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變幻時》:她用十年的時間,理解“錯過”的含義

《每當變幻時》:她用十年的時間,理解“錯過”的含義

“1997-2007年十年裡面,我想做的事,沒有全部做到,以前我會覺得是失敗,現在我不這麼認為,而是成功發現,所有的一切,都是一個過程。”

這句話是《每當變幻時》裡賣魚妹阿妙(楊千嬅飾)在電影最後的一段話,也是整部電影的核心,影片講述主人公阿妙從27歲到37歲的十年感情經歷,從對自己人生的迷茫、對感情的焦慮,到37歲的從容、豁然。

阿妙最初的目標很明確,她在27歲時就已經備好了28、29歲的筆記本,那裡面寫著兩個夢想:一是30歲前還清老爸的賭債,離開菜市;二是在30歲前找到一個值得嫁的人,什麼是她覺得值得嫁的人呢?

《每當變幻時》:她用十年的時間,理解“錯過”的含義

《每當變幻時》:她用十年的時間,理解“錯過”的含義

一、27歲的她,發誓不嫁菜市佬

菜市場有一個24歲女客人來買魚,八卦中聊到雙方的年齡,阿妙心平氣和地說自己27歲,女客人給她增加了焦慮感:在不著急就嫁不出去了。

阿妙為了還債,白天在菜市場賣魚,晚上擺攤賣小吃,一天只能睡3個小時,她約會的時候把睡覺當做最奢侈的事情,她在努力實現第一個夢想。對於第二個夢想,什麼樣的人是值得嫁的,她也不清楚,但是決不能是菜市佬。

菜市豬肉佬(黃渤飾)表示愛意事第一個中槍,阿妙高傲地拒絕了他。

《每當變幻時》:她用十年的時間,理解“錯過”的含義

可是她不嫁菜市佬,也不知道自己的標準是什麼。

第二個是賣餅的(馮紹峰飾),剛開始阿妙以為他是做計算機行業,認為那個行業比較有前途,符合她的預期,約會始溝通還很融洽,但當她知道她只是個賣餅的時候,態度急劇下滑,就算聽到是餅屋的業務經理都毫無吸引力,後來跟他斷了關係。

《每當變幻時》:她用十年的時間,理解“錯過”的含義

《每當變幻時》:她用十年的時間,理解“錯過”的含義

晚上在菜婆與賣雞公金婚的婚禮上,阿妙看到了菜婆作為一個菜市女人的故事,但是這一定不是她的將來。

可見對於感情,很多人有著清高的內心,就算對年齡焦慮,也要執著於自己的要求。

二、28歲,好馬想吃回頭草

一年後,阿妙的29歲經歷了很多事情,為了趕緊還完債務,她加入了傳銷,本以為可以還債,沒想到最後血本無歸。

24歲的女客人又來買魚了,這一次買魚時在阿妙面前炫耀她的戒指,她已經結婚了,同時詢問阿妙的情況,聽到她還沒找到男朋友,仗著自己已經結婚,再次催促她,這時阿妙笑著跟她說:“八婆”。看到這場景,有沒有很眼熟?你是不是很想如此回覆三姑六婆對你的“關心”?

《每當變幻時》:她用十年的時間,理解“錯過”的含義

豬肉佬當初因被阿妙拒絕,走出了菜市場,正巧找到商機,成為了暴發戶,阿妙聽說後立刻飛奔古來想拉隴他,可是豬肉佬已不是當初的豬肉佬,他的眼裡哪裡還有你這個“菜市妹”?

《每當變幻時》:她用十年的時間,理解“錯過”的含義

同時阿妙接到了賣餅仔約見面的電話,她以為對方還念著她,看著自己即將30歲,告訴自己或許感情也是可以將就的。於是精心打扮了一番,誰知劇情翻轉,賣餅仔已有了未婚妻,叫她來是為了瞭解市場進貨情況。阿妙為了掩飾尷尬,胡亂誇讚了對方一番,低下了頭。

《每當變幻時》:她用十年的時間,理解“錯過”的含義

這兩次“回頭”的經歷讓阿妙失落,其實她不是沒有機會,比如在她身邊關心、心疼她的魚佬(陳奕迅飾),家境殷實,不僅幫忙照顧她的爸爸,還幫她還了兩期欠款,可這一切她都沒看到。

