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皮疙瘩!終結殺死了2500萬人的歐洲鼠疫的,是一群來自亞洲的老鼠!

雞皮疙瘩!終結殺死了2500萬人的歐洲鼠疫的,是一群來自亞洲的老鼠!

14世紀開始,一場席捲歐洲和世界其他地區的鼠疫大流行,殺死了大約2500萬人,並在此後多次發生,折磨歐洲 4個世紀之久。

讓人意想不到的是,18 世紀,印度的一場地震,導致當地老鼠數量暴增,並最終遷徙到歐洲。正是這些來自亞洲的老鼠,終結了歐洲的鼠疫大流行。

一起來看看亞洲鼠終結歐洲鼠疫的故事!

Emmm~~原文為《科學美國人》意大利版的譯文,時空座標有點複雜,行文也比較跳脫,小科君做了些調整。總之,文章出人意料。

沒耐心的親,可以從文末往回讀哈~

鸡皮疙瘩!终结杀死了2500万人的欧洲鼠疫的,是一群来自亚洲的老鼠!

001.

1727 年,阿斯特拉罕

伏爾加河畔,阿斯特拉罕。

阿斯特拉罕城裡,滿是灰塵的街道上擠滿了拉著商品的馬車和牛車,還有駱駝馱著滿滿的貨物在搖搖晃晃地走著。

人們的耳邊時不時傳來俄語、印度語、阿拉伯語、土耳其語、漢語、蒙古語、英語、荷蘭語和意大利語。

空氣中,糞味、動物和人類的汗臭味,與香料、剛鞣製好的皮革、發酵的奶酪、醃肉、酒、香水和香木的味道混合在一起。

遠處,向著河流的方向,聲音逐漸被沙皇彼得大帝的造船廠裡錘子、斧頭和鋸子的轟鳴聲所淹沒。

阿斯特拉罕,是伏爾加河流經的最後一個大城市,是自波斯和印度通往俄國和歐洲的必經之地。

來自東方的商隊帶著生絲、香料、大米、乾果、咖啡、葡萄酒、藏紅花、硫磺,還有燃油、黃金、銀與珍珠,抵達碼頭。

來自西方的貨車則從途徑達達尼爾海峽的歐洲帆船上,卸下香皂、糖、針、絲絨、玻璃製品、鏡子、玉米、黃油、奶酪、香腸、葡萄酒、干邑白蘭地、傢俱、鐘錶,然後再從位於黑海的克里米亞港口離開……

這是 1727 年的夏天,阿斯特拉罕普通的一個白天。

002.

“偷渡”去歐洲的亞洲老鼠

入夜,當熙熙攘攘的人群退去,貨車、貨船也離開後,一個個巨大的“灰色斑塊”佔據了整個伏爾加河面。

這些斑塊寬數百米,隨著波浪晃動。它們,是擠擠挨挨的數百萬只正瘋狂騷動著的老鼠。

老鼠的目標是 500 米之外的河對岸。在抵達屬於歐洲的西河岸之後,這群老鼠立刻消失,正如當初,它們悄無聲息地出現在屬於亞洲的東河岸一樣。

這個發生在 1727 年的奇特現象,被阿斯特拉罕城居民,以及俄羅斯的史學家觀察並記錄了下來。

人們發現,常常一連幾天都有老鼠涉水穿過伏爾加河,穿過第聶伯河(歐洲東部第二大河),再穿過布格河(烏克蘭、白俄與波蘭的界河)和德涅斯特河(流經烏克蘭和摩爾多瓦兩國)。在冬季,人們甚至能看到老鼠在結冰的河上小跑著前行。

哪裡來的老鼠呢?

這得追溯幾年前的印度大地震。在強震前的數小時內,當地的老鼠感受到了從地底上升的氣體,它們從地穴逃出,奔向開闊地帶。人類就沒那麼幸運了,廢墟不僅掩埋了食物,還掩埋了許多人類屍體。

大量的食物來源導致老鼠數量暴增,隨後又引發了大規模的遷徙。

誰也沒想到的是,正是1727 年的這場齧齒動物大遷徙,終結了折磨歐洲舊大陸 4 個世紀的流行性鼠疫。

003.

歐洲的恐怖鼠疫

14 世紀中期,被稱為“黑死病”的鼠疫席捲歐洲,奪走了 2500 萬歐洲人的性命,並在此後多次發生。

造成鼠疫的,是一種被稱為“鼠疫桿菌”的細菌。這些細菌寄生於跳蚤,並藉由黑鼠等動物傳播。

鸡皮疙瘩!终结杀死了2500万人的欧洲鼠疫的,是一群来自亚洲的老鼠!

針對鼠疫,當時的歐洲也採取過隔離措施。1374 年,針對有規律在各個港口反覆出現的疫情,威尼斯開始拒絕“可疑”船隻的停泊

1377 年,

第五海事共和國組建了第一批傳染病醫院。所有船員和乘客,即使身體健康,也必須在這些港口前面的醫院小島上停留 1 個月。

這種預防措施展現出了效果,並在幾年內被地中海的所有港口採用(後來停留期變成 40 天,因為根據當時的醫學理論,鼠疫在 40 天內能表現出病徵)。

那麼,歐洲的鼠疫有多厲害呢?

