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義利之辨”——荀子的“以義制利】

【千年“義利之辨”——荀子的“以義制利】

荀子是戰國末期,最後一位大儒,又被尊為是先秦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細考起來荀子的思想頗具特色,最為現代所稱道的是,荀子是儒家思想史上第一位具有典型樸素唯物主義觀點的大儒。荀子在孔子提出“仁”,孟子提出“義”之後,著重強調了“禮”。荀子主張“性惡論”,認為“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他分析認為:

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順是,故爭奪生而辭讓亡焉;生而有疾惡焉,順是,故殘賊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聲色焉,順是,故淫亂生而禮義文理亡焉。然則從人之性,順人之情,必出於爭奪,合於犯分亂理,而歸於暴。故必將有師法之化,禮義之道,然後出於辭讓,合於文理,而歸於治。用此觀之,人之性惡明矣,其善者偽也。

荀子將制止性惡的方法,歸於用“師法之化,禮儀之道”,達到“出於辭讓、合於文理”的目的,構建在如是觀念基礎上的義利觀,使荀子提出了與孔孟的避談“利”的不同態度,

1.荀子不避諱談“利”,肯定人慾及圖利的客觀性。

荀子認為“凡人有所一同:飢而欲食,寒而欲煖,勞而欲息,好利而惡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是無待而然者也,是禹桀之所同也。”荀子從客觀上承認人皆有所欲,“好利而惡害”是人的本性,這和孔孟“罕言利”形成鮮明的對比。荀子不忌諱談利,在《荀子》一書中,“利”作為獨立概念出現的次數甚至超過了“仁”和“義”的出現次數,與荀子主張奉行的“禮”不相上下。甚至公開提出:

“人之生不能無群,群而無分則爭,爭則亂,亂則窮矣。故無分者,人之大害也;有分者,天下之本利也”

荀子認為,正是因為人具有貪圖利的本性所以才需要“仁”“義”“禮”這樣的倫理準則加以約束,荀子通過對“利”的分析和論述,直接為其主張的“仁義”“禮儀”找到了依據。

2.荀子不避諱取利,主張以義制利。

荀子承認了“利”,不避諱談利,但在義利取捨上荀子仍然堅持了孔孟重義輕利的立場,有所發展的是荀子在重義的同時提出了“先義後利”的主張,他說:

“國者,巨用之則大,小用之則小;……巨用之者,先義而後利,安不恤親疏,不恤貴賤,唯誠能之求,夫是之謂巨用之。小用之者,先利而後義,安不恤是非,不治曲直,唯便僻親比己者之用,夫是之謂小用之。”

在這裡荀子將“先義而後利”作為治國手段,體現了荀子在對待“利”的問題上的開明,表現了荀子不避諱談利,主張以義制利的基本態度,也使被原則化的“義利取捨”問題變得更為現實和複合實際。

3、荀子義利觀含有樸素辯證主義思想

荀子是前秦儒家集大成者,其在百家爭鳴中,根據社會發展矛盾的轉化,在繼承孔子思想的體缽的基礎上,以樸素的辯證思想發展了儒家義利觀,將義利關係由,孔子的“罕言利”和孟子的“何必曰利”這樣的對立關係,轉化為“主次”關係,甚至是可以針對不同環境,可以“巨用之則大,小用之則小”。

【千年“義利之辨”——荀子的“以義制利】

荀子使儒家思想在百家爭鳴中與時俱進,雖不及楊墨,但學說日趨完善,地位得到鞏固,其意義不容忽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