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心捐助的錢怎麼用?——善款捐助的架構安排初探

京華世家家族辦公室合夥人、副總裁、首席家族傳承規劃師 李南


在“抗疫”的過程當中,英雄的行為值得我們敬重,他們為了打贏這場戰役付出良多,有的甚至是生命的代價,同時社會各界也在不斷向英雄積極施以援手。但在捐贈行為背後,善款的管理和運用非常關鍵,它直接影響到捐贈人的意圖實現、受贈人的扶助效果和更廣泛的社會影響。比如在李文亮醫生去世的當晚,馬上有愛心人士與我們商討捐助方式和後續安排。儘管,李醫生遺孀已明確表示不接受任何對於個人的捐贈,但是我們認為在越來越多的善舉被激發的情況下,探討捐贈善款,尤其是個人捐助的善款的運作方式在當下仍然具有重要的意義。

作為專業人士思考的角度更多的是如何確保捐贈得以順利和規範的進行。當涉及到善款問題時,需要考慮:捐贈行為以何種方式落實、架構和治理如何安排、如何最大程度地滿足捐款人的目的和受贈者的需求、以及如何在現有的法律法規框架下釐清各方權責,使捐助行為得以順利延續等。

對於個人捐助行為,定向贈予固然直接,但是如果款項較大,需考慮到受贈人的管理能力,以及可能在未來面臨的各種不確定性風險。除此之外,我們認為信託和基金會是值得考慮和選擇的運作方式,法規成熟、運作獨立、規範,可以很好地規避道德風險。因為基金會的設立及運作方式較為複雜,管理成本也比較高。

接下來,我們主要探討幾種在操作當中可以嘗試的信託架構。

1.設立單一信託。

在愛心人士單一,且為現金捐贈的情況下,設立單一資金信託,比如,由愛心人士作為委託人,家人作為受益人,由專業機構作為監察人及投資顧問。優點:簡單有效,善款的指向性強,且資金可以進行專業投資、運作。不足在於投資受到資管新規影響,有一定限制;委託人中只能體現一人,不適用於人數過多的情況。

愛心捐助的錢怎麼用?——善款捐助的架構安排初探

2.設立家族信託。

在實操中,可由一人或一人以上的捐贈人將善款捐贈給逝者的家人,由家人作為委託人,由捐贈人、律師等作為監察人,由專業機構作為信託的投資顧問,家人作為信託的受益人。

優點是確保捐贈資金在家族信託的包裹下全部用於逝者家人的照顧,指向性強,且資金可以在專業團隊幫助下進行專業投資、運作。不足是在執行環節中要考慮到具體相關人員的意願和配合程度,以及捐贈環節的稅收成本。

愛心捐助的錢怎麼用?——善款捐助的架構安排初探

3.由有公信力的法人機構設立民事信託。

即由專業機構作為受託人,成立民事信託。受託人開設單獨賬號,設立完善的監督機制,定期公佈賬目,不以盈利為目的,避免關於營業信託的牌照限制。優點:靈活、可有一個或幾個委託人,不足在於對受託專業機構自身賬務處理、公信力有一定挑戰。

愛心捐助的錢怎麼用?——善款捐助的架構安排初探

4.設立慈善信託。

以所有愛心人士(200人以內)作為慈善信託的委託人,由信託公司作為受託人,由愛心人士代表、專業人士等作為監察人,由專業機構作為投資顧問,受益人可約定為一個範圍,捐贈時可指定第一期捐贈款項為逝者家人。

優點是愛心人士(200人以內)都可以成為委託人,聚沙成塔,有良好的監管及投後管理。缺點是如果項目全部定向捐贈給某一個家庭的成員,或存在與《慈善法》中“慈善活動”內涵相違背的風險。

愛心捐助的錢怎麼用?——善款捐助的架構安排初探

​此外,所有的架構需要體現捐贈人的初心,在這裡需要提醒的是,在捐贈人發生捐贈行為時,儘管出發點是好的,但仍需要明確自己的捐贈行為與捐贈目的本身是否一致,如果通過平臺捐款,比如水滴籌等,其實質是定向贈與,捐贈後無權干涉被贈與人使用資金的方式和用途。如果是捐贈給公募基金會,在捐贈後,基金會是根據章程實施捐贈行為的,除非設立了專項基金,否則捐贈人很難干涉公募基金會的具體實施細節,這也許會和捐贈時的想法有所差異。對於常見的在朋友圈或群裡發起的捐贈,更像一個委託購買行為,不是捐贈的長效機制。

總而言之,究竟是選擇直接捐贈還是通過信託、基金會的方式捐贈,需要根據金額、目的、捐贈人、受贈人的具體情況全面考量,尤其是捐助後的資金使用與管理才是真正把慈善捐助落實到位,達到預期目標的關鍵。在現階段全社會的愛心被激發的大好局勢下,如何規範後續的資金運作是更好的告慰逝者、溫暖世人、呵護良知、傳播大愛的保證,也是專業機構的擔當和使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