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動”貴州|幹字當頭!草藥生“金”在田間

春“動”貴州|幹字當頭!草藥生“金”在田間

四月的大方縣,布穀催春,沉寂了一冬的土地又像往年一樣熱鬧起來。在距離縣城十二公里的東關鄉朝中村,村民們正散落在1000多畝的林子裡,為今年的天麻種植搶抓時間。在基地務工的村民王正菊笑呵呵地說,在家閒了兩個月,她每天都盼望著基地早日開工。“每天有90元工資,一個月兩千多,能掙點生活費,還能學點兒技術。”

春“動”貴州|幹字當頭!草藥生“金”在田間

這片1000餘畝的天麻種植基地隸屬於貴州烏蒙騰菌業有限公司,公司董事長張光文說,基地採取國家扶貧資金入股180萬,公司投入180萬的模式形成利益聯結機制。“國家利用扶貧資金給老百姓投入,同時也利用我們的市場渠道,還有技術優勢。60%的收成歸貧困戶,我們拿40%。”

看著基地務工村民們臉上洋溢的笑容和眼前熱鬧的場景,張光文的心裡卻五味雜陳:“原本打算是過了正月十五就開始種植,但是後來因為疫情影響一直等到農曆二月份。如果不受疫情影響,起碼種植面積已經過半了,但是現在我們可能就到四分之一。錯過了一個多月,40天。”

春“動”貴州|幹字當頭!草藥生“金”在田間

記者採訪張光文

作為土生土長的大方人,張光文見證著大方天麻產業的昨天和今天。公司旗下的核心基地有2000多畝,輻射帶動的基地達到了2萬畝左右。作為全國天麻產業創新聯盟的理事長,張光文在業界有著“天麻盟主”的稱號。2019年底,結束了收獲滿滿的一年,張光文如往年一樣信心滿滿地規劃著2020年的產業佈局。

“我們下一步爭取每年生產兩菌目標能達到一千萬袋。天麻種源我們每年大概就是在10-20萬斤。今年種植面積翻一番是沒有問題的,而且市場前景非常好。”

可春節剛過,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亂了張光文原有的計劃。工人不能出門,工廠被迫停工,本該熱鬧的基地呈現出一片蕭條的景象。發展天麻30多年,張光文遇到過太多的挫折,可這一次,他也慌了。“整個農業生產上,特別是中藥材,受今年疫情的影響,天麻減產要達到一半以上,因為剛好疫情期間就是天麻種植生產的黃金時間,不管是種植也好、菌種生產也好,都是它的黃金時段。”

春“動”貴州|幹字當頭!草藥生“金”在田間

除了生產端受到影響,疫情導致的進出通道關閉也給張光文的公司的銷售鏈帶來難題。“市場肯定有影響,天麻賣不出去,現在倉庫裡面幾十噸天麻囤積著。不管是對種植端也好、對銷售端也好,都有影響的。”

在大方縣達溪鎮聚河村,貴州乾正中藥材有限公司聚合村中藥材基地負責人王昌均面對春耕時節的到來也有些一籌莫展。2019年底,貴州乾正中藥材有限公司在該村流轉了3000畝土地,規劃2020年初種植雲木香、黃連等中藥材。可春節過後,基地一直被迫停工,本該在2月補種的600多畝苦金盆也只能選擇放棄。“疫情影響,現在不能種了,因為要去外地採購藥苗,採購不了就不能再種。”

春“動”貴州|幹字當頭!草藥生“金”在田間

記者採訪王昌均

對於貴州乾正中藥材有限公司來說,春季這個銷售黃連最好的時機也因受到疫情影響而錯過了,造成公司採收的幾十噸黃連出現了不同程度滯銷。王昌均說,“黃連冬季採挖之後春季就可以拉出去賣了,直接拉進藥廠,可是現在出不了。在我們本省銷售的話,價格就大幅度下降,我們大家都很頭疼。”

一籌莫展、唉聲嘆氣之後,大方縣中藥材種植經銷商們還是認準了一個字——幹!隨著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的持續好轉,大方全縣中藥材種植的春耕畫卷也在重新佈局,次第拉開。

在貴州烏蒙騰菌業有限公司,除了種植基地的熱鬧,安靜了兩個月的加工車間裡,機器再次轟隆隆地轉動了起來。每天,張光文都會在工廠裡轉幾圈,這是他在過去兩個月時間裡,每天都在期待的場景。就在記者採訪的當天下午,公司順利完成了2020年的第一筆生意,這帶給張光文極大的發展信心:“今年做的第一筆生意!今天發了一噸貨到貴陽。信心肯定是有的,我們現在山上種天麻,一天有幾十個人在種,工廠裡面一天也是有幾十個人在幹活。現在要我們菌種的人都在排隊,還要先來後到。”

春“動”貴州|幹字當頭!草藥生“金”在田間

這個春天,新冠肺炎疫情讓張光文有一些措手不及,但是對天麻產業未來的發展,張光文的信心從未改變。

“我們講的支柱產業必須是受益的人比較多,參與的人也比較多。假如我們天麻產業做起來以後,大方有很多產業可以圍繞天麻做文章,增加收入。第二就是有很多人通過招商引資,進來生產天麻麵條、天麻酒等深加工產品,這樣就會帶動很多人就業。”

春“動”貴州|幹字當頭!草藥生“金”在田間

而在大方縣達溪鎮聚河村,基地的工人們也開始為新一季的中藥材種植做著準備。一場春雨過後,滴滴水珠滋潤著大地,此前種下的苦金盆已經冒出了新芽。如今,基地負責人王昌均每天都帶領著工人們在地裡忙碌著,查缺補漏,為下一階段的規劃做著充足的準備。“疫情過後,我們第一件事就是搭建黃連的育苗棚,把育苗棚搞定之後,我們就除裡面的草,接著搭苦金盆的架。疫情不能影響我們的心情,開始復工之後我們就盡力和工人們一起,努力把這個難關渡過就好了。”

春“動”貴州|幹字當頭!草藥生“金”在田間

“黔地無閒草,處處皆靈藥”。 2019年,貴州中藥材種植面積超過660萬畝,產值超過150億元,帶動11.63萬戶貧困戶、37.1萬貧困人口增收。2019年,大方縣正式出列,摘掉了貧困縣的帽子,其中,中藥材產業覆蓋貧困戶就達到7597戶24182人。而作為首批入選“貴州省中藥材種植大縣”的大方縣,大方縣中藥產業局副局長王以興說,疫情影響之下,在經歷了短暫的陣痛後,依託品牌、平臺和品質,大方中藥材產業又將迎來新的春天。“大方縣今年將種植中藥材13萬畝,目前我們已經完成種植12.9萬畝。我們調度各鄉鎮,看他們受疫情影響存在哪些問題,同時根據時令季節到各鄉鎮去指導。如果有市場方面的需求,我們也及時聯繫。我們爭取了一個黔西北中藥材物流基地落地大方,我相信對下一步我們中藥材發展肯定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春“動”貴州|幹字當頭!草藥生“金”在田間

記者採訪王以興

(貴州綜合廣播記者張勤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