以歐洲最後一次暴發的鼠疫為例,這場鼠疫發生在 1720 年,持續兩年。暴發原因為港口檢疫隔離的規則被打破。

1720 年 5 月 25 日,一艘從敘利亞起航的商船“大聖安託萬”號,抵達馬塞(法國最大海港),雖然此行該船已有 8 名水手死亡,但船主以船上裝載的珍貴布料無法等到 40 天后再進行交易為由,請求破例

10 天后,“大聖安託萬”號破例靠岸。與此同時,鼠疫與布料也一同登陸。

經由纜繩上岸的老鼠,以及布料和老鼠身上的跳蚤將病菌帶上了岸。據可靠推測,一些健康的帶菌者或剛被感染、尚未表現出症狀的水手,也直接去了當地的小酒館。

這次鼠疫,導致馬塞在兩年之內損失了 40000 居民,整個法國南部地區 120000 人死亡,超過地區總人口的1/3

鸡皮疙瘩!终结杀死了2500万人的欧洲鼠疫的,是一群来自亚洲的老鼠!

法國畫家傑克斯·裡戈繪畫

描述了 1720 年鼠疫襲擊馬賽的情形

同樣因為未遵守檢疫隔離期制度,1743 年,意大利西西里島的墨西拿,也發生了嚴重鼠疫。

1743 年 3 月 20 日,一艘熱那亞商船裝載著穀物和布料(老鼠和跳蚤的理想棲息地)前往墨西拿。儘管已經有一名水手在船上死亡,商船還是獲得了停泊和讓船員下船的許可。

船長聲稱,該名水手的死亡是由於外傷所致,證據是死者身上若干略顯黑色的斑點。接下來的幾天,其他水手及船長也出現了同樣的斑點並死亡。謊言被戳破,但為時已晚。短短數月,70% 的墨西拿居民死亡,合計約25000人。

004.

滅絕西方鼠疫的東方老鼠

讓我們重新回到 1727 年,伏爾加河畔。

1727 年的夏天,那群涉過伏爾加河抵達阿斯達拉罕的老鼠——褐家鼠(Rattus norvegicus)成功抵達歐洲大陸(事實上,它們有可能並不是第一批從亞洲遷徙到歐洲的褐家鼠)。

造成歐洲瘟疫的主角“黑家鼠”(Rattus rattus)一樣,褐家鼠既能被鼠疫桿菌感染,也是鼠疫桿菌的宿主。

鸡皮疙瘩!终结杀死了2500万人的欧洲鼠疫的,是一群来自亚洲的老鼠!

區別在於,寄生在這兩種老鼠身上的跳蚤。寄生在黑家鼠身上的跳蚤叫印鼠客蚤,寄生在褐家鼠身上的跳蚤叫“角葉蚤”。角葉蚤對宿主比較“忠誠”,對人類不感興趣。

同時,相比於黑家鼠,褐家鼠更為強壯、機智、好鬥,而且合作性強。它們能夠熟練地游泳,特別喜愛居住在溼熱的環境中。

與之相反,黑家鼠則喜歡呆在乾燥的環境中,比如屋頂或穀倉。但是從 18 世紀開始,歐洲的環境變得溼熱,這為褐家鼠提供了大量繁殖的機遇。

褐家鼠的在歐洲各國的出現時間,還跟這些國家的下水道系統相關聯。巴黎的的下水道系統 1374 年開建,18 世紀完工。之後,歐洲其他大城市也開始建造地下排汙系統。

也正是在同一時期,這些城市中開始出現首批褐家鼠。

1730年,褐家鼠在英國被首次發現。法國是1735年,德國1740年,西班牙1800年。

褐家鼠的數量成倍增長——事實上,它們也是繼人類之後最成功的的物種之一。褐家鼠湧向黑家鼠的領土,竊取它們的食物,老鼠之間的生存大戰中穩佔上風。

而褐家鼠雖然能被鼠疫桿菌感染,也是鼠疫桿菌的宿主。但是,寄生在褐家鼠身上的角葉蚤,幾乎不會將它口器中的感染物從宿主傳播到人類身上,這樣一來,鼠疫桿菌就被限制在褐家鼠群體中。

於是,以跳蚤為基礎的歐洲鼠疫大流行就此終結。

005.

老鼠與跳蚤

1914 年,一篇發表在倫敦的《衛生雜誌》上的論文,首次證實褐家鼠身上寄生的跳蚤,把鼠疫傳染給人類的幾率很低

從 1909 年到 1913 年,劍橋大學的生物學講師 C·思特里克蘭德教授一直在研究這些跳蚤,並於 1914 年初,提交了一份 13 頁的報告。

思特里克蘭德教授,給我們展示了寄生在褐家鼠身上的角葉蚤的特徵

角葉蚤的生長週期為 84 天。它長約2 毫米,飽腹狀態下能夠跳起9釐米高(身長的 45 倍),未吸血時能跳 12 釐米高(身長的 60 倍)。在沒有任何食物的情況下,這種跳蚤最長能存活1 個月。

實驗同時還研究了角葉蚤和老鼠、兔子以及人類之間的關係。觀測結果顯示,

角葉蚤對宿主褐家鼠的確很“忠誠”,在其他宿主身上,它將在幾個月後死亡,同時不會繁殖。

為什麼呢?

秘密就是,雄性角葉蚤只有在吸了大鼠(褐家鼠)的血液後才會開始尋找雌性,後者受孕後能在 24 小時內產下約 400 顆卵。

用教授的話說就是:很明顯,只有大鼠的血液中才含有能激活雄性和雌性角葉蚤生殖器官的物質。也就是說,大鼠對角葉蚤這一物種的延續不可或缺。

鸡皮疙瘩!终结杀死了2500万人的欧洲鼠疫的,是一群来自亚洲的老鼠!
鸡皮疙瘩!终结杀死了2500万人的欧洲鼠疫的,是一群来自亚洲的老鼠!

呃…看完之後,有沒有撓個癢癢

然後,慶幸地一聲嘆息……

幸好咱們人類的血液

不足以激活男女角葉蚤的生殖力

科普蘇州

ID: kepusuzhou

鸡皮疙瘩!终结杀死了2500万人的欧洲鼠疫的,是一群来自亚洲的老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