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7 漢劇名角大和尚李春森與鼓師董仲篪的那些事兒~

繼“漢劇泰斗”餘洪元之後,堪稱漢劇藝壇領袖人物的有兩位,一位是董瑤階(牡丹花),另一位是李春森(大和尚)。

漢劇名角大和尚李春森與鼓師董仲篪的那些事兒~

餘洪元

大和尚與牡丹花,一位唱丑角,一位唱花旦。兩位藝術家親密合作了幾十年,他們合演的“對手戲”無一不精美絕倫,足令專家和觀眾為之傾倒。

漢劇名角大和尚李春森與鼓師董仲篪的那些事兒~

李春森(大和尚)

漢劇名角大和尚李春森與鼓師董仲篪的那些事兒~

董瑤階(牡丹花)

自牡丹花先生逝世後,大和尚先生除與著名漢劇表演藝術家陳伯華合演過《鬧金階》這類“老彩”與“娃娃旦”的戲外,其他醜行與花旦的代表性劇目極少演過。一來是年事已高,二來按大和尚先生常說的就是“醜不醜,一合手”,只因沒有合手的演員合作,只好乾脆不演。

漢劇名角大和尚李春森與鼓師董仲篪的那些事兒~

陳伯華與大和尚會見梅蘭芳先生

一九五九年,老先生已七十有八,著名導演李紫貴從北京來漢決定給他拍《審陶大》戲曲資料片,但提出要修改劇本,老先生聞言執拗地說:“這個腳本,自我中年演到老年,歷經數十年千錘百煉,字字都有講究,一字都不能更改!”李紫貴又提出要“邊排邊拍”。話傳到老先生那裡,老先生卻說:“要拍就拍,決不排練!”話雖如此,老先生還是邀請李紫貴等來到了他的房間。寒暄過後,老先生說:“聽說李大導演要拍我的《審陶大》,今天就請指教指教,見笑,見笑”,說罷,脫掉長袍,手執紙扇,表演了一段陶大上場的身段。只見老先生以扇掩面,左手提袍,快速矮步登場,衝向馬門口,亮相伸腰。兩手急劇地左右揮展,雙目機警地四下窺探。接著一個小箭步跳到臺左,繼續搜索,又一個箭步跑到臺右,再歸中場。右手以扇配合頭部一上一下作了兩個照面,再把扇子繞了一繞,發現四下無人,方才撣袖猛伸右臂,喝道一聲:“走!”如迎逆風蹣跚下場,活脫脫刻畫出了一個大夥強盜的心理與嘴臉。把李紫貴,陶金等名家看得目瞪口呆,大聲叫好,連連拱手稱謝,立即決定:“一字不改,二不排練,馬上開拍!”說得老先生朗聲笑了起來。

漢劇名角大和尚李春森與鼓師董仲篪的那些事兒~

《審陶大》大和尚(李春森)飾 陶大

老先生晚年演出極少,但只要有演出任務,必須要從市戲校漢劇科請來任樂隊教師的董仲篪先生司鼓,因為大和尚先生有言:“人到晚年了,演一回要精一回,要留給觀眾和後人一個好樣範。所以,配角不好,不演;家業(指武場)不好,也不能演。”這便是老先生晚年立下的規矩——“兩不演”,也是大和尚先生每演必請董仲篪先生來司鼓的真實原因和藝術原則。

