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屆奧斯卡《左拉傳》:難以超越的法庭電影先驅,後來者只能抄

----經典的、最新的影評、影訊盡在“看電影聊世界”。點擊關注,精彩繼續。


豆瓣:7.8分;iMDb:7.2分;看聊:4星

今天要講的是奧斯卡系列第10篇,1938年第10屆奧斯卡獎最佳影片《左拉傳》(1937)。

20世紀30年代中期,國際形勢開始惡化,德國納粹和意大利法西斯和日本軍國主義開始抬頭,並瘋狂擴軍備戰。1937年盧溝橋事件揭開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序幕。那時的美國,採取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態度,所以並沒有受到戰爭的影響,好萊塢影業還算景氣。這年的影片產量創歷史記錄,達到了780多部。

第10屆奧斯卡《左拉傳》:難以超越的法庭電影先驅,後來者只能抄

1938年第10屆奧斯卡最佳影片:左拉傳 THE LIFE OF ZOLA(1937)

1938年3月10日舉行的奧斯卡頒獎典禮上,《左拉傳》不負眾望,獲得了最佳影片、最佳男配角、最佳改編劇本三項大獎,成為第一部獲得奧斯卡獎的傳記影片。

第10屆奧斯卡《左拉傳》:難以超越的法庭電影先驅,後來者只能抄

法國批判現實主義作家:愛彌爾·左拉

說到這裡,說明下劇中的左拉不是戴面具提劍的那個佐羅。熟悉文學的人應該都清楚法國小說作家愛彌爾·左拉(法語:Émile Zola,1840年4月12日-1902年9月28日),是19世紀後半期法國重要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自然主義文學流派創始人與領袖。其自然主義文學理論,被視為19世紀批判現實主義文學遺產的組成部分。主要創作作品為《盧貢-瑪卡一家人的自然史和社會史》,該作包括20部長篇小說,登場人物達1000多人,其中代表作有《小酒店》、《萌芽》、《娜娜》、《金錢》等,堅持為猶太人吶喊。

第10屆奧斯卡《左拉傳》:難以超越的法庭電影先驅,後來者只能抄

《左拉傳》重點講述他為當時轟動世界的軍官德雷福克斯案平反時的遭遇和他不畏強權勢力的正義感。法庭上為正義而不畏強權,舌戰群儒的左拉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讓人看了血脈噴張,因此此片堪稱法庭電影的先驅。左拉的扮演者保羅·穆尼,一看就是一個很有個性的老頭,善於演各國名人,把佐羅演繹的猶如在世。

第10屆奧斯卡《左拉傳》:難以超越的法庭電影先驅,後來者只能抄

《左拉傳》告訴人們一個道理:真理絕不可能因為強權而變更,不管這個強權是法院還是道德。左拉寧願逃跑,寧願充當“法奸”,也要堅持控訴,在異國它鄉不斷地寫文章抨擊自己的祖國,也一定要捍衛真理的尊嚴。因為真理就是真理,不論遭受任何的壓力,不管是道德的壓力,還是國家安全的壓力,哪怕真理會使國家滅亡,也要堅持真理。幸運的是左拉勝利了,看到了真理勝利的那天。


----經典的、最新的影評、影訊盡在“看電影聊世界”。歡迎點贊、留言、收藏、轉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