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玉珍大使在第六届中国一中东欧国家高级别智库研讨会上的讲话

学术活动 | 霍玉珍大使在第六届中国一中东欧国家高级别智库研讨会上的讲话

霍玉珍大使在第六届中国一中东欧国家

高级别智库研讨会上的讲话

2019年9月4日,斯洛文尼亚布莱德

尊敬的图尔克阁下

尊敬的皮卡洛副总理

尊敬的博日奇秘书长

尊敬的普尔格院长,

尊敬的赵白鸽会长,

大家上午好!

七年多来,“17+1合作”已成长为全球最具活力和代表性的跨区域合作机制之一。中国同中东欧国家贸易额增长超过50%,中东欧国家商品对华出口增长了80.7%。中国已成为中东欧国家第五大贸易伙伴。中国对中东欧国家投资额从合作机制创建初期的30多亿美元已增长到120多亿美元。匈塞铁路、比雷埃夫斯港、佩列沙茨大桥等一大批合作项目为改善地区互联互通水平、增加当地就业作出了积极贡献。“17+1合作”框架下的人文交流日趋活跃, 2018年中国公民首站赴中东欧国家旅游人数超过200万人次,中东欧国家来华旅游达到45万人次,双方传统友谊与相互了解得到巩固和加强。实践证明,“17+1合作”助力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关系实现跨越式发展,也为中欧关系发展提供了重要平台和有益补充。

“17+1合作”平稳发展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关注、思考及其对成功实践的积极探讨。我愿将这一机制的成功实践概括为“四个坚持”,与大家分享。

一是“17+1合作”坚持多边主义。这是中国与欧盟之间最突出的政治共识之一。中东欧国家国情各异,自然条件和资源禀赋不尽相同。中方与中东欧国家在合作中一贯坚持协商一致原则,强调各国是合作机制中的平等一员,平等参与决策,照顾彼此关切和诉求。截至目前,几乎所有的中东欧国家都在“17+1合作”机制框架下牵头具体领域合作平台,让每个国家都能发挥自身优势。中东欧国家在政治上获得了尊重,合作中享受到了红利,国际舞台上提升了影响力。欧洲议会研究局发表报告称,“17+l合作”是“真正意义上的多边主义”。

二是“17+1合作”坚持创新驱动。这是合作机制的精神支柱,也是持续发展的行动助力。“17+1合作”本身就是-项崭新事业,先天具有创新基因。历次领导人会晤均精心设置会晤主题,凸显“17+1合作”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特质。我们创新性地以搭建领域合作平台的方式丰富合作内涵,拓展合作领域,扩大合作规模,已经建立起从中央到地方多层级,从最初的经贸、投资、金融、交通基础设施领域拓展至地方、卫生、科技、农业、林业、旅游、教育、人文交流等领域 20 多个交流平台。

三是“17+1合作”坚持务实合作。坚持与发展合作机制的根本目的促进中国人民与中东欧国家人民的共同福祉。我们着眼于中东欧国家在基础设施升级改造方面的需求,鼓励中资企业走进中东欧,参与电站、公路、桥梁等当地基础设施建设,为区域经济发展畅通血脉,协助当地人民实现长期以来的夙愿。面对中东欧国家扩大农产品输华规模等迫切需求,中方主动推出加强检验检疫合作、通关便利化、物流园区等一系列举措,切实提升中东欧国家民众的获得感。

四是“17+1合作”坚持开放共赢。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始终遵循公开、透明、包容、开放的原则,坚持在中欧关系和欧盟有关法律法规框架下开展合作,强调“17+1合作”是中欧关系的有益补充,这也得到欧盟机构和欧盟主要国家的承认。我们坚持开门搞合作,合作正式成员从17国变成了18国,先后吸收6名观察员。还有的国家结合自身优势,提出同开展三方合作建议,这都得到我们的重视。事实证明,“17+1合作”不是分裂欧洲的地缘政治工具,而是促进开放合作、共享繁荣发展的平台。

当今世界正处在关键的十字路口,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全球经济增长动能明显不足,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持续蔓延,贸易和投资争端加剧。“17+1合作”对新形势下助推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关系以及中欧关系实现高水平、可持续发展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17+1合作”未来发展应着重从以下方面作出努力:

一是牢牢把握发展大势,推动“17+1合作”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迈进。“17+1合作”是中东欧 17 国和中国一道作出的重要选择,我们要立足共同利益,着眼长远发展,迎难而上,破解发展瓶颈,共同制定有雄心的合作计划,重点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金融、农产品输华、创新等领域争取收获更多成果,以实际行动维护多边主义与自由贸易体制,造福各国人民。

二是深化三方、多方合作,助力中欧全面、均衡关系发展。在当前全球经济、政治格局大变革大调整的背景下,中国和欧盟作为世界两大力量和主要经济体,在维护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倡导多边主义,支持自由贸易等方面有许多共同责任、共同利益。“17+1合作”作为中欧之间跨区域合作平台,应走在中欧关系的前列,在三方、多方合作方面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

三是夯实民意基础,为“17+1合作”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智库是各国政府、企业、社会之间沟通的重要桥梁和纽带,中国社会科学院牵头的17+1智库合作网络通过举办研讨会、讲座等方式,为促进中国与中东欧国家智库之间交流发挥了积极作用。当前,各方都高度关注“17+1合作”未来发展方向与各领域合作的新倡议、新成果,在这方面,17+1智库合作网络大有可为。

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国、保加利亚倡议下,在各国领导人的共同支持下,“17+1全球伙伴中心”已于今年杜布罗夫尼克会晤上正式揭牌。该中心是非官方、非盈利的智库咨询机构,旨在为“17+1合作”框架下开展务实合作提供法律政策咨询与智力支撑。下一步,全球伙伴中心将会开展一系列活动,为各方专家学者与开展交流提供便利与支持。相信在18国的共同努力下,“17+1合作”可以结出更多硕果。

学术活动 | 霍玉珍大使在第六届中国一中东欧国家高级别智库研讨会上的讲话

中国—中东欧国家智库交流与合作网络(简称 17+1智库交流与合作网络)是由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提议、中国和中东欧国家总理共同签署的政府间正式文件《苏州纲要》明确提出“欢迎中国社会科学院牵头组建16+1智库交流与合作网络”而建立的,它是中国特色智库建设的一个新型机制与高端平台。成立之时简称为“16+1智库交流与合作网络”,2019年希腊加入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机制后,简称改为“17+1智库交流与合作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