿有几十万亩胡杨林绵延数百公里。在秋天的季节里,胡杨树叶像被金红或橙黄的油彩浸泡过,呈现出玲珑剔透的金灿,将秋色渲染到了极致,展示了一幅塞外大漠独有的景色。

塔里木河啊

车队沿着通往若羌的塔里木国道一路向南。说是国道,其实就是普通的砂石公路。因气候干燥,汽车过后路上扬尘特别大且久久不散,大家一路上都是灰头土脸的。

因考察任务需要,我们车队时走时停。沿途是塔里木河流域独特的自然风光。那种天苍苍、野茫茫,人烟稀少的旷野风景,虽看上去很美丽,但给我的感觉总有些苍凉。

在路边的河道里,偶尔能见到罗布人用来捕鱼的独木舟。

塔里木河啊

塔里木河啊

经过塔里木河流域,便进入塔克拉玛干沙漠。这儿是中国最大的沙漠,亦是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

我们一路沿着塔克拉玛干沙漠的东部边缘行驶,途中经过了好几个地图上虽标有名字,但实地一看什么也没有,甚至连公路道班房都不存在的地方。

塔里木河啊

途中经常看到这种枯死后千年不倒的胡杨。

塔里木河啊

尉犁县古勒巴格乡的一座古代烽火台,位于一座红柳包上。

塔里木河啊

考察途经古楼兰的西边。这儿是一处二千多年前的遗址。它位于罗布泊以西,孔雀河道南岸。整个楼兰遗址散布在雅丹地形之中。据史料记载,汉朝时这里曾经有一个人口众多,颇具规模的楼兰王国,它约于公元前176年建国,至公元638年消亡,有800多年的历史。张骞出使西域归来,曾向汉武帝上书“楼兰,师邑有城郭,临盐泽。”它是闻名中外的丝绸之路南支的咽喉门户。这儿曾演绎过许多具有神秘色彩的故事。唐玄奘三藏在其旅行记中对楼兰古城亦曾有过记述。

塔里木河啊

沙漠戈壁中的古遗址

塔里木河啊

行驶途中,我们还经过了这段很奇特的“砖砌公路”。

据了解,上世纪六十年代,新疆兵团的2000多名建筑工人在运力及原料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创造性地就地取材,烧砖砌路,历时7年,用6000多万块砖筑成长百余公里、宽7米的这段特殊国道。

我们第一次在这种用红砖铺成的公路上行驶,大家都很新奇。司机在这种砖路上开车时速30公里以下时,不但噪音大,而且颠簸得很厉害,反之高速跑起来倒平稳得多。好在近百公里路程也难得见到行人和其他车辆,我们车队将前后车距拉大后,司机们尽管加大油门向前飞驰。

塔里木河啊

这儿于2002年成功申报了吉尼斯世界纪录------“世界最长砖砌国道公路”。

塔里木河啊

塔里木河啊

在穿越塔里木盆地后,考察队扺达若羌县城。若羌县地处新疆东南部,是全国辖区总面积最大的县,但那时的县城很小,没有楼房建筑,如同内地的一个落后小乡镇。

我们到达后住在当时全县最好但又是极其简陋的招待所里。在这儿听当地政府介绍情况后,我们考察队找了一名熟悉情况的人当向导。

若羌以盛产红枣著称。

塔里木河啊

若羌红枣有几千年的历史,古代时品种很少,当地人把红枣视为最珍贵的果实。

由于若羌地域具有昼夜温差大,日照充足的独特气候条件,所以造就出这儿的红枣果形特别饱满、皮薄肉厚、致密较脆,味道香甜的独特品质。

塔里木河啊

在若羌广阔的土地上,遍布着古城遗址、小河墓地、神秘的罗布泊等许多名胜古跡和雄奇的自然景观。

建于汉代的米兰古城遗址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塔里木河啊

塔里木河啊

从若羌县城出发后,我们奔向东北方向的米兰农场,这儿是新疆建设兵团36团场的驻地。我们车队在这儿扎营住宿,并再次补充了部分副食蔬菜等日用品。

米兰团场虽然是一处沙漠中的绿洲,但由于气候交通等原因,这里的环境十分艰苦。它留给我的印象是,长期生活在这里的兵团战士能安心扎根大漠戈壁,为祖国屯垦戍边非常不容易。

塔里木河啊

在经过米兰团场时,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就是这种大水汪(或称蓄水池),当地人叫它“涝坝”。多年来,居住在这儿的兵团战士们生活日常饮用水全取自这些混浊的“涝坝”里。

