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楢山節考》:創作與轉化的不解之緣


攝影機隨著簌簌的雪旋轉到了這片叫楢山的土地上,風的呼嘯又一次提醒視野的空曠與人味的缺少。雪與風皆是自然和原始的兄弟,他們的別名又叫蠻夷。

《楢山節考》:創作與轉化的不解之緣


雪和鹽如此類似,只是鹽多了摻雜的汗的鹹味,雪總是能掩蓋什麼。但雪化後的露出的草,卻有生的意志與磅礴。

這些對立的東西都可以互相轉化,如此真實又虛假。

節為制度,考為考量。拆解《楢山節考》,歸根究底就是這樣一個故事。

01

作為亞洲唯一一位連奪兩座戛納金棕櫚的偉大導演,今村昌平如同他最經典的這張照片,對著攝像機也是若有所思的嚴肅模樣。

《楢山節考》:創作與轉化的不解之緣

他連拍攝取向都在同時期的亞洲絕無僅有:人與動物,文明與矇昧,變節與捍衛,是他貫徹始終的主題。

如他自己所信奉的那樣,拍電影就是仔細觀察分析“人”這種說不清道不明、有魅力的動物。他從未嚴格界定生物的範圍,這種曖昧始終流淌在他的電影裡。

而在這部改編的電影中,他儘自己所能,創造了一個竭盡真實的東方村落生活。

他剔除了木下惠介版中濃郁的舞臺劇風格,剔除了平面性和臉譜化的人物。他用大量原始的生活描寫,採用自然的全方位環繞鏡頭,甚至是最為直接的表意蒙太奇方式,將動物與人之間生猛的生死角力表現得淋漓盡致,更好的體現了生命的無常與神秘。

印象最深的就是男主辰平在捕獵野兔時,橫空而來的飛鷹叼走了即將得手的獵物,留下辰平黯然神傷。

《楢山節考》:創作與轉化的不解之緣

人類自詡可以戰勝一切,在這裡面臨著與動物爭奪生存物資的艱難處境, 自以為強大的人類,終究也有對自然界的對手束手無策的時候。

自然大概也是我們一切觀念所生的源頭。物競天擇和優勝劣汰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腐朽的聖殤,我厭惡對於看似優越的人的全部抬高,想起來小馬過河的經歷,卻也恍然,那開頭就有經驗主義者規勸的嫌疑。

於是再也不輕易懷疑,因為原本就無證可循,所以出現下面這樣匪夷所思的情節也就不足為奇了。

02

孔子曾經說過:“ 老而不死是為賊 ”,《楢山節考》也是來源歷史,老人一旦活到七十歲,就會被家人送上山,獻給楢山神,其實就是讓老人家自生自滅。而不遵守規則的村民,會遭到神的處罰。


“老年人活大了,搶年輕人壽命。”這樣荒誕的傳統,其實是真實存在的。今村昌平並非簡單地揭示和鞭撻,這樣的設定,恰恰是他畢生美學思想的濃縮:早已經存在的現實,是讓人類與野山上的雜草、動物同樣,為了生存,必須服從遵守嚴酷的規則。但是情感是流通的,人是會反駁的。

這才構成了最經典的上山環節:辰平在送母親阿玲婆上山前的猶豫,和阿玲婆不想兒子為難,磕壞兩個門牙,偽裝成自己已經無法醫治的假象,最後在雪山上安靜等待死亡。

《楢山節考》:創作與轉化的不解之緣

在這場人情和規則的捨命拉鋸裡,母子間的互相體恤,阿玲婆的偉大無私,居然更加鮮活了起來。

這種劇烈的反差感,其實可以在他的生活裡窺見一二。

雖然今村是出生在東京一個富裕家庭的少爺,卻在成年後無意一次與三教九流們的接觸,對他們產生了興趣。更在後期的瞭解中,感受到了底層人民尤其是女性,置於逆境中的不顧一切,他也理解了看似庸俗貪歡之人的可敬之處。這個經歷最終成為了

他的達摩克利斯之劍,在他的創作裡殺進殺出。

今村對女性的尊重,與揭露現實的勇氣,可以說是與當時的日本風氣完全背道而馳的,即使到了他的生命後期,他依然關注因為戰爭家破人亡的貧苦人民,他說:“我們不該靠著西服和先進的科技迴避恥辱的過去。”

03

別人每每深入瞭解今村都會詫異,他師承小津安二郎,與描述舒緩、嚮往純美的小津不同,他卻是最典型的結構現實主義擁護者。兩者之間的美學分歧,似乎也註定會走上不同的道路。

今村在寫出來《豬與軍艦》的時候,小津皺著眉頭看完了劇本,最終還是說了一句“你怎麼淨寫這些像蛆蟲一樣的人?”今村嘴上雖是敷衍了幾句,心裡卻覺得,“我將書寫蛆蟲,至死方休。”

我從未想過過度解讀今村的意志,但是我清楚地記得他說:“在我死之前,有三部電影無論如何都是要拍的。”

因為他這句話,我總能想到賈樟柯,這個同樣一直在挖掘人性深處的導演,一直不肯低頭拍偉光正電影的男人,他也是如此。

《楢山節考》:創作與轉化的不解之緣

朋友和我說,人性之惡太容易審美疲勞了,可是為什麼還是有些人義無反顧地去表達這些?

因為,作為一個導演,或者說作為一個有良知的人,是不該喪失情感的。並非揭露惡就是一種偏激,文化所能做到的是從人的角度,以人為本,寬容的社會帶來的才是更多的善。

如果道德譴責它,法律不能觸碰它,就讓我們交給藝術,從藝術的層面為民族帶來寬恕和昇華。

電影與創作,都是發現人物,發現一種生活狀態,特別是把人放在一個大的時間軸線上,這樣,我們才能身懷惻隱之心。

又是一年春天,今村昌平的天堂裡還有瘋長的草嗎?雪化了,再有晶瑩的東西,那是透著生命滋味的鹽了。

今村昌平《草瘋長》

造就Talk 賈樟柯:為什麼我不拍偉光正的電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