《每當變幻時》:她用十年的時間,理解“錯過”的含義

《每當變幻時》:她用十年的時間,理解“錯過”的含義

《每當變幻時》:她用十年的時間,理解“錯過”的含義

你有沒有這種感覺,當你確定一個目標區域後,不相關的人任何行為,都會看不見。

三、30歲收穫了愛情,她卻選擇逃離

30歲的阿妙遇到了人生最大的坎,那就是爸爸的離世,爸爸因突發性心臟病突然走了,臨走時給她留了一筆錢,高利貸也抵消了她爸爸的債務。阿妙輕鬆了,但她沒想到第一個願望竟然以這樣的形式實現,她把筆記本丟到了火盆裡。

《每當變幻時》:她用十年的時間,理解“錯過”的含義

《每當變幻時》:她用十年的時間,理解“錯過”的含義

阿妙30歲的生日跟著魚佬過,魚佬為了讓她開心,陪她她在陽臺一起玩樂,魚佬的行為終於出現在她心裡,她以為她燒掉了筆記本,框住她的目標要求就會消失,她或許可以做比較簡單的選擇了。

《每當變幻時》:她用十年的時間,理解“錯過”的含義

可是第二天早上,她在魚佬的床上醒來時,她對著鏡子說了這麼一句話:“30歲的第一個早上,我醒在一個男人家裡,一個菜市佬的家,看到了一個我不想要的將來。”

筆記本燒掉了,可是上面的字已經深深刻在她的腦子裡——不嫁菜市佬。

因此她逃離了魚佬。

四、我知道我想要什麼,但我還是想選擇

阿妙外出學習化妝,成為了不錯的化妝師,生活條件也改善不少。豬肉佬請阿妙來幫化妝,豬肉佬故意以車試人進行對話。

豬肉佬:這輛車不錯吧,是老闆借給我拍廣告用的,你要喜歡的話,我可以讓她給你打折

阿妙:車子確實不錯,不過我還是喜歡mini cooper

豬肉佬:你都知道自己喜歡什麼了,還在等什麼呢?

阿妙:不知道呀,可能希望給自己多個機會吧,也可能自己心裡不肯定

豬肉佬,對,我們都是有錢選擇的人,但是有時候錯過了,不一定回頭有機會挑,選車一樣,對愛情也一樣。

她看著豬肉佬從一個平凡賣豬肉的,到成了拍廣告的暴發戶,回想剛才那句話,內心有一種說不出的感覺。 或許自己真的錯過了?

《每當變幻時》:她用十年的時間,理解“錯過”的含義

五、39歲找到真愛,真愛卻不再等待

阿妙不小心撞車了,看到身邊都在給親人報平安,此刻她想到的只有魚佬,於是給了他電話。魚佬很及時趕到現場,並積極詢問她的身體情況,到車上幫她找到掉了的鞋子。這一切阿妙都看在眼裡,她內心似乎有一樣東西被融化了。

《每當變幻時》:她用十年的時間,理解“錯過”的含義

為了不讓當初在菜市的賣雞老人失望,阿妙和魚佬召集從前在菜市擺攤的人,重新裝修了已經停業6年的菜市,給他演了一齣戲。雖然後面戲被拆穿了,可是這個過程阿妙把魚佬的用心看在眼裡。

《每當變幻時》:她用十年的時間,理解“錯過”的含義

當阿妙想向魚佬拋出橄欖枝時,偶然聽到魚佬與孩子的對話,她握住了跟魚佬十年前送給她一樣的錢包,掩飾了自己的情感。看著魚佬一家三口和睦的樣子,她惋惜,但不可惜,因為她已經用十年更瞭解了自己,並坦然接受了自己,就像電影開頭說的,MISS是個簡單的單詞,認識它的含義,卻需要十年。

《每當變幻時》:她用十年的時間,理解“錯過”的含義

《每當變幻時》:她用十年的時間,理解“錯過”的含義

六、阿妙的故事有沒有你的影子?

整片電影讓我想到了身邊的單身朋友,這部電影是把她相同的經歷投射在電視熒幕上,這不是巧合,而是大部分人的普遍現象,面對生活的困境,不知道什麼道路才是正確的,面對感情,也不知道到底是不是最好的選擇。

有一個細節我沒有提到,那就是開片對Miss的解讀,以及後面阿妙成立公司時名字也叫Miss,前後呼應,錯過了就錯過了,對待感情,除了理智,或許我們還可以選擇感性,畢竟感情的事情是不能用言語來說清楚的,執著於自己的夢想固然沒錯,但每當情緒變幻時,我們是不是可以關注當下的感受,及時抓住機會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