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拼勁全力考上好大學

曾在知乎上看到這樣一段話:

渣學校意味著渣教學,渣教學意味著渣學歷,渣學歷意味著渣就業...就算以後考了研究生,也可能因為你的第一學歷不過關而被拒之門外。

真是這樣嗎?很多同學都有過這樣的問題——

很多人說考上二本沒前途,沒上985、211沒前途,我想知道除了一本院校,其他學校真的一團糟嗎?哪怕認真學也沒前途嗎?

現在成績勉強充二本,一本線差得太遠。可是二本院校,哪怕二A的也很差嗎?

那麼,真正的好大學到底是哪些高校?這些頂尖名校和一般大學帶來的差距本質上在哪裡?為什麼高中生要拼命努力考名校?

一所不是那麼優秀的高校,最可怕的就是給你帶來一種溫水煮青蛙的安逸感。

在這類學校裡你能找到聰明的同學,能找到用功讀書的同學,但是就是很難找到比你聰明五倍但比你努力十倍的人。

遲早有一天,等你真正進入社會的時候,你會發現那些有吸引力的工作崗位、那些能吸引風投的創業機會、那些留給下一輩配置社會財富的渠道,已經被這類人牢牢佔據了。

當然,慢慢你還會發現,這類人往往情商高,涵養好,家裡也有背景。

噢!對了,恰好還比你帥。

然而這些人,你在你的大學裡,一個都沒見過。

這個時候你才會發現,自己被大學耍了。

但是你已經很難去彌補了。就算你還能重新鼓起勇氣上路,但還能夠給你留下的路,已經很窄很窄了。

層次相對較低的環境,最可怕的不在於資源匱乏,而是在最該開闊眼界的年齡限制了人的眼界,在最該嚴格要求自己的階段降低了標準。而且這些影響是潛移默化、根深蒂固的,最終導致“強者愈強、弱者愈弱”。

在一些二本/三本學校裡,那些實際上能力絕不算出眾的人,因為“矮子裡面拔將軍”的緣故,也會被樹立為榜樣。

同時學校又熱衷一輪又一輪地宣傳和神話這些人來鼓吹自己的辦學成績,而且越是層次低,學校的舉動越誇張,從掛紅榜到開專場報告會。

於是初入大學的你,缺乏對大學生活的基本瞭解和判斷能力,你會不由自主地認為:

哇,過六級好厲害——於是你大學連四級也沒過;

哇,課程好難我一定會掛 ——於是你大學四年確實掛了一片;

哇,過註冊會計好厲害哦——於是大學四年你連個從業資格證也沒考出來;

哇,考上211研究生好厲害——於是...

可你不知道在另一所大學中(或許就是你的隔壁),你的同齡人(或許曾經是你的同桌),在他們的生活裡:

其實,不過六級是難以啟齒的事情,大多數人的目標是550乃至600;

其實,“要掛科了”是用來自黑的,期末考試絕大多數的人是奔著4.0的績點去考的,結果你還都信了;

其實,“什麼都沒學會”也是用來自黑的,於是被很多人拿來作為名牌大學無用的主要論據;

其實,各種從業考試是有人能考滿分的,大家關注的是司考、CPA、CFA;

其實,研究生學校的目標是海外名校,要麼也是清北復交,再不濟也得是C9其他...

也許你們高考前的水平和能力並沒有本質性的差別,普通985、211高校和正經二本能差多少分?頂多五六十分而已,根本不是什麼天才和常人的差別!考上211的人,若是高考手抖兩下真可能連一本線也過不了。可是大學四年的耳濡目染,讓考上二本你給自己的人生加了一個不可逾越的透明天花板,差距就不是高考那些分數了。

因為這四年你啥都沒學會,就學會了瞻前顧後,很多事情還沒了解和嘗試就已經預判,因為你扒拉扒拉周圍的人,好像做到這些事情就是大神了,而我不是大神,所以我一準做不到。周圍的環境限制了你的眼界、降低了你的標準。

於是久而久之,你和那些進入名校的高中同學的差別,已經變成了質的差別。

985名校與一般大學的差距,不是畢業後收入的不同,而是思維方式與做事標準。

我一直沒法清楚地描述這種差距,直到我最近看了《精進》這本書中的一段話,描述得非常貼切:

一個成熟的人,他的標準來自他的內心,而大多數人,卻受環境所左右。一個年輕人,進入一所不那麼優秀的高校,對自己的標準會不由自主的降低,以適應這個環境,減少自身與環境的衝突,而這種做法對他們的人生也許是致命的。

那些考入二三流大學的學生,因為高考本身帶來的挫敗感,二三流高校學生的身份設定及環境暗示,不稱職的老師所引發的失望以及同學間放任自流氣氛的帶動作用,都容易讓他們在一個低標準下,自覺“滿意”地度過每一天。

看到這段話的時候,我想到大三大四在北大交流學習時的感受。在北大,最讓我震撼的不是老師多牛、同學多聰明,而是一種大家都積極努力的氛圍。比如期末考試過後自習室依然燈火通明,上課永遠都人滿為患,課間20分鐘換教室時,學校裡到處都是叼著麵包奔跑的人。

每個人都毫無時間觀念地瘋狂學習,參加各種活動。在我眼裡,他們永遠充滿了鬥志,談起各種競賽和活動都特別興奮,每天從睜眼就忙得不可開交,到晚上一兩點睡覺都是常事。沒人抱怨自己辛苦,也沒人抱怨生活艱難,大家每天都忙得雞飛狗跳,但又特別開心的樣子。

我一直記得的,是這種從每個人身上散發出的生活學習的精神狀態。這種狀態不由得帶動著我,雖然我跟他們差距很大,但也不斷激發我向他們看齊的標準。直到現在,我一直用我能見到的周圍最牛的人的標準來要求自己,雖然也經常做不到,但這讓我覺得我是一個對自己有要求的人,在自律和自省中生活,辛苦但總有很大進步。

其實每一個同學進入大學的時候都懷著努力學習的心態,一二三本都有好學生,也都有特別努力勤奮的人,但為什麼走著走著就會消失一大半呢?其實就是《精進》裡的這幾句話:“對自己的標準會不由自主的降低以適應這個環境,減少自身與環境的衝突,在一個低標準下,自覺‘滿意’的度過每一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