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迅沒有演技?我不服

《甄嬛傳》珠玉在前,根據流瀲紫同名小說改編的宮斗大戲《如懿傳》,一開播便吸引不少人關注。

有吐槽被海報欺騙了的,有諷刺周迅聲音不好聽的,有懷疑霍建華太老了的……總之,與前期的期待似乎不同,開播後聽到了太多太多的質疑。

周迅沒有演技?我不服

當然,質疑也未必沒有道理,但是,說周迅沒有靈氣?聲音不好聽?沒有演技?其他的倒勉勉強強不去計較,但周迅沒有演技?我不服。

多數人似乎搞錯了一個重點,靈氣,是周迅的一部分;但靈氣,從來就不是周迅演技的一部分。

靈氣是天資、是領悟、是對角色的精準分析;不是每一個角色都需要靈氣,有些角色需要穩、需要收、需要鈍;在這種時候,展現靈氣則是錯誤。

《明月幾時有》裡面的方蘭,《如懿傳》裡面的青櫻/如懿,都是要收著的,你要看到她的收斂、隱忍、與穩重。

作為皇后的姑母未出事前的青櫻,也是大家閨秀,自不會輕易在人前失卻分寸;姑母去世後,作為現任太后的眼中釘,如懿每走一步都如履薄冰;在異樣開闊卻又無比狹小的後宮,她得謹言慎行,她得小心翼翼,她不可也不能在眾人面前失卻儀態。

甚至,如懿在皇上面前,也是改變了的。她雖則依舊保留了那一份直爽,但到底更加慎重。

初得寵便恃寵而驕的玫答應,因與慧貴妃起了爭執,被打臉,如懿好心看望,卻被玫答應反咬一口,讓眾人皆疑心如懿下藥,皇帝便也應允先將她送去慎刑司。

唯有海蘭,前一晚被慧貴妃冤枉偷炭而被罰跪足傷未愈的海蘭,一瘸一拐地走進來,為如懿證明清白。

接下來的那個下午,如懿坐在延禧宮一角門口,看似家常地忙碌著,紫禁城的光暖暖地照在她身上,她用手肘著頭,怔怔地想著,嘴角微撇,應是咬緊了牙,眼睛裡滾動著倔強的淚水。

這眼淚不是沒來由的,這是一種對自己未來的擔憂,這是發現自己愛著的男人並不信任自己的無奈,你能從她的臉上清晰地聽見心碎的聲音。

如果說未來的兩心相離是註定的結局,那麼在紫禁城這樣一個平常的下午,一切早已預定。

周迅沒有演技?我不服

劇情往下發展,一切陰謀、算計衝著如懿而來;玫貴人生下的陰陽孩子,風聲懷疑是自延禧宮傳出;儀貴人流產,所有的證詞證物證人都對如懿不利,阿箬的反戈更是擊倒如懿的最後一味砒霜。

在這裡,周迅貢獻了一出教科書般的演技。

關於儀貴人滑胎的疑惑,對碳灰、水銀的不解,突然被嫁禍的震驚,與被阿箬汙衊的憤怒……你看著她的眼神、表情在緩緩地因為劇情升溫而變化,而最真實的反映也不過就是這樣了,人在這一刻是會渾身發抖氣到極致反而無話可說,千頭萬緒堵在心頭。

最終,也只得寄望於那個弘曆。而這個本該信任她的人,這個總是握著她的手,溫言讓她放心的人,卻也只是在她一次次地自證清白之後,方才淡淡地安撫慰藉。

此次也不例外,眼睜睜看著她被幽禁、被冤枉、被背叛;這還不算完,以後是被打入冷宮,迎接更多的白眼與落寞。

所以回到延禧宮後,面對海蘭的真心安慰,如懿才落了淚。她那麼看重的男子,她的摯愛,並沒有那麼靠得住,內心隱隱知道,卻如何肯承認,所以也寧願自欺下去,只是啊,既然良人無可依仗,就只得自己下場,一切不堪、撕扯、陰謀,都只得自己去應對。

如懿往後的路啊,太難太難走了,但周迅的演技,足以應對有餘。

周迅沒有演技?我不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