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英才——曹原


少年英才——曹原

2007年

到深圳耀华实验学校读书,曹原用了三年的时间读完小学六年级初中和高中的全部课程。

2010年

高考总分为理科669分,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

2014年

曹原荣获中国科技大学的郭沫若奖学金


少年英才——曹原


2018年

《自然》连刊两文报道石墨烯超导重大发现,值得关注的是,本次两篇Nature论文的第一作者、麻省理工学院博士生曹原来自中国。


少年英才——曹原

2018年

荣登《自然》2018年度影响世界的十大科学人物榜首。


少年英才——曹原

这名中科大少年班的毕业生、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博士生发现:

当两层平行石墨烯堆成约1.1°的微妙角度,就会产生神奇的超导效应。这一发现轰动国际学界,直接开辟了凝聚态物理的一块新领域。如今,正有无数学者试图重复、拓展他的研究。

而正面楷模当然就是

少年英才——曹原

据悉,他目前在麻省理工学院

Jarillo-Herrero实验室攻读PhD

研究方向主要是二维材料的输运性质


而此次《自然》杂志的封面

也是有意向的指向曹原的成果

数字"10"中的"0"被处理成一个正六边形

宛如构成石墨烯的碳环结构

自然》杂志

与《科学》(Science)、《细胞》(Cell)

并称世界三大顶级科学期刊

能够在三大期刊上发表论文

是无数科学家奋斗一生的目标

更别说当选为年度影响人物

足以证明曹原的学术造诣有多高


少年英才——曹原

破解困扰物理学界107年的世界难题

而曹原之所以能被入选其中

源于他的研究发现


2018年3月6日

《自然》连刊两文报道石墨烯超导重大发现

第一作者均为中国科大10级少年班校友曹原

超导效应的发现

可以用于信息通信、强稳恒磁场

工业加工、生物医学

磁悬浮运输和航空航天等领域。

大大推动了技术的进步


因为超导效应必须依赖

低温环境才可发生反应

但低温环境则必须要靠

昂贵的液体(液氮)来维持

这就导致产生超导效应的成本急剧增加


所以长期以来

科学界都在努力探索如何在

低压、高温下实现材料超导性的方法


而此时曹原的发现

却解决了这一百来年的物理难题

曹原在叠加并使其碳原子图案偏移 1.1°的角度

它们就可以在零阻力的情况下传导电子

最后得到的材料就能具有超导特性


虽然该系统仍需要冷却

到绝对零度以上1.7度

但结果表明它可能像

已知的高温超导体一样导电

这已经引起了世界范围内的震动


当时不少物理学家对于曹原提出的

轻微的偏转就会让材料行为

产生剧变心存怀疑

但等到实验结果出来后

所有人都为这一伟大发现感到震撼


马德里材料科学研究所物理学家

Elena Bascones 认为

“如果这一发现得到证实

可能对理解高温超导十分重要。”


如今物理学家们都争着

要在其他扭转的二维材料上

创造出激动人心的行为

一些人甚至希望石墨烯

可以揭开复杂材料高温超导的奥秘


“我们能做的事情太多了。”

哥伦比亚大学物理学家Cory Dean说道

“我眼下都要被机会淹没了。”


之所以有如此伟大的发现

这与曹原的天赋和努力分不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