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一本蒙塵70年的世紀文學經典

今天要推薦的,是一本在中國被冷落了70多年的好書——《遮蔽的天空》。

這本書最近剛剛再版,而從豆瓣的評價人數看,之前讀過這本書的人,可能不超過200人。

但其實,這是一本意義非凡的世紀文學經典!最好的證明就是,這本書同時入選了蘭登書屋現代文庫20世紀100部偉大英語小說,以及《時代週刊》100部偉大英語小說!這在整個美國文學史上,都是極其罕見的!堪比《了不起的蓋茨比》《麥田裡的守望者》這兩本經典,達到了同樣的成績!

推薦一本蒙塵70年的世紀文學經典


在我看來,這本書如此獨特,是因為它徹底寫出了糾纏在我們內心的虛無感!你可能也有這種感覺,覺得在冷漠而又龐大的現代社會中,越來越難以找到自己存在的意義。

那麼這本書就一定適合你!它用一個寓言似的悲劇故事,告訴了我們:意識到人生虛無的人,其實是因為,他們比任何人都更渴望真實地活著!

蒙塵70年的世紀文學經典

這本小說的出版,簡直坎坷到了極點,但也可以說是一次華麗的逆襲!

1948年,當時還是新人作家的保羅·鮑爾斯,根據出版社的約稿,寫了這本小說。結果已經付了定金的出版社,在看了初稿後,直接要求退款退稿!後來的一年裡,無數家出版社也都拒絕了這份稿子。這簡直是對一個作家最慘的打擊……

推薦一本蒙塵70年的世紀文學經典


▲英國首版封面 / 美國首版封面


但就像很多傳奇的故事一樣,這本書最終被人挖掘了出來,首印了3500冊出版。沒想到的是!這本書上市之後,取得的成績,打了所有人的臉!

1950年1月,《遮蔽的天空》霸榜《紐約時報》暢銷榜長達10周,兩個月加印了三次!不管是加印20萬冊,還是40萬冊,統統賣到斷貨!

推薦一本蒙塵70年的世紀文學經典


但這本書出版之後的70年裡,又經歷過幾次絕版,蹤跡難尋!最終,卻越來越散發出經典的醇厚味道!

1998年,《遮蔽的天空》入選蘭登書屋現代文庫20世紀最偉大的100部英語小說;2005年,再度入選《時代週刊》評選的1923年以來最偉大的100部英語小說;與《了不起的蓋茨比》《麥田裡的守望者》這兩本名著一起成為,美國文學史上罕有的,同時入選這兩大文學榜單的傳世經典!


推薦一本蒙塵70年的世紀文學經典


▲作者保羅·鮑爾斯


作者保羅·鮑爾斯也因為這本書聲名鵲起。他一生只創作過四部長篇小說,卻因為這本《遮蔽的天空》,被視為20世紀美國極具代表性的作家!《時代週刊》稱他是“他那個時代裡最不同尋常的、最獨特的、最有天賦的作家之一”。美國評論界稱:“沒有哪位作家能像鮑爾斯那樣對存在主義哲學作出這樣全面的闡釋。”


推薦一本蒙塵70年的世紀文學經典

保羅·鮑爾斯 Paul Bowles

1910.12.30-1999.11.18


而在中國,這本書此前短暫出版過一次,很快就處於絕版狀態了。

最近才又一次出現在我們面前!一本文學經典,可能會被暫時地忽視,但絕不會被徹底地遺忘!這一次,它不應該繼續蒙塵!

一個世紀以來,人類的“空心病”

這本書誕生至今馬上70年了,影響過無數的人。從著名作家,到奧斯卡獲獎導演,從作曲家到搖滾歌手,再到演員,都把《遮蔽的天空》看作是自己的人生之書!

上個世紀末,奧斯卡獲獎導演貝納爾多·貝託魯奇將《遮蔽的天空》改編成了電影,由日本作曲家坂本龍一負責配樂,最終獲得美國金球獎、英國電影學院獎。


推薦一本蒙塵70年的世紀文學經典


▲電影版《遮蔽的天空》


坂本龍一甚至還在他最新的作品中,把《遮蔽的天空》裡的經典臺詞寫成了歌詞!

推薦一本蒙塵70年的世紀文學經典


▲《fullmoon》的歌詞來自《遮蔽的天空》


這本書之所以能成為將近一個世紀的文學經典,是因為這本書寫出了這100年來,不斷在侵蝕人們內心的“空心病”。

工業社會讓人成為了社會的“配件”,個性一點點萎縮,在日復一日的生活中苟延殘喘,變成了空心人……於是,一代代的年輕人都陷入了對於“人生意義”的懷疑,感到虛無,甚至悲觀厭世。這才誕生了美國著名的“垮掉的一代”、以及英國的“嬉皮士”潮流!

推薦一本蒙塵70年的世紀文學經典


▲”垮掉的一代“面對虛無時,常常會選擇出門遠行


很多不朽的文學經典都討論過現代人類的這種“空心病”,比如加繆的《局外人》、塞林格的《麥田裡的守望者》、米蘭·昆德拉的《生命不能承受之輕》、凱魯亞克的《在路上》……

如果你也曾經懷疑過,我們按部就班地過著所謂“正常”的人生,到底有什麼意義?為什麼我們總是找不到自己內心真正想要追求的東西?那《遮蔽的天空》,就是一本專門為你所寫的寓言故事!

推薦一本蒙塵70年的世紀文學經典


這本書講了一個什麼故事?

這本書的主人公就是一對典型的“空心病”患者,波特和姬特。像當時很多年輕人一樣,他們從來不覺得生命寶貴,因為他們有的是時間和精力,到全世界去享樂!

但是這樣飄忽不定、沒有意義的生活,挖空了他們的內心。於是在結婚十多年後,他們不可避免地感到,兩人的關係正在一點點變淡。為了尋找新鮮感,重拾愛的激情,他們來到了偏遠的非洲……


推薦一本蒙塵70年的世紀文學經典


▲電影版《遮蔽的天空》劇照


很多人覺得感到“虛無”的人,就一定會消極厭世。但其實,波特和姬特感到虛無,恰恰是因為他們渴望過真實的生活!只是他們一直都找不到全情投入生活的方法。只能不斷尋找更強烈的刺激,更驚險的挑戰,簡直就像毒癮一樣,最後越陷越深,越走越遠……

推薦一本蒙塵70年的世紀文學經典


▲電影版《遮蔽的天空》劇照


書裡有一段話非常打動人,波特曾經這樣表達過對於真實的生活的渴望——

“因為我們不知道死亡何時降臨,

我們才會以為生命是一口永不幹涸的井。

然而每件事情都只會發生一個特定的次數,

一個很少的次數,真的。

你還會想起多少次童年的那個特定的下午,

那個已經深深成為你生命一部分、

沒有它你便無法想象自己人生的下午?

也許還有四五次。也許更少。

你還會看到多少次滿月升起?也許二十次。

然而我們卻總覺得這些都是無窮的。”


推薦一本蒙塵70年的世紀文學經典



我們總覺得生命的厚度、深度,是隨著時間的增長而增長的,其實並不是那麼回事。它隨時有可能消耗殆盡,而你卻還沒有回過神來。所以,不管你現在過的生活是不是你所想要的,我們都應該意識到,生命是極其有限的,那些美好的時光也是有限的!

如果你選擇逃避、選擇用享樂面對,那麼生命就會一晃而過,什麼都不會留下。意識到人生虛無之後,更應該用盡全力去追求更加真實的生活!

推薦一本蒙塵70年的世紀文學經典


《遮蔽的天空》

(美)保羅·鮑爾斯

讀客文化/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