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子不同,有必要強融嗎?

最近剛好看到一個話題,說的是:圈子相同,其樂融融;圈子不同,不必強融。

這句話確實真實反映了大多數人面對社會圈子的真實想法,畢竟強行融入不屬於自己真實情況的圈子並且能順風順水的人是極少的。


圈子不同,有必要強融嗎?


上週在某衛視播出的一期綜藝節目火了,講的是2006年超女14年後重聚。按照節目以往的風格,本以為是場姐妹情深的感人場面,尚雯婕卻上了熱搜。

超女重聚,尚雯婕當眾被懟,氣氛極度尷尬。許飛的“聲討”,字字犀利,句句扎心。

“我每次微博私信你,你從來不回覆。”

“我也不知道為什麼,你一直,好像要把自己包裹起來 。我覺得沒有必要。”

“那些我們一起走過的路,有多珍貴,過去了就永遠回不來了,你為什麼就把我們弄丟了呢?”

相比較許飛的“聲討”,網友的看法通透多了。


圈子不同,有必要強融嗎?


其實,尚雯婕早就表明了態度。

不加微信不聯繫,從不參加聚會;就只差把“拒絕”二字寫在臉上。

節目中,她如此解釋,“我們相處三個多月,向同一個目標進軍過,我們是共情過的人,我永遠記得那份共情。”

用網友的理解:“蹲在地上哭”,也不過是懷戀共同的青春。

我們暫且不去評論誰是誰非,成年人的世界早就有了“默契”:道不同,不相為謀;圈子不同,不必強融。

那些徜徉在生命中來來往往的人,有的註定只能同行一段路。當共同的目標達成,今後的方向不同,又何必勉強同行?


圈子不同,有必要強融嗎?


當你接觸的人越多,層面越高,你會發現:越高端、越有教養的人大都相互支持,抱團發展,因為你好了大家都好。

越低端、層次越低的人,越是喜歡詆譭嫉妒,拆臺,鄙視,因為我不好,我也不想讓你好。

所以,影響一個人的首要因素是境界及思維,和一群有同樣格局和思維的人一起前行才是最重要的。

人們常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什麼樣的人吸引什麼樣的人,如果你足夠優秀也是會吸引同樣優秀的人。

優秀的人是太陽,走到哪裡點亮哪裡。




怎樣才能在社會圈子裡過得更好,下面的一些溫馨小貼士送給大家:

1.如果自己沒有親眼所見,就不用急著用你的嘴巴來證明。

2. 對於自己對不知道的事,直接說“不知道”才是最輕鬆的。


圈子不同,有必要強融嗎?


3. 如果別人朝你扔石頭,就不要扔回去了,留著做你建高樓的基石。

4. 面對某些事情的時候,忍得了就忍,忍不了就改變,改變不了就認了吧。

5. 生活中每個人總有不願意公開的秘密,即使是最親密的愛人或者朋友也一樣,千萬不要苦苦相逼。

6.有些事,很多人都在做,你不做,不代表你錯了,所以在處理很多交際方面的事情時候,大家一定要分清。

7. 在職場中,不要急於表達自己,那不是有見地的體現;也不要急於否定別人,和諧共存才是生存之道。

生活在形形色色的社會圈子裡,掌握一套人際關係處理方法很關鍵。做人要嚴謹律己,做事要踏踏實實。

所以,不管你現在所處的圈子是怎樣的,將來會融入怎樣的圈子裡面,在這個過程中努力提升自我才是重中之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