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抗領導還能升職加薪?面對錯誤,與其一味堅持,不如後退一步

蘋果公司創始人喬布斯的“壞脾氣”可以說非常出名。艾薩克森在《喬布斯傳》中寫,他經常讓身邊的人“狂怒和絕望”;比爾蓋茨則說他“是個魔法師但也是個混蛋”。

跟著這樣的老闆,他“說一”,你敢“說二”嗎?就有一個員工,敢公然反抗他!

反抗領導還能升職加薪?面對錯誤,與其一味堅持,不如後退一步

有一天,喬布斯和另一位高管帶著計算機設備,要搭公司包租的小飛機從卡梅山谷去聖何塞。行程緊急,駕駛員布萊恩卻反對馬上起飛。理由有三個:

1. “駕駛員+兩位乘客+一堆設備”,很可能超重;

2. 天氣太熱,會減小飛機升力,降低發動機效率;

3. 地形特殊,卡梅山谷三面環山,跑道還短,影響起飛後迅速爬高。

基層小職員居然要阻撓“一把手”的出行大計?面對硅谷巨頭的咄咄逼人,布萊恩沒有盲從,而是按照飛行手冊,認真計算荷載重量,評估飛機性能,果然和最初判斷一樣,一切都處在危險邊緣。

即便如此,喬布斯仍堅持,“上週剛剛飛過”。充滿壓力的布萊恩沒有退讓,理由還是三個:

1. 上週飛的不是我;

2. 上週有多少人、多少設備我不知道;

3. 上週的天氣、溫度、風向也不知道。

總之,不管上週是什麼情形,我就告訴你,今天不能飛。不過,布萊恩還是給出了另一個方案:喬布斯兩人開車去附近一個機場,那裡各項條件都利於飛行,自己開飛機過去會合,再起飛趕往終點。

喬布斯最後被“勸降”——雖然他還是不高興,一行人無驚無險地飛到了聖何塞。

看到這裡,小夥伴兒恐怕要說,直接聽喬布斯的話多容易,這傢伙敢反抗領導,只會丟掉工作!何況只是可能出事,不一定真出事啊。畢竟,布萊恩遇到的只是一些小問題。

小問題就可以置之不理嗎?克利爾菲爾德和蒂爾克斯克兩位作者在新書《崩潰》中,就通過無數案例告訴我們,絕對不行!

反抗領導還能升職加薪?面對錯誤,與其一味堅持,不如後退一步

當今時代,科技發展的同時也帶來無與倫比的複雜性。一項小失誤,往往帶來災難性的後果。不過面對巨災,我們卻非無能為力。事物都有共性,即使身處不同領域,也能從發生事故的行業中吸取經驗教訓,讓自己擺脫危機,或者從意外事件中發現線索,扭轉乾坤。這是《崩潰》一書的核心思想。

全書只有兩部分。前三章講現象,我們身邊種種故障往往會發展成大災難;後面七章揭露本質,講解決方案,告訴我們怎樣從小失誤或一般線索出發,追根溯源,避免釀成大禍。

布萊恩的故事正是書中所講,結局皆大歡喜。他一下飛機就被叫到了高管辦公室,不僅沒被辭退,薪水還立即翻倍。按照這位高管的話說,“任何願意為安全挺身反抗喬布斯的人,都是我們這裡需要的。”

這個故事給我的觸動極大。從布萊恩身上,我看到了作為一個普通人,面對錯誤不盲目堅持的可貴。在此和小夥伴兒分享三點:

01 堅持錯誤,你可能遭遇了“計劃持續偏見”

好多小夥伴兒抱著這種思想:領導說啥我做啥不就完了嗎?也不一定出事,為什麼要冒著丟飯碗的危險提出異議,跟老闆作對呢?即使原來的計劃不合理,很多人還是照做不誤。這有個正式的名稱,叫“計劃持續偏見”。

這“偏見”可不是小事。我國古代思想家韓非子就說過,“千丈之堤以螻蟻之穴潰,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煙焚。”很多大災難發生都是源自一個小問題。

反抗領導還能升職加薪?面對錯誤,與其一味堅持,不如後退一步

“一馬失社稷”

英國有一則童謠,“釘子缺,蹄鐵卸,戰馬撅,騎士絕,戰事折,國家滅。”英國國王查理三世在波斯沃斯戰役中失掉王位,根源只是一枚鐵釘,堪稱傳奇。

再說布萊恩,如果不堅持安全飛行,也許世界上早就沒有喬布斯了,同樣會丟飯碗,更別說還可能賠上小命。

這些例子擺在面前,咱還能說,面對錯誤,一味堅持,對自己沒影響嗎?

02 堅持錯誤,是這三個原因在作怪

既然知道是錯誤,為什麼還會一味堅持不停下來呢?有以下三個原因:

第一,勝利在眼前,為何停下來?

