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牛識途”話民生:誰知盤中鹽,粒粒皆辛苦

在海南洋浦經濟開發區新英灣的南面,有一片"千年古鹽田"。走進這片我國保存最完好的原始日曬鹽方式的古鹽場,但見形狀不一的石槽散落在海邊,彷彿在向遊人訴說古鹽田久遠的歷史……

"千年古鹽田"的面積有七百多畝,年產量達500多噸。這裡的鹽工們根據海南島高溫烈日的特點,改變先人"煮海為鹽"都方法,用經過太陽曬乾的海灘泥澆上海水過濾,製成含高鹽分的滷水,再將滷水倒在石槽內,經暴曬製成鹽巴。這種原始的製鹽方式沿襲了1200多年,鹽工們頭頂烈日、腳踩灘泥,製鹽勞作極為辛苦。

誰知盤中鹽,粒粒皆辛苦……


“老牛識途”話民生:誰知盤中鹽,粒粒皆辛苦


“老牛識途”話民生:誰知盤中鹽,粒粒皆辛苦


“老牛識途”話民生:誰知盤中鹽,粒粒皆辛苦


“老牛識途”話民生:誰知盤中鹽,粒粒皆辛苦


“老牛識途”話民生:誰知盤中鹽,粒粒皆辛苦


“老牛識途”話民生:誰知盤中鹽,粒粒皆辛苦


“老牛識途”話民生:誰知盤中鹽,粒粒皆辛苦


“老牛識途”話民生:誰知盤中鹽,粒粒皆辛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