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日常美食——拉條子

拉條子,又被稱為新疆拌麵。在製作時,不用擀、壓的方法而直接用手拉制而成。隨後,配以各種蔬菜或牛肉或羊肉。拉條子是包括新疆以及西北地區各民族都喜歡的一種日常大眾麵食,如今也深受各國人民的喜愛。

新疆人吃的拉條子,不誇張的說一年就能把地球纏成毛線團子,吃拉條子那是百吃不厭,它不只是舌尖上的誘惑,更是在外打拼新疆人心尖上的依戀,饞的不是美食,是鄉愁。

新疆日常美食——拉條子

不少朋友從新疆回去後說:為什麼我做不出來新疆拉條子的感覺?

其中存在特定因素也離不開一些獨特的小秘招,來,捋捋~應該怎麼做才好吃。

新疆日常美食——拉條子

【肉 】是新疆人做拉條子的第一個秘訣當屬不停遷徙奔走在草原上的牛羊

新疆的牛羊擁有得天獨厚的生存環境,飲天山泉水,食中藥百草,奔跑在遼闊的自然草場間,營養價值和口味口感自然是無以比擬。這造就了牛羊肉的細膩和鮮美的品質。

什麼過油肉、酸菜肉、豆角肉、辣皮子肉,芹菜肉,韭菜肉,蒜薹肉..的拉條子,肉的分量一定要多,這樣吃起來才夠爽。

新疆日常美食——拉條子

【湯】新疆人做拉條子的第二個秘訣是炒菜的湯汁一定要多

炒菜前將肉切厚片,時令蔬菜切丁,西紅柿、皮牙子(洋蔥)備用。鍋裡放油,油熱先炒肉至變色下切好的西紅柿翻炒、皮牙子(洋蔥)、佐料、時令蔬菜。翻炒後放鹽、味精調味。注意要留有湯汁喲~

吃拉條子能發出稀里呼嚕的這種音效, 精髓就源於拉條子配菜的湯汁,菜的湯越多,那出的聲兒越響,拌的面也就越歹。也就證明拉條子足夠爽滑。

新疆日常美食——拉條子

【面】新疆人做拉條子的第三個秘訣是將面過涼水

要用新疆的白麵粉,水加少許食鹽和麵,面不能太硬,和好面後,在面上抹一些油,蓋盆醒15至20分鐘後,用勁揉麵反覆三次,切劑子搓成長條抹油盤在盤子裡備用。

新疆小麥天山雪水灌溉,晝夜溫差大,生長週期長,尤其是冬小麥生長時間長達300天,具有“種於秋、孕於冬、長於春、收於夏”的生長特點。麵粉品質優良、口感筋道、麥香味濃郁,深受內地朋友們的喜愛。

正宗的拉條子一定是煮熟後再過一道涼水撈出來,這樣才能保證更加爽滑利索。當然如果你怕不衛生,或胃受不了,也可以選擇不過水。這種不過水的面就被稱做“然窩子”,形容那種 黏黏糊糊的狀態。

新疆日常美食——拉條子

怎麼吃才能吃出靈魂?這裡有你不知道的靈魂細節

【蒜 】新疆人吃拉條子的第一個靈魂秘方絕對是配幾瓣生蒜,吃麵不吃蒜,香味少一半!

在新疆只要進飯館,老闆立刻先端上來一碗熱乎乎的茶水,連叫:“坐哈(下 ),喝擦(茶)”,點餐後都會先把剝好的蒜瓣放進茶水裡泡一泡,也不知道是不是大家的心理作用,都說這樣大蒜吃起來乾淨、衛生。嘎崩嘎崩的嚼著蒜瓣又脆又辣開胃殺菌,再來一口拉條子直呼:攢勁!

新疆日常美食——拉條子

【醋】新疆人吃拉條子的第二個靈魂秘方是加醋

吃拉條子的時候一定要額外加兩滴醋,這樣拉條子吃起來賊過癮,每一根拉條子都勁道夠味, 爽滑可口。至於這麼做的原理是什麼,誰也不知道。

新疆日常美食——拉條子

【辣子】新疆人吃拉條子的第三個靈魂秘方是辣子

新疆人將辣椒油、青椒統稱為辣子,這裡的辣子是指香氣撲鼻,紅亮誘人油潑辣子。辣子確實是當之無愧的萬能調料,百家會有百家味,這個就看個人喜好了,但一定記得,是油多辣子少。

新疆日常美食——拉條子

【茶】我們新疆人吃拉條子的第三個靈魂秘方是磚茶

歹歹的拉條子下肚之後,一碗熱熱的磚茶或玫瑰紅茶是新疆人必不可少的,是助消化解油膩的神器。

新疆日常美食——拉條子

這裡是新疆,新疆歡迎您!

愛尚新疆,就是你我相遇的瞬間,

愛新疆的你們記得關注!

感謝轉發和評論,我在評論區等您。

我們下期再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