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球少年》:少年的熱血與理想


福影故事 | 《棒球少年》:少年的熱血與理想


《棒球少年》獲2002年第十屆中國電影童牛獎優秀故事片獎(第一名),優秀導演獎(戚健),優秀成人演員獎(史光輝),兒童評委優秀影片獎;第九屆“五個一工程入選作品獎”。


福影故事 | 《棒球少年》:少年的熱血與理想


戚鍵(1958—2011),中國內地導演、編劇,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美術系。代表作品《天狗》《花季雨季》《女帥男兵》等。


福建電影製片廠攝製的電影《棒球少年》根據成都市茶店小學少年棒球隊的真實故事改編而成,影片創作的年代正值全國人民爭辦奧運的大背景。故事將鏡頭對準的卻是一支活躍在一個南方城市的小小業餘棒球隊,對準他們在訓練、比賽、為國爭光中遭遇到的困難與挫折,他們的喜怒哀樂。


福影故事 | 《棒球少年》:少年的熱血與理想


這支名為“南河”的少年棒球隊,在一次邀請賽中輸了球,綽號叫“少爺”的主力隊員由於在比賽中“滑壘”失誤而受到隊友的責難。當球隊回到訓練基地時,更大的打擊在等待著他們——他們的棒球場竟變成了綠茵覆地的足球場。原來是一位酷愛足球的企業家,也就是少爺的父親為辦足球學校出錢租用了這塊場地。眼看全國少年棒球錦標賽即將開戰,卻無場地備戰訓練,棒球隊員萬分焦急。少爺則既難過又內疚。影片描寫了少爺通宵夜戰在足球場上奮力剷草的感人一幕:待到太陽昇起時,一個漂亮的棒球場出現在小夥伴們的面前,而少爺的雙手則佈滿了密密麻麻的水泡。真誠與毅力是最能感動人的。


福影故事 | 《棒球少年》:少年的熱血與理想


電影另一個場景:少爺為了攻破滑壘這個高難度動作,在隊長豆芽與隊友的幫助下,在一個雨夜中加班苦練,汗水、雨水、泥水溼透了他們全身。當少爺再次起跑時,突然發現反對他參加棒球訓練的父親站在他的面前。少爺毫不膽怯,終於完成了一個高難度動作,少爺的父親默默地離開了,他默認了兒子的選擇。原來,他人的支持與理解都源於自己的努力,自身的價值要由自己來證明。影片中的這些情節與細節之所以格外動人,是因為敘事的焦點始終對準的是少年的心理行為。


福影故事 | 《棒球少年》:少年的熱血與理想

《棒球少年》中最為動人的是那種少年真情的描寫。說兒童影片要發現兒童,要進入兒童世界,實際上主要是“發現”和“進入”兒童的情感世界。兒童的情感特色是純真、質樸、不掩飾,且有兒童特有的表達方式與特有的幼稚成分。能否恰如其分地表現,則體現了創作者的觀察力。《棒球少年》中著重描繪了少年球員們對棒球的真情,球員之間的真情,球員們與教練員之間的真情。這些描繪不僅引起了少年兒童的興趣,也激起成年觀眾的共鳴。


福影故事 | 《棒球少年》:少年的熱血與理想

在劇情中,少年隊員聞聽何大王要調離棒球隊到省女子壘球隊去做教練,集體罷練,並毫不留情地對何大王進行批評。“你對不起我們全隊”、“你不是叛徒、也是逃兵”、“你明明要走,還假惺惺地說,要帶我們去參加全國比賽,你太虛偽了”……的確很少看見徒弟對師傅能有這樣嚴厲的批評,而影片卻寫得很真實,很真誠。何大王聽了孩子們的批評,內心激起了波瀾,無法平靜,一個人躺在草地上十分鬱悶。接著影片寫了孩子們在上學途中看見這一幕,心疼而又著急趕過來圍成一個圈,將何大王圍在中間。此情此景,使何大王無法不對孩子們說出心裡話。於是出現這一幕:師傅向徒弟交心,誠實地談出了自己的苦悶與無奈、自己的真實的處境。正是這種真實的“交心”使他們的心重新得到了溝通。電影對少年球員們與教練員何大王之間是師生關係,是師傅與徒弟的關係,但又是一種平等的親密無間的猶如手足般的融洽關係。少年隊員對何大王,有尊重,有敬愛,但無隔閡,無畏懼;何大王對隊員們既嚴格,又真摯,還充滿了了幽默、風趣。


福影故事 | 《棒球少年》:少年的熱血與理想

《棒球少年》中對成年人的描寫,除何大王外,對少爺的父親的刻畫也很具特色。這位父親起初是要把自己的理想、愛好強加在兒子身上,及至後來,終於被兒子的自強精神感動了,懂得了作為家長要尊重孩子的人格、尊重他們自己的選擇。不少兒童影片中的成人形象是概念化、模式化的。僅僅是作為貫徹創作者意圖的板著面孔的“施教者”而存在。像何大王及少爺的父親這樣的形象使少年兒童們感到真實、親切。(作者:章柏青)

福影故事 | 《棒球少年》:少年的熱血與理想

《棒球少年》1905電影網播放地址:

https://www.1905.com/mdb/film/62564/video/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