窯門前山水記

窯門前山水記

風雲

清明節後,是日雨收雲散,與友人遊走於磨形窯門前,雖幾近夜幕,然則意猶未盡,欲一覽窯門前之山泉而後快。

窯門前山水記


放眼阡陌,水流急湍于山腳,魚塘與阡陌相映成趣,雖雨後稍為渾濁之池塘,然則一碧如畫,蔚為壯觀。雨後踏青,未免有些許泥濘,顫巍巍於小心翼翼,幾欲望而卻步。

未幾,見山泉汨汨流經溪間,泉水清澈見底,史載此山泉自古未嘗乾涸,縱觀如此盛狀,追根溯源之感頗為興趣盎然。

眼觀千傾魚塘盛況,腳踏百草之芳徑,聽山泉汨汨之聲音,聞百花齊放之餘香,賞心悅目妙不可言。或有蘭香之異草,有紅白相間之奇花,首烏藤蔓之青翠,魚腥車前之茂盛,果然是清明和煦之暮春,人間最美三月天。盛世抒懷,妙不可言。

窯門前山水記


步行千米左右,窯門前泉水之源頭已一目瞭然。此泉發源於一石頭縫中,源源不斷,似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之勢頭,一發而不可收拾。

一方水養一方人,一方人造一方地,於是“磨形窯址,衡陽人民政府”字樣,於半山坡間熠熠生輝。如昨日之繁華,重現於今日。奈何時過境遷,昔日景德鎮之宋元青白瓷,精湛之技藝由此而發源,是否屬實,有待考證,然當年之繁華已然不復存焉。僅留此牌已昭示昔日之風貌,或有南來北往之客商,往返於此,既名磨形窯址,必然有存在之道理。窯門前有經久不衰之山泉,有山泉必能滋生萬物,故人傑所以地靈,或地靈所以人傑也。

窯門前山水記


如此山泉,滋養萬物眾生亦實至名歸。或曰民國時期有謝某某與謝某某兄弟二人,為國民黨之要員,如今有史可尋。隨行者謝支書,言山泉附近曾有奇聞異事,流傳至今。言一當地豪紳葬於此地,因解放初期,當地老百姓偶然挖掘到此豪紳墳墓,而屍身幾年不腐,如此咄咄怪事,科學難以表述。由此可見,此山泉果有抗菌之奇效乎?

既有山泉如此,且有大自然泉養之魚,其魚香甜可口,肥而不膩。又因此地遠離城市,無汙染之環境,有水土之淨化,所以其魚鮮嫩無比,設若假以時日,推出吾大耒陽磨形之魚,不失為餐飲界之盛事。

窯門前山水記


更為一絕者,此地盛產迷迭香。(迷迭香有降血糖之奇效,改善視覺、聽覺、語言等方面的障礙,增強注意力;輔助治療風溼痛,強化肝臟功能,降低血糖,有利於動脈硬化患者及四肢麻痺患者的恢復)。亦有野芹菜,魚腥草等天然之美味,農家小院走地雞之佳餚,佐以美酒,覽江山如畫之景物,抒世外桃源之情懷,高談闊論,悠哉樂哉,樂不思蜀焉。

縱觀當今疫情,亂世之國外,以生於斯長於斯之祖國而倍感幸運,亦以大耒陽風土人情之盛況而自豪。夫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或於此時此刻,置身於此情此景,於遊目騁懷,饕餮大餐,樂不思蜀,此非天上人間乎?或曰:“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其豈自得其樂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