2003年,52歲的王石作為當時國內年齡最大的人,成功登頂珠峰。可在後來的訪談中,他說出,第一次登頂後下峰曾一度陷入幻覺,第二次登頂時雙眼更是險些失明。

反抗領導還能升職加薪?面對錯誤,與其一味堅持,不如後退一步

王石總算幸運,多少人卻倒在了堅持的路上。新華社加德滿都在2019年5月31日報導,攀登者中有8人喪生,1人失蹤。有登山者被採訪時提到,路上太擁堵,有人身體狀況不允許了,還在堅持,無異於自殺。

可是,勝利的曙光撲面而來,成功的旗幟在心中招展,再堅持一步可能就會成功,要如何說服自己停下來?

第二,後果太嚴重,怎麼停下來?

反抗領導還能升職加薪?面對錯誤,與其一味堅持,不如後退一步

書中還有個故事,一位剛入伍的水兵,在航母甲板上發現自己丟了一件工具。可眼前就是一場軍事演習,飛機已經全部出動。如果這件工具被一臺噴氣飛機吸入引擎,後果將不堪設想。水兵現在站出來承認錯誤,演習就得被迫停止,所有空中的飛機要轉回陸上基地,損失無法估量,他自己也會遭到嚴重處罰。

如果你是這個水兵,面對這些後果,會說出實情叫停演習嗎?

第三,投入得太多,哪能停下來?

反抗領導還能升職加薪?面對錯誤,與其一味堅持,不如後退一步

1992年,功成名就的史玉柱決定要蓋一座巨人大廈,最初計劃投資1個億,蓋38層;有領導現場視察後提出表揚,讓史玉柱改變了主意,38層不行,要蓋就蓋54層;接著廣州傳來消息,要建63層的全國第一高樓,有人給史玉柱提議直接蓋64層壓過他們;後來又有領導要來視察,大夥兒覺著“64”這數聽著不吉利,史玉柱拍板,70層!

可是,巨人大廈就像一個吞錢的怪獸,終於在4年後拖垮了史玉柱。1996年,擁有 5個億身家的巨人集團,愣是抽不出1000萬解決燃眉之急。史玉柱宣佈破產,負債2.5億。

03 與其一味堅持,不如“退後一步”

好多小夥伴兒還關心水兵的決定吧?這個故事結局也是喜劇。他報告了錯誤,演習停止造成相當大的損失。可他不但沒被處罰,還因為勇於報告這件事,在正式儀式上受到了讚揚。

飛行員布萊恩和犯錯誤的水兵,無疑都是幸運的。可除了遇到一個好老闆、好組織,面對錯誤還堅持可以避免嗎?有個來自醫院急救團隊的方法,值得借鑑。

反抗領導還能升職加薪?面對錯誤,與其一味堅持,不如後退一步

一家兒童醫院急診室收治了一個有哮喘病史的小男孩,孩子剛到醫院,就停止了呼吸。一個護士打開袋裝面罩放在孩子臉上,擠壓兩次之後發現面罩壞了,迅速更換新面罩,孩子得救。

同樣病情的男孩被送到另一個急診室。醫生在用袋裝面罩供氧後,孩子脈搏也停止了,護士又做心肺復甦,孩子胸部也不見起伏,接著切喉插管,還是無濟於事,大家只能不斷重複這些救治過程,甚至啟用心臟電擊器。儘管實施了一系列救治,最終還是沒能挽救男孩的生命。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這是一次醫療模擬演習,病人當然不是真男孩。所有團隊都面臨一個問題,就是供氧面罩壞了,可只有部分團隊能高效地解決問題。

而這絕非偶然,出色完成搶救任務的團隊其實遵循了這樣一個循環,“提出診斷——執行任務——監控”。因為導致供氧失敗只有4個原因:管道錯位、異物障礙、肺部萎縮和設備問題。成功團隊遇到問題,正是後退了一步,重新按照標準診斷檢驗,快速發現問題。失敗團隊在危機中沒有“退後一步”進行反思,而是順著錯誤的路徑走了下去。

反抗領導還能升職加薪?面對錯誤,與其一味堅持,不如後退一步

巨大的壓力很容易讓我們一直埋頭幹活,忘記後退一步再診斷問題,終於鑄成大錯。登山者心中只有珠峰,忽視身體狀況和當前環境;史玉柱盯著巨人大廈節節高升,卻忘記了企業資金鍊這條生命線。

執行過程中發現問題,如果不只是努力應付眼前的任務,而是始終保持“提出診斷——執行任務——監控”這個循環,遇到行不通就“後退一步”,按照標準重新診斷,就能找到任務執行和關注形勢之間的平衡點。失誤的水兵“後退一步”,跳出個人榮辱,看到整個演習的成敗,勇於承認;布萊恩面對領導的錯誤指揮,也能“後退一步”,重新計算,堅持安全。

“後退一步”不僅適用於職場,也是每個人應該而且能夠掌握的思維方式。不過,布萊恩、和那位發現壞面罩的護士,之所以能“後退一步”,還因為各自領域有明確的工作標準。關於事前樹立標準並堅持,也是《崩潰》這本書講到的避免大型失誤的方法之一。我認為這本書的重要意義,不僅在於讓各行業借鑑其他領域的經驗,更能幫助我們實現思維升級,提升生活中的決策效率。畢竟,因為決策失誤選錯了學校、買錯了房子,或者找錯了對象,相比飛機墜毀和軍事演習失敗,對我們每個人的影響更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