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者」呂富榮:每個重症患者救治都是系統工程

2月10日,國家統籌安排19個省份對口支援湖北省除武漢市外的16個市州及縣級市。其中,重慶市對口支援孝感市。為了做好支援工作,重慶市立即成立了重慶市赴孝感支援前方指揮部。

「战疫者」吕富荣:每个重症患者救治都是系统工程

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副院長 呂富榮

“我們醫療隊下午得到消息,2月11日中午就出發了,相當於一夜成軍。”重慶赴孝感市新冠肺炎防治工作對口支援隊前方指揮部黨委委員、醫療救治組組長、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副院長呂富榮告訴記者,“到武漢天河機場的時候,完全是一片淒涼,除了隊員和機場工作人員之外,一個人都沒有”。呂富榮和隊員們連夜趕到孝感,2月12日早上8點,便開始了緊張的救治工作。

中國衛生:剛到孝感市時,您發現疫情救治工作的難點在哪裡?

呂富榮:在人員調配方面,一方面,由於醫療救治組是由重慶市各醫院呼吸、感染、重症和其他內科的醫護人員和院感防控人員組成,因此內部人員並不熟悉,協作溝通需要磨合。另一方面,需要和當地醫護人員儘快融合。經歷了從1月底到2月初的疫情膠著狀態,當地醫務人員已經疲憊不堪。得知我們到來的消息,他們心理上非常依賴我們,而我們到了一個新的環境,開展工作需要一定時間的適應。

「战疫者」吕富荣:每个重症患者救治都是系统工程

在醫療環境方面,孝感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醫院大都是綜合醫院,各家醫院人滿為患,對醫院的改造也沒有嚴格按照“三區兩通道”(“三區”是指清潔區、汙染區和半汙染區,“兩通道”是指醫務人員通道和病人通道)的要求施工。

另外,醫務人員防護的意識和方法不足,防護觀念亟待更新。同時,對於新冠病毒這一新發現的病毒,我們需要認識的過程,基於不同的專業的醫務人員對其的理解也不盡相同,隨著診療指南的不斷修改,新的認知也要經過實踐才能不斷加深理解。

中國衛生:針對這些問題,您和團隊採取了哪些舉措來解決?

呂富榮:我們要求每家醫院都要進行全面整改,敦促醫院嚴格按照規範來執行,整改完畢之後我們再驗收,合格之後我們才開始工作。

針對疫情期間給新冠病毒患者治療的注意事項、工作紀律、工作要求、防護知識等內容,對隊員進行集中強化培訓,並進行考試,要求人人過關後上崗。同時,定期邀請專家結合國內外對新冠病毒的最新認識分享心得體會。比如,診療方案一有更新,就會組織大家學習如何把控最核心的臨床表現、診斷和出院標準,以及用藥治療等方面的知識。

“把關鍵力量投在最核心的地方”

中國衛生:我們採取了怎樣的方法加強對於新冠肺炎患者的診治?

呂富榮:多學科診療在新冠肺炎危重症的救治過程當中,是非常關鍵的。很多患者都有基礎疾病,並且多器官受損,既需要用抗感染的藥,又得用抗病毒的藥,既要針對其基礎疾病治療,又要治療新冠肺炎,因此每個重症患者的救治過程都是一個系統的工程,都要依據他的基礎疾病、年齡、病程和生理變化來制定個性化的救治方案。此外,還得有心理干預、營養等方案。因此,我們選擇集中優勢力量,集納不同的學科,固定的人員,在固定的時間,對固定的疾病,進行專題討論,確定治療方案。

中國衛生:重慶赴孝感支援隊在重症救治上抓住了哪些關鍵?有哪些方面的特色或創新?

呂富榮:首先,充分利用專家對臨床救治的指導作用。孝感市有530萬人,包括3個縣級市、3個縣以及一個區,其中的1區3縣由重慶市來支援。在沒有集中收治之前,每個縣都在收治病人。我們組織了十幾位呼吸、感染專家組成專家巡診組,到每個縣巡診,每週至少一兩次,同時在每個縣裡至少派一名專家指導危重症病人的救治。

「战疫者」吕富荣:每个重症患者救治都是系统工程

同時,我們認識到,集中收治是件非常關鍵的事情,必須把關鍵力量投在最核心的地方。在疫情防控關鍵時期,應該堅持集中患者、集中專家、集中資源、集中救治的“四集中”原則,把重症病人集中到綜合實力最強的醫療機構,加強對重症患者醫療救治的指導。為此,我們花費了10天左右的時間,說服孝感市政府,把重症病人和危重症病人收到孝感市中心醫院和漢江市人民醫院進行集中收治。

此外,我們開創了遠程會診系統,以確保病房中和病房外直接穩定溝通。原先,在傳染區的醫務人員穿著防護服、帶著三層手套,根本沒辦法寫字,只能用對講機跟在紅區外的同事講述裡面的情況,由外面的醫務人員開醫囑,但由於信號不好,說話有時難以聽清楚。而我們開創的這個系統,可以通過平板電腦加密通話,不但可以讓聲音傳遞更清晰,還可以通過視頻看到彼此的肢體語言,這樣溝通更方便。通過這個醫療軟件,我們還可以和武漢、重慶、北京等地的專家遠程會診,共同討論病情。

“隊員們缺什麼,我們就從後方拿什麼”

中國衛生:我們採取了哪些措施關愛支持醫務人員?與患者直接接觸的醫務人員感染風險很大,咱們又採取了哪些措施加強感染防控?

呂富榮:發揮共產黨員的先鋒帶頭作用,在這個團隊裡不是口號。尤其是在疫情剛開始的時候,共產黨員的先鋒模範帶頭作用,對其他醫務人員起到了很大的激勵作用。

「战疫者」吕富荣:每个重症患者救治都是系统工程

關愛隊員是我們一直堅持抓緊、抓牢、抓細的工作。為了確保醫護人員的休息,我們堅持合理排班。此外,我們進行嚴格的崗前培訓,共做了33場崗前培訓,先後培訓了3000人。在此基礎上,我們每個隊都配有一個心理醫生和一個健康監測員,對醫護人員進行健康管理。我們還組織了一系列的活動鼓舞士氣,比如,請來明星通過線上交流的方式來鼓舞隊員。

另外,強大的物資保障起到了很關鍵的作用。在生活上,隊員們缺什麼,我們就從後方拿什麼,確保大家的生活身體身心都能夠得到保證。我們還通過各種方式籌得募捐。來的時候是數九寒冬,穿的是靴子和羽絨服,後來大家給我們捐來了春裝、春鞋,解決了物質上的問題,讓我們沒有了後顧之憂。最關鍵的是後方醫院向每位來湖北的醫務人員發放了慰問金,還給這些同事的家裡送水果送蔬菜,單位領導會去慰問前線同事的家屬。我之前在重慶的時候,也去慰問了抗疫一線工作人員的家屬,到這裡之後,我的家人成了被慰問的對象,這讓我非常感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