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厚幾摞拆遷補償款!前腳取出,後腳被人“拿走”,原來……

厚厚幾摞拆遷補償款!前腳取出,後腳被人“拿走”,原來……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段偉朵 通訊員 魯維佳

拆遷補償款,對普通家庭來說,是一筆不小的錢。4月14日,鄭州市某村拆遷戶高某領出了一筆拆遷補償款,厚厚幾摞人民幣剛拿到家裡,就被幾位不速之客“拿走”,這是咋回事?15日,記者從鄭州市惠濟區人民法院獲悉了這樣一起執行案。

厚厚几摞拆迁补偿款!前脚取出,后脚被人“拿走”,原来……

【案件】做生意虧本?他借了24萬卻一直不還

高某涉及到一起民間借貸糾紛。2014年10月至2016年3月期間,高某以需要資金週轉為由,分多次向尚某借款共計24萬元。雙方約定,年利率6%,按年支付。借款到期後,高某向尚某出具了一張欠條,載明“高某欠尚某借款24萬元,於一個月內付清”。然而還款期限到後,高某卻再次食言了。

尚某稱,其經常去找高某要錢,可高某要麼說沒錢,要麼對他避而不見。“他說自己做生意虧了本,手頭錢週轉不開。”多次催要但都無果後,尚某將高某起訴到了法院,請求對方歸還借款本金及利息。法院經審理作出民事判決,判令高某償還借款本金24萬元並按年利率6%支付相應期間內的利息。

由於判決生效後,高某依舊拒不還款,尚某便向惠濟法院申請了強制執行。

案件進入執行階段後,執行法官向被執行人高某送達了執行通知書和財產報告令等法律文書,並多次通過電話、短信等方式敦促被執行人高某主動履行。被執行人高某則表示,其並非不願履行,而是無力償還借款。隨後,承辦法官對高某名下房產、銀行存款、車輛等財產信息進行查詢,也沒能發現其有可供執行的財產,只好裁定終結本次執行程序,並依法將高某列入了失信被執行人名單,對其採取了限制高消費等懲戒。

【轉機】被執行人成了拆遷戶,補償款成了執行款

2020年3月,申請執行人尚某提供了一條重要的財產線索,被執行人高某所在村莊的房屋要拆遷,應該會在近期發放拆遷補償款。

得知這一線索後,惠濟法院便立即恢復該案的執行程序,承辦法官隨後多次向高某所在村莊村委會進行核實,得到回覆稱尚未確定具體發款日期,該村委會還向執行法官提供了高某用於領取拆遷補償款的銀行賬號等信息。

經過各種確認,執行法官得知,該筆補償款將會在4月13日發放到被執行人高某的賬戶上。

4月13日當天,執行法官立即趕到了某銀行,準備對高某名下賬戶進行線下凍結、扣劃。然而由於系統等原因,執行法官當天並沒能成功凍結該賬戶。

4月14日一大早,就在執行法官准備再次前往銀行劃扣該賬戶時,申請執行人尚某提供了重要線索,高某已將全部補償款取出,正帶著現金返回家中。得知這一情況後,執行法官果斷出擊,立即趕到高某家中,並將其連人帶錢帶回法院。

在惠濟法院執行局內,執行法官對高某進行了說服教育。眼見再也“賴不掉”了,高某與申請人達成執行和解,一次性償還尚某借款本金及利息共計26萬餘元,尚某自願放棄部分利息。隨後,高某噹噹場履行完畢,尚某也在4月14日下午到法院領取了全部執行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