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文化寫作營#治水與失國:造就不一樣的夏都

二里頭夏都博物館把最早的中國展示在國人面前,那麼夏之前呢?

按照蘇秉琦先生提出的形象而又浪漫的說法,史前階段是“滿天星斗”。良渚、三星堆、紅山等等。這些燦若星瀚的輝煌應該稱為文明還是文化?是算國家還是部落?

如果以國家形態界定文化與文明,無疑這些區域最終沒有獨立演化進入下一個社會形態。不論當時這些地方先進與否,最終被融入或者同化於華夏文明的夏王朝。這個融合的過程顯示出華夏強勢文化巨大的包容張力。這種融合的基因一直延續並在中華髮展不同時期重演。甚至在外族入侵身處亡國,中華文化這種同化融合的強大基因依然保持,文脈生命不斷。華夏文化憑什麼能做到?夏朝為之奠定了文化基調。治水患以立德、依軍事以立威、應需求而迫融合、終成一統。

#泛文化寫作營#治水與失國:造就不一樣的夏都

隨著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的不斷深入,以及黃河中上游、長江流域、東南沿海、江漢平原及遼西等地考古成果頻出,進一步印證了中華文明“多源文化,一體文明”融合發展的史前脈絡。但各地為什麼會發現同一時代帶有夏文化特徵的遺址?以至於引發夏朝都城遺址之爭?

爭論也引發了民間對史前文明的好奇。夏朝之前各地多源文化區或因氣候原因,或因過度的大興土木和頻繁的祭祀,或是頻繁的戰爭等等原因,沒能輝煌下去。例如已進入“古國”階段的紅山與良渚一樣盛極而衰,逐步走向消亡,唯獨華夏一脈脫穎而出。

#泛文化寫作營#治水與失國:造就不一樣的夏都

中華現在眾多的民族姓氏是上古氏族的遺留和存續綿延。足以印證中華文化起源不同於單一或民族不多的國家,必然經歷了一個多元發展融合一統的過程,最終形成了共同特徵的信仰文化。而這個融合凝結基礎,個人覺得很可能與治水有關。

一方面很多地域都流傳有大禹治水的故事和發現有大禹治水或所居遺蹟。也可以說大禹到過有水患的各個地域,這個地域應該是超出了當時舜禹部族的轄區。正是因為水患才生髮出這種跨氏族區域、流域的管控治理需要。禹也順勢利用治水需求,建立起強大的類似於現在的建設兵團屯墾的統籌武裝組織和軍事聯盟,從而奠定了一統天下的武裝基礎。在這個結盟征討合作的過程中,一方面因治水形成了共同的信仰和威望。另一方面在治水過程中各地也留下禹的遺址、遺蹟,成為現在多地遺址夏都說的困擾。

不能因為大禹治水呆的地兒都成了都城吧,況且夏朝應該從啟家天下起算吧。特別是自太康至少康這段時間夏不是亡國而是失國,狀態是都城被佔而未出現遷都或建立流都。失國期間夏都被佔出現不同文化遺蹟的疊加這一獨特特徵,反而更進一步具有印證性。特別是史籍記載夏都被佔,少康奪回這三代內,夏朝及夏都未變,只是夏朝的實際掌控者不是大禹後裔而已,並沒說太康或仲康等在少康復國前另外又建都。在流亡、復國期間其後裔因在各地居住形成文化遺蹟很正常。

#泛文化寫作營#治水與失國:造就不一樣的夏都

以什麼為夏都認定的標準呢?更應該考慮這種性質類似於屯墾的治水活動和失都的特殊經歷,重視結合符合當時生產物質條件例如城牆城廓和建築基址,特別是禮儀性祭祀、墓葬建築來綜合考量。而不僅僅以發現的同時期的遺蹟,或比照經濟發展之後朝代的宮殿規制規模來進行判斷。

二里頭是不是夏都相比以此探究還原遠古社會的真實狀態而言後者更重要。無論是不是禹都,各地發現的的史前遺蹟所代表的文化起源不同戰隊均足以耀我中華。

#泛文化寫作營#治水與失國:造就不一樣的夏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