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團結看文山」唱出幸福生活 共繪民族團結新畫卷

「民族團結看文山」唱出幸福生活 共繪民族團結新畫卷

「民族團結看文山」唱出幸福生活 共繪民族團結新畫卷

坡芽村共繪民族團結新畫卷。實習記者 楊婧瑤 攝

雲南網訊(實習記者 楊婧瑤)位於雲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富寧縣剝隘鎮的坡芽村,是一個壯族聚居的小村莊。村寨裡莊重的寨門、古老的戲臺,土黃色的樓房在綠樹與翠竹中交相輝映,把山村裝點得格外靚麗,石頭上的特殊圖案與壯家柔情悠長的歌聲賦予了坡芽村古老和神秘。

「民族团结看文山」唱出幸福生活 共绘民族团结新画卷

坡芽村共繪民族團結新畫卷。實習記者 楊婧瑤 攝

由於地處深山,極少受外來文化影響,至今坡芽村依然完整保留著壯族傳統的習俗禮儀。2006年“坡芽歌書”在這裡被髮掘,其筆法簡潔、形象,81個圖案分別代表81首歌,講述了壯家少男少女相識、相知、相愛到白頭偕老的故事,形象生動地反映了壯族人民的勞動生活以及多姿多彩的民風民俗,具有很高的研究價值、認識價值以及開發價值。其發現,填補了壯族沒有古老文字的空白,是我國活的圖畫文字之一。

「民族团结看文山」唱出幸福生活 共绘民族团结新画卷

坡芽村共繪民族團結新畫卷。實習記者 楊婧瑤 攝

為進一步保護傳承和弘揚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改善坡芽村的生產生活條件。坡芽村積極探索文化與旅遊高度融合的道路,充分利用豐富的熱區資源,發展甘蔗種植一千餘畝,油茶種植四百餘畝,芒果種植一千餘畝。加上保留完好的鄉貌、鄉音、鄉情以及美食,吸引眾多遊客前來感受坡芽美景、聆聽坡芽山歌、觀看壯劇表演、品味壯家美食。多渠道發展,讓坡芽村經濟收入直線上升,截止2019年底,全村人均純收入近萬元。

「民族团结看文山」唱出幸福生活 共绘民族团结新画卷

坡芽村共繪民族團結新畫卷。實習記者 楊婧瑤 攝

多年來,坡芽村高度重視民族團結教育工作,始終把加強民族團結教育工作擺在重要位置,把民族團結教育貫穿於日常生活,與周邊各民族群眾和睦相處、相互幫助,實現了“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的目標。以壯族隴端節、端午節等節日活動為契機,廣泛開展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活動,切實提高村民群眾民族團結意識。坡芽歌書合唱團由壯漢瑤三民族組成,吸引了不少喜歡壯族山歌的村民加入其中,從不會到人口傳唱,從山間地頭到唱響世界,坡芽情歌逐漸成為雲南著名、全國聞名、世界知名的文化品牌,滿載坡芽文化交流交融的綠舟駛向各民族團結一家親的理想彼岸。2018年12月,坡芽村還被國家民委命名為第六批全國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示範單位。

下一步,富寧縣將繼續加大特色產業培育和壯族文化傳承與保護工作,積極爭取資金扶持民間刺繡與竹編工藝,扶持“農家樂”開展壯族特色餐飲服務,為實現“聽坡芽歌,看壯家戲,食壯家菜,賞壯家藝”的旅遊目標,增加群眾第三產業發展的收入打好堅實基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