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義兩級法院發揮司法效能 護航復工復產


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遵義市兩級法院利用“互聯網+法院”的方式,穩妥有序推進審判工作,確保訴訟服務“不打烊”,為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有力司法服務和保障,為企業復工復產保駕護航。

線上線下立案 全力回應人民群眾司法需求

疫情防控期間,遵義市兩級法院認真落實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新型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加強和規範在線訴訟工作的通知》精神,在微信公眾號上發佈“微法院”和“人民法院調解平臺”的操作指南,積極引導當事人在網上申請立案,第一時間處理網上立案申請,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最大限度保證法院網上立案渠道暢通。據統計,2月3日至4月7日,全市法院共審核網上立案申請4659件,審核通過2551件。

自2月3日復工以來,遵義市兩級法院立案人員堅守在立案崗位,確保訴訟服務中心接待電話8小時暢通,做到事事有人處理,件件有人回覆,積極回應人民群眾司法需求。

“在疫情防控期間,恢復開放的法院訴訟服務中心每天安排有專人進行全面消毒,對進入法院的所有人員查驗健康碼並進行登記,收遞材料保持安全距離,對來訪當事人進行分流引導,確保訴訟服務中心來訪人員不聚集、不扎堆,最大限度減少人員聚集的風險,確保人民群眾和幹警的健康安全。”遵義中院新聞發言人透露,該市法院系統嚴格執行立案登記制的規定,確保立案程序規範高效完成。據統計,自2月3日至4月7日,全市法院線下立案22154件。

此外,在疫情防控期間,全市法院還積極引導當事人適用跨域立案功能,向轄區以外的其他法院申請立案,以避免當事人跨地域申請立案,增加疫情防控的風險。疫情防控期間,全市法院審核跨域立案案件122件。

發揮在線調解平臺作用 有力化解矛盾糾紛

據悉,自疫情發生以來,全市法院積極利用法院在線調解平臺開展調解工作,推動人民調解員、特邀調解員運用在線調解平臺調解案件,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

“我們特邀調解員鄧餘光,在疫情期間線上調解了一起交通事故責任糾紛案件,保險公司賠償了受害人汪某101000元,得到了當事人的大力稱讚。”遵義中院新聞發言人告訴記者,這樣的調解案例不是個例,2月3日至4月7日,全市法院通過調解平臺共分流案件4095件,其中調解成功1405件,調解成功率34.31%,司法確認1248件,通過音視頻在線調解案件240件。

切實保障民生 加大訴訟費緩交力度

疫情防控期間,全市法院對通過網上立案系統申請網上立案且符合立案條件的一審民商事、行政案件,一律緩交案件受理費。同時加快對線下訴訟費緩交申請的審核,對因受疫情影響較大或生產經營困難、生活困難,導致不能繳納訴訟費用的困難企業、公司、自然人的案件准許緩交訴訟費用,在疫情防控中保障民生,為企業復工復產提供高效司法保障。

此外,在疫情防控期間,全市法院還通過簡案快審、簡案速調的方式快速高效審結案件,全市法院立案速裁團隊收案3609件,審結案2280件。

全市法院還通過“遠程開庭、線上調解、微信視頻調解、院壩開庭”等方式,努力為亟待解決糾紛的當事人排憂解難,有效應對了疫情防控為審判執行工作帶來的新挑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