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院院士首次由民營企業人才當選,這意味著一個重要的變化

沒有前面的默默努力,就不會有現在的輝煌,阿里的雲操作系統創始人就很好地詮釋了這句話。

工程院院士首次由民營企業人才當選,這意味著一個重要的變化

  那一年,王堅的團隊敲下了阿里雲的第一行代碼。十年後,他主持研發的飛天系統,成為中國唯一自主研發的雲操作系統,市場佔有率穩居全球第三。今年的十一月,對阿里公司來說顯然是個收穫的季節,在飛天系統的護航之下,天貓“雙11”銷售額達到2684億。又過了11天,11月22日中國工程院公佈2019年院士增選結果,阿里雲創始人、阿里巴巴技術委員會主席王堅當選院士。

  阿里的王堅當選院士,代表著中國對另一種市場化的科學技術創新模式的高度肯定:以企業為主體,來實踐核心關鍵技術自主創新。雲計算就是用技術推動各產業開拓全新局面的典型案例。

  事實上,阿里能成為國家技術創新列車上的第一批“民營引擎”,是其多年對技術持續專注的必然結果。阿里也不僅僅只有一個王堅。阿里的38位合夥人中,超過三分之一是技術出身。10萬多名員工中,6萬多名為科學家和工程師,研發人員佔比國內第一。目前阿里已經有數十位科學家獲得院士、頂級協會Fellow、傑出科學家,其中IEEE Fellow就有10多位,國際知名高校教授就有30多位。

工程院院士首次由民營企業人才當選,這意味著一個重要的變化

  國家科研,用足大國優勢,集中力量辦大事。民企科研,勝在嗅覺靈敏、成果轉化能力強,是對國家整體創新體系的有力補充。這兩種模式相輔相成,如果說企業的科技研發是中國科創的小KPI,那以技術為驅動力的一流商業公司的數量,以及用市場機制來激發人才活力的成效,則是我們這個國家科創實力的大KPI。

  科技創新可以大致分為基礎科學和應用科學,前者往往很難在短期內產生實際效益,這就需要國家進行長期大量的投入。而應用科學因其和社會持續健康發展關係密切,更直接體現著市場需求。

民營企業是前沿研究與實踐結合的最佳土壤,它們能夠快速響應市場需求,並推動創新技術的研發,這種產研融合的形式是數字經濟時代科技創新的獨特優勢。不得不說,在行業和企業內部都不看好的情況下,是阿里的這種決策機制保證了馬雲可以憑他的慧眼做出決策,才有了今天的阿里雲。以效益為導向尋找科研方向,並將效益反哺科技創新,是阿里蹚出的一條路。

工程院院士首次由民營企業人才當選,這意味著一個重要的變化

  當阿里雲成為中國40%的500強企業、近一半上市公司和80%科技類公司的大數據服務提供者後,他們又迅速將雲計算的應用瞄準了那些更為宏大的場景中。目前王堅已經從阿里雲卸任,在阿里巴巴技術先驅的角色下,他正在研究如何以數據資源革新城市的發展路徑。誰知道這些技術大神們到底還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多少變化。

  在中國首次鼓勵民企參選院士的這一年,王堅這個名字,無疑是對阿里巴巴所走的民企科研模式的有力認證,也一定會激勵更多人才以市場化方式參與科學技術創新。在這種信號下,非公有制企業技術創新的動力勢必更足。那麼王堅當選院士,不會是阿里的唯一,也不會是中國非公有制企業的唯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