樑大鵬:程硯秋三請俞振飛

梁大鵬:程硯秋三請俞振飛

1922年程硯秋第二次到上海演出,演的是程派名劇《六月雪》。雖說演出效果很好,盛況空前,然而他為了向崑曲學習,在藝術上精益求精,也要演兩出崑曲戲。演崑曲需要有個好小生配戲,到哪去找比較理想的小生呢? 經四處尋訪,終於找到了一位唱做俱佳、風度翩翩的好小生,他就是當時年方2l歲的俞振飛。不過,當時要想請俞振飛演戲,不是一件容易事。原來俞振飛的父親俞粟廬是位崑曲名家,俞老先生年已古稀,一生藝海沉浮,深知演戲艱難,不願讓愛子重操父業。為了說 動俞老先生,程硯秋到處求人,最後通過陳叔通先生說合才答應俞振飛客串一次。俞振飛聞訊欣然領命,覺著正好藉此機會擴大崑曲的影響。演出前,二人照例先說戲,程硯秋一看俞家父子的戲果然不凡。1922年秋天,程硯秋和俞振飛在上海丹桂舞臺聯袂演出《遊園驚夢》,非常成功。因為程硯秋與俞振飛的父親有約在先,演完以後,便不好意思挽留俞振飛。


1930年秋天,程硯秋又率班到上海,此時俞老先生已經病故,一見到俞振飛,程硯秋就說:這一下你不能再說你父親不讓你演戲啦。俞振飛和程硯秋同臺合作當然樂意。不過當時京劇界有個規矩,業餘演員改為正式演員必需先拜師,不拜師不能正式搭班演戲。俞振飛想拜當時在京的著名小生演員程繼仙為師。程硯秋一聽感到有些為難,因為他知道程繼仙向來不收徒弟。為此程硯秋只得回北京,當面懇請程繼仙。哪知道一提到俞振飛,程繼仙先生馬上接過話來說:這可是個人才啊。原來程繼仙有位好朋友是個京昆票友,本來對俞派唱腔抱有偏見,後來看了俞振飛的戲,極為折服。於是這位票友便向程繼仙推薦俞振飛。程繼仙願把俞振飛收為唯一的學生。俞振飛得知後滿心歡喜,馬上從上海來到北京,儘管俞振飛能演一兩百出戲,程繼仙仍然要他從頭學起,一學就是半 年,把程硯秋等得好急。


1931年秋,俞振飛終於正式掛牌登臺了。程、俞二人合演程派戲《玉獅墜》,程硯秋早就把劇 本給了俞振飛,兩人也反覆琢磨過,誰知演出當中,戲班人欺生,俞振飛多次被迫停頓,觀眾差點喝出倒彩來。俞振飛為此很是灰心,覺著這不是吃戲飯,是在吃“氣飯”。由於程硯秋情真意切, 俞振飛想推卻又難以啟齒。不久,俞振飛在蘇州的繼母患病,他正好借辭返回蘇州。程硯秋不便挽 留,只好放行。以後雖又有人多次邀俞振飛演出,他仍拒不復出。因為那次在北京和程硯秋演出受到刁難,使他心灰意冷,正趕上暨南大學招聘,俞振飛便在講壇上度過了三年。

1934年春天,程硯秋再次到上海演出,見到了俞振飛,兩人相見,倍感親切。程硯秋把他戲班裡如何革新制度、清除陋習的事敘說一遍。俞振飛仍然將信將疑,程硯秋語重心長地對俞振飛說:要成為一個好演員,可要經得起摔打呀! 俞振飛見程硯秋說得如此懇切,就再次“下海”。這一次二人合作了六年之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