塔里木河啊

从36团场继续出发要经过米兰河。 它位于米兰东侧,该河发源于阿尔金山腹地的阔什地区,源头可追溯到喀拉乔喀河,直至海拔5000米以上的喀拉乔喀山的终年积雪带。

在路过米兰河短暂休息时,带路的向导给我们介绍:这河就是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中提到的子母河,若羌则是传说中的“女儿国”。我们当时听后都哈哈大笑,一帮当兵的正值年轻气盛,哪管什么民间传说故事,我们一个个当场都勇敢地品尝了这子母河的混水,当然是什么问题也没发生。

塔里木河啊

从米兰继续前行,就进入到神秘的罗布泊无人区域。

塔里木河啊

罗布泊被誉为“地球之耳”,又被称作死亡之海,位于塔里木盆地的最低处。历史上塔里木河、孔雀河等四条河流曾汇集于此,为中国第二大咸水湖。这儿以前湖水较多,后因受气候变化和周围沙漠化影响,特别是由于塔里木河上游垦荒人口增多,加之开荒后引水灌溉等因素的影响,曾经烟波浩淼的罗布泊至1972年终于断流并完全干涸了。


塔里木河啊

一望无际的罗布泊充满了神秘。

塔里木河啊

在这片一眼望不到尽头的荒漠戈壁,以前曾发生过多起诡异、离奇失踪的故事。

塔里木河啊

在戈壁无人区没有现成道路,车队只能凭大概方向前进。有几次车辆陷入沙滩之中,幸亏我们出发前准备充分,每辆车都带有钢丝绳,遇到陷车后,几辆卡车连拖带拽就将困难解决了。

穿过罗布泊无人区后,我们一行向青海和阿尔金山方向进发。

塔里木河啊

塔里木河啊

沿途是不断升高的山脉和陡峭的简易公路。途中多次遇到蹋方和阻路的险情。

塔里木河啊

塔里木河啊

阿尔金山自然保护区是全国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动植物王国。这儿有全国唯一的野骆驼保护区。

我们考察的线路经过阿尔金山深处。在这人跡罕至的地方,是各种野生动物们的王国。我们每天都能见到成群的黄羊、野驴、野鹿等在山峦间活动。

塔里木河啊

野驴

塔里木河啊

野牦牛

塔里木河啊

成群的黄羊

塔里木河啊

考察队在阿尔金山深处临时驻地支起帐篷过夜。那几天,工程技术人员每天要到十几公里外的现场逐点勘查,拉水车要跑几十公里找水源地取水。虽然水质又咸又涩,但几十里内别无水源,也得勉强接受。随队的炊事员支锅炒菜为大家做野饮,晚上大家轮流持枪站岗。

塔里木河啊

在阿尔金山无人区,野兔特别多,由于这些小兔子可能从来没见过人类,牠们根本不怕人,在临时驻地的山沟里就常能见到野兔乱窜,我们在近距离用石块投击都能打到兔子。大家试着用自带的五四手枪在十几米距离射击,小兔子听到枪声后最多跑出一二十米后就会停下。  

这儿有很多野生中草药,我们考察队里几个司机利用休息时间,在山坡上的红柳丛里挖了一大堆“锁阳”。听向导说青海老百姓管这种草药叫“老头乐”,有很强的滋补壮阳效果。

塔里木河啊

这山里的“呱呱鸡”也挺多,这野鸡一般不飞,但奔跑得很快。

塔里木河啊

塔里木河啊

翻过阿尔金山就进入青海西部的茫崖镇,这是我们此次考察的最后一站。

这里位于柴达木盆地的西北边缘,海拔3100多米,主要盛产石棉,是一个很小的高山小镇。我们在这儿住宿,可能是从盆地来到高海拔地区的原因,第二天一早,考察队中许多人一起床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高山反应,有的头疼、头晕,走路气不够喘;还有的口干舌燥流鼻血。但是,这些暂时的困难都被我们克服了。

塔里木河啊

这次长时间的野外考察,与我们同行的工程技术人员是最辛苦的,他们在沿途很多地方要亲自爬山越岭,徒步察看并记录下第一手资料。如今几十年过去了,当年大家风尘仆仆在野外工作的模样仍十分清晰地留在我的脑海里。

1978年库格新线考察结束后,虽然由于种种原因,当时这条铁路并未马上开工修建,但我们都坚信它早已描绘在共和国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上。


后记:据闻近期库格铁路已正式开工建设,预计不久的将来,当年纸上的蓝图就将成为现实中的坦途。

塔里木河啊

塔里木河啊

  (部分图片取自网络,特向原作者致谢。)

塔里木河啊

作者/金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