漢劇名角大和尚李春森與鼓師董仲篪的那些事兒~

合照

抗戰勝利以後,董仲篪先生隨“漢一隊”回到了大武漢,並進入名角雲集的“美成”擔任了司鼓。從此,長期與大和尚、牡丹花先生合作。董先生十分敬重兩位“領袖人物”的為人。大和尚先生曾經說過一句名言:“臺下狡猾不能成器,臺上老實不能唱戲。”因此,董先生以大和尚先生為楷模,在臺下為人忠忠厚厚,老老實實,規規矩矩。而對大和尚先生臺上的“道藝”,董先生則是佩服得五體投地,心悅誠服。他十分認真地關注著大和尚先生在臺上的一舉一動,哪怕是一投手,一動腳都要有“安頓”,既符合所演的人物,又要讓演員舒服。藝諺說“凡藝必須三分生”,哪怕演得爛熟人心的戲,老先生也會在臺上有新的創造,新的變化,這就需司鼓人員的注意力高度集中,靈活多變,著著不落空,錘錘都存點!大和尚先生的戲感強、力度大,董先生琢磨出了以鼓與腳後跟同時振動的“擊鼓法”。打大和尚先生的文戲與打武戲一樣有力,深得大和尚先生的讚揚。大和尚先生曾經說過,作為一個演員要演好某個人物,必須要做到“心中有數,手腳有路,身上有功,臺上有度”,董先生的司鼓也正是按老先生所要求的這樣來密切配合表演的。

漢劇名角大和尚李春森與鼓師董仲篪的那些事兒~

1985年,俞振飛率上海崑劇團赴武漢演出,龔嘯嵐前往璇宮飯店拜訪俞振飛

據龔嘯嵐先生在《舞臺行腳》“薰風錄”一文中介紹說:“大和尚先生常常講,漢劇醜行有一百八十齣戲,拿不起一百二十出就算不得有真道藝。”這是多麼驚人的數字啊!對比現在的演員,老一輩藝術家豐富的積累,精湛的道藝,多麼值得繼承發揚啊!況且,大和尚先生七十多歲時演的大多是“功夫戲”,如《瘋僧掃秦》唱走馬平板、沿用(出隊子)曲牌,瘋僧要演“六根不全”的姿勢和似瘋非瘋的神態。大和尚先生晚年還能亮“金雞獨立”、“曲背蹲腿”、“大鵬展翅”等多種高難舞蹈造型。因此,對“家業”的密切配合要求甚嚴。又如《收癆蟲》,表演複雜而多樣化,大和尚先生在“川打擊樂”中上場。在長時間的“馬鑼”聲中,配合音樂節奏,表演一系列別緻獨特的神態與身段……

董仲篪先生所執兩根鼓籤,長約五寸,用拇、食、中三指捏籤,全憑手腕使勁,敲鼓撕邊,籤不翹頭,籤頭擊鼓、沉重有力、打出聲響、清脆動聽。執鼓簽發點子、乾淨利落、清楚易懂,導引京鑼、小鑼、鈸缽等,融為一體,其“驚扎錘”(打……才),甚為大和尚先生所喜。尤其是大和尚先生的“馬鑼戲”《收癆蟲》,要求鑼鼓點子必須絲絲人扣,不可錯打一錘。如打濟公的川鎖錘,當濟公唱到“實可嘆世間人瞎了雙眼”時,接打川丁丁錘(倉·倉浪切倉嘟浪),老先生抬頭伸頸,抖眼亮珠,張口吐舌,右手食、中雙指順眼向前方指出,頭、眼、舌、手所有的動作全應在最後馬鑼一擊的一聲響亮的“浪——”聲中亮相,由於董先生聚精會神,與大和尚先生配合默契,總能激起滿場觀眾暴風雨般的掌聲。

大和尚先生演完後笑呵呵地贊日:“嗨嗨嗨……董打鼓的鼓點子真是提精神啊!”

上個世紀的六十年代大和尚和鼓師董仲篪二位先生皆先後作古,追憶研究大和尚、牡丹花等表演藝術家的文章不少,而追思鼓師、琴師等“幕後英雄”的文稿則極為鮮見。我本人曾受過董先生的教誨,進戲校漢劇科不久,學演《掃雪打碗》時,還十分幸運的得到董仲篪先生親自司鼓,先生那“篤篤篤……”的剛勁鼓聲彷彿依然在耳,每聞鼓聲,大和尚先生的藝術形象和董老師司鼓的鏡頭便浮現於腦際。故敬撰小文,特留下這永不可忘卻的紀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