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房價的新時代,中國城市化的新進程

1.是什麼支撐著房價的預期?

人口,政策,經濟,人口決定了市場的供需關係,還有就是接盤俠的多少,政策決定了不同地區的發展,決定了不同地區的定位,從而影響房價的預期,經濟決定人們的消費能力,也決定了人們投資的決心與忍受虧損的程度。

2.房價下降,經濟將會不好這句話對不對?

不對,因果顛倒,是經濟不好減少了人們的投資熱情(投資信心與決心)與投資能力(多少錢),我還可以說汽車銷量下降之後,經濟將會不好,因為2019年初的汽車銷量負增長,現在一萬左右的首付就能買車,如此這樣都無法改變汽車銷量下降的趨勢。

3.房價還有什麼有利因素?

政策,政策,還是政策,一線城市還有升值的可能,二線城市有保值的可能,一些特殊的三線城市也有,大多數得四線城市不看好,中國的居民負債率還能提升,意味著中國的消費能力還沒有到最大,但是這些潛在的消費去房地產,那中國經濟就跟房地產完全綁定。

首先講講最大的趨勢人口老齡化與人口負增長,老年人對房子的需求與年輕人的需求差不多,因為老年人更關注的是自身健康的問題,而年輕人關心自己能不能再城市生存。

人對房子的需求是一個拋物線,在需要結婚生子的時候,對房子的需求最大的時候,如果你看過《喜喪》,你會發現一個老人在牛棚中也能活下去,當然這個例子有些極端,可是對許多的空巢老人來說,房子面積太大反而太冷清。

中國房價的新時代,中國城市化的新進程

中國在2011年老齡人口就有7%左右,進入老齡化社會,而在2017年2018年強調老齡化的時候,中國的老齡化人口比例已經有11%左右,老年人大多數有房子,就算沒有城市中電梯房,農村也有房子,農村沒有房子那麼可以住牛棚,老年人不會對房子的面積大小有需求。

老齡化對房子的供需關係的改變,因為大多數的新生兒是沒有房子,是房子的潛在客戶,而大多人的老年人是有房子,就算他們有購買房子的需求,在老年人經常生病,身體還有許多慢性病的情況下能夠支不支撐住高昂的房價還是一個未知數。

中國進入老齡化是對房價預期起到緩慢下降的作用,而人口負增長就是對房價預期最大的打擊,人口負增長意味全國房子已經多了,全國範圍內的房價上漲將會是人口增長時代的常態而不是人口負增長的常態。

人口負增長意味每一個客戶是非常珍貴的,將會從增量經濟變成存量經濟,除非房子不是商品,他不會供給——需求的影響,人人都有房子的話,房子就不值錢了,年輕的外來人口就是房價的主力,因為他們沒有房產。

中國的城市化政策帶來中國城市的高速發展與中國的高房價,只要城市化還在中國房價還得漲,這一句話沒有錯,但是問題在於中國的城市化還能持續多久?許多人說中國的城鎮人口才有百分之六十,離城市化的極限80%還有20%呢,所以中國城市化進程還能持續非常長的時間。

但是我有不支持這種說法,第一房價的確是依靠城市化政策,但是並不是直接相關,具有一定消費能力的人才能維持房價與保持房價的高增長,你不能給一個月入一千的人去揹負一個月要三千的貸款,需要一個體系去帶動某一個群體的工資上漲,農民工的工資上漲促使了農民工進城買房的浪潮,而農民工工資上漲與工作又是與房地產的好壞息息相關,許多人會說,房地產才多少?可是地方政府的資金來源大多數是靠賣地得來的,形成了一個經濟閉環房價高——開發商有錢賺——包工頭有錢賺——民工有錢賺——包工頭與民工又拿錢去買房。

還有一點,城市化的進程不一定需要人進城,在農村的老年人大量死亡也會提高城市化,這叫被動的城市化,日本在城市化政策結束之後,依然還有城市化的提升,就是這種被動的城市化。

中國雖然還有20%城市化空間,我知道農村老齡人就佔15%,這群人既沒有大房子的需求,也沒有支撐房價的能力,還有一點在於中國的城市化不如叫城鎮化,現在中國一天消失一個自然村,未來城市化開啟的時候,一個月消失一個鄉鎮也不是不可能,所以中國的城市化政策正式進入下一階段——大城市化與被動城鎮化,這種模式下全國性大漲是不可能的。

中國房價的新時代,中國城市化的新進程

再說一下流入人口多的城市房價是保值,甚至是升值的,深圳政策放鬆並不是好消息,因為這意味著小城市與小縣城的競爭力減弱,進入人口負增長之後,深圳的上漲意味著其他地方房價的降低,因為中國經濟已經從增量經濟變為存量經濟,在總需求不變甚至是減少的情況下,一個地區的增長意味其他地區的減少。

接下來我們聊聊經濟,今年的經濟不好處理美國的瘋狂之外,還有就是到了經濟週期的低谷,具體可以去看看熊彼得週期的內容,在這裡不多解釋,房價低才是經濟不好的原因是錯誤的,因為車子銷量的下降先於房價的下降,經濟不好,人們的消費趨於保守,房價還能怎麼漲?

中國房價還有子彈,雖然不想說但是事實是事實,不會因為我的意志為轉移,中國居民負債率到50%左右,但是美國是60%,意味著我們還有10%的彈藥,中國房價在經濟層面上還有彈藥。

中國房價的新時代,中國城市化的新進程

最尷尬的中國製造業2025成功,但是百姓沒有消費能力了,國外有面對敵對國家的封鎖,造出來了買不出去,你沒有利潤如何加大生產?重要的問題是這些彈藥在哪裡打。

綜合人口,政策,經濟,我認為一線大城市以及附近的城市有保值升值可能,我們還有彈藥,但是在房地產上打光了,那中國就徹底與房地產綁上了。

看來這篇文章和上一篇一樣,被房空罵房多,被房多罵房空。

有句話是這樣說的:“沒有買房的人都是思想家,哲學家,經濟學家”,因為只有沒有負擔的人才會想那麼無聊的問題,那麼看來我寫這樣水的經濟學文章,也是因為我沒有買房?

今年或者明年中國的城市化政策就會發生改變了。

中國房價的新時代,中國城市化的新進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