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餘年》的夢想如果用教育來實現

最近熱播了一部網絡歷史劇《慶餘年》,從獨特的角度將小說呈現在熒幕之上。從目前已經播出的內容看,主角的母親葉輕眉想創造一個人人平等的法治社會,卻中途遭人殺害,而主角範閒則因滕梓荊的死決定接過母親的夢想,將他實現。


《慶餘年》的夢想如果用教育來實現


最終的結局肯定是圓滿的,那是一種法治下人權的平等。從另一個方面考慮,如果用教育可以實現這個夢想嗎?

首先在歷史上,上下尊卑的形成除了法治的原因,也有教育的因素。古代的教育並不是每個人都有資格接觸的。從學校出現開始,就是為統治階級服務的,被統治階級屬於會說話的工具,被排斥在學校之外。這也是為什麼範閒無法用平等的思想去和下人溝通,反而訓斥和打罵反而更讓他們安心。這就是教育階級性最直觀的體現。尤其在封建時期,統治力度的加強,教育更是具有鮮明的等級思想和宗教特性。


《慶餘年》的夢想如果用教育來實現


這是因為這種根源所在,即便是法治之下實現了人權的平等,但是由於教育的不公平性,依然無法改變當時的社會思想。

對於《慶餘年》中的人人平等的思想讓我有很大的觸動,這是一種現代人對於古代人的一種感觸,那是一種怎麼樣的精神,才會有如此大的宏願。如果夢想成真,社會肯定會向前邁進一大步,但隨之而來的問題也會出現。

《慶餘年》的夢想如果用教育來實現

最好的答案就是我們當前社會,即便是在人人都可以平等地獲得教育的權利的時候,依然有很多的人在社會的底層掙扎。或許可以說是社會種種的不公平,只是很多人都忽略了最大的公平--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權力。

我們不能忽略這種社會的不公平性,也需要正視這種不公平。以社會的中產階級為例,同樣是中產階級,以教師、醫生和律師為代表的腦力勞動者和以藍領工人為代表的體力勞動者因為技術的發展會走向不同的結局。


《慶餘年》的夢想如果用教育來實現


這裡影響最大的就是體力勞動者,伴隨著技術的發展,體力勞動者會逐漸失去工作而無法養活家庭,也無法給孩子更好的教育,最後迫不得已走上歧途。甚至他的後代都會失去選擇伴侶的機會,導致這群人走向滅亡。而腦力勞動者生活依舊,甚至更上一層樓。

我們不能阻止社會的進步和技術的發展,但是我們也清楚這種發展給這類人帶來的不幸。這是在人人平等的法治社會中的現實。


《慶餘年》的夢想如果用教育來實現


身為人類的一員,我們都很清楚,魚與熊掌不可兼得。只是天無絕人之路,我們無法阻止社會的進步,也無法阻止他們失去工作,我們能做的就是用教育來改變他們,讓他們獲得重新工作的資格。

這也是教育的真正意義所在。同時也是現代教育的目的。既要培養可以領導人類進步的精英,也要培養具有文化的專業人才。以現代科技為基礎,讓勞動與文化相結合,實現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或者說這是最好的也是唯一的方法。

回到最初的問題,如果用教育來實現《慶餘年》中的人人平等的夢想可能嗎?答案是肯定的!這種夢想的實現是要在理想狀態下才可以獲得的,或者說他本身是脆弱的。


《慶餘年》的夢想如果用教育來實現


毛主席說槍桿子裡出政權。所以法治的強制力比教育更適合去改變哪個社會。而改變之後的社會可能才是教育大展身手的時候。

總而言之,學習改變命運,知識創造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