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還記得“小時候偷針、長大偷金”得故事?

生活環境,會對小孩子的習慣養成有很大影響。我們小時候家裡在窮父母都不准我們去偷東西,家裡管教也是非常得嚴格,於是就常常把“小時候偷針、長大偷金”得故事將給我們聽!相信大家對這個故事也都是非常得熟悉把,接下里小編帶大家一起再看一下這個故事!

你是否還記得“小時候偷針、長大偷金”得故事?

說是有戶人家生了個獨生兒子,從小就嬌慣得不得了,有一天,搖撥浪鼓子的貨郎擔到他家屋後吆喝跑馬賣線繡花針。看人家都拿東問西的,他也順手拿了一根繡花針,趁賣貨郎擔的人不注意,拿回家給了他娘,他娘笑眯眯地誇這孩子有用。

第二回,他把人家雞窩裡的雞蛋拿回來。娘問:“你的雞蛋從哪來的?”他說:“從對門人家裡雞窩裡拿來的。”娘又問“你拿人家的雞蛋人家沒看見? ”他說:“對門家的都下地幹活了,家裡沒有人,我把它放在胳肢窩裡夾回來的。”他娘拍拍他頭說,留著晚上給你打雞蛋湯喝。

第三回,他又把隔壁的老母雞偷了一隻,他娘給他燉了一鍋老母雞湯補養身子。

這孩子慢慢長大了,拉人家馬,偷人家牛,到處偷,就連大戶人家的金子、銀子,他也敢偷。

終於有一天,衙門裡知道了,把他抓起來關進牢房,判了死刑。臨刑前,縣令問他可有什麼要辦的了,他說:“我要吃孃的奶。”縣令想,反正是要死的人了,想吃奶就吃奶吧,於是派人把他的娘喊來。他娘來了,縣令說:“他已是要死的人了,他要吃孃的奶。”他娘把奶頭掏出來,他一口銜起,咬掉了半頭。他娘疼暈死了。縣令問:“你怎麼咬你親孃?”他說:“我小時候偷人家的針,偷人家的雞,每回娘都不打我。要是她每回打我一頓,我就不會做強盜,不做強盜就不會要了我的命,我要咬死她!”

你是否還記得“小時候偷針、長大偷金”得故事?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不僅僅只是不讓我們偷東西,而是說對孩子的教育一定要從小抓起,從小事抓起,嚴加管教,從小就要養成一種好的習慣!反之就和故事中的一樣!

你是否還記得“小時候偷針、長大偷金”得故事?

其實現實生活中也有這樣的事情,在教育自己子女的這方面,必須從小就立下規矩,俗話說“無規矩不成方圓”,別抱著“樹大自然直”的思想。如果一個人的生活規律或者生活習慣,都是從小培養的,長大以後很難改正,正如老話說“從小不成驢,長大的驢駒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