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展《樞紐》:中華民族肩負著世界歷史使命

中華民族擁有悠久的歷史,是自我認知的重要資源。對於中華民族的歷史能夠時時進行回顧和深刻理解,是中華民族的凝聚力之所在。如果以宏闊的視野,透視中華民族3000年的歷史,會對

我們究竟是誰、想要什麼、未來會向何處去等問題有什麼新的理解?

施展《樞紐》:中華民族肩負著世界歷史使命

施展教授在《樞紐》中探討了這些問題,令人耳目一新。理想、財富、武德,即所謂“筆桿子、錢袋子、槍桿子”維繫著秩序運行和王朝興替。草原、中原、西域和雪域等,構成了中國的體系史。在混沌中浮現普遍理想,由理想形成現實的中原帝國,由中原帝國上升橫跨草原和中原的普遍帝國,由此不斷循環發展,構成了中國歷史的時間線索。

施展《樞紐》:中華民族肩負著世界歷史使命

中國的規模巨大,必然影響世界,這同時也要求我們必須更好地理解世界與自身。認識世界的過程,也是認識自身的過程。孤芳自賞不是春,通過與其他文明的比較與交融,我們才能更好地認知自己的特點與使命。

軸心文明的承載者

中國承載著軸心文明,應該是不爭的事實。被稱為“四大文明古國”的世界古代文明中,只有中華文明保存最好而綿延至今,其餘的古印度、古埃及、古巴比倫這三個文明已經被認定為消亡了。古印度的文明,在19世紀完全淪為英國殖民地;古埃及文明在公元332年被亞歷山大佔領,後來又被羅馬皇帝關閉神廟,古文字失傳;古巴比倫文明出現了古代第一部比較完整的成文法典《漢謨拉比法典》,但在公元前729年就被亞述帝國吞併,後來建立短暫的新巴比倫又被波斯人滅亡。

施展《樞紐》:中華民族肩負著世界歷史使命

軸心文明的說法源自德國思想家雅斯貝爾斯(Karl Theodor Jaspers,1883—1969)。他在1949年出版的《歷史的起源與目標》中,把公元前500年左右的數百年間同時出現在世界上的幾個文化突破現象,稱為“軸心時代”。在這個時代,各大文明都出現了偉大的精神導師,比如古希臘的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以色列的猶太教先知,古印度的釋迦牟尼,中國的孔子、老子等

施展《樞紐》:中華民族肩負著世界歷史使命

事實上,在國內,聞一多在稍早的1943年,就在《文學的歷史動向》一文中提到了軸心時代現象。他說:

“人類在進化的途程中蹣跚了多少萬年,忽然這對近世文明影響最大最深的四個古老民族——中國、印度、以色列、希臘都在差不多同時猛抬頭,邁開了大步。”

這種悠久的歷史和不斷覺醒提升的精神進程,使中國具有一種自覺性。中華民族穿越歷史煙塵而來,已經不是僅僅延續自己的生存,還應該推動世界向前發展,為整個人類做出貢獻。

施展《樞紐》:中華民族肩負著世界歷史使命

成為世界歷史民族

所謂世界歷史民族,就是能夠引領人類精神實現普遍自覺的民族。按照馬克思的說法,人類社會的發展,是從地域歷史走向世界歷史,並最終實現真正的人類歷史的過程。地域歷史是狹隘的生存狀態,各自孤立不知其餘。經過漫長的發展歷程,世界才連成一片,成為一個整體,人類由地域世界進入世界歷史。

近代以來,以往的諸多文明孤島已經彼此聯繫起來。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國人也進入精神解放,重新認識世界,重新定義自身。全世界的人對於中國是誰、中國與世界的關係,都開始有所關注和思考。

施展《樞紐》:中華民族肩負著世界歷史使命

中華民族如何成為世界歷史民族,是一個充滿可能性的實踐和證成過程。從抽象的理論或價值信條出發,或者從固守文化的特殊性出發,都無法回答這個問題。簡單地說,自高自大無用,自封自守無效,只有胸懷天下,才能走向廣闊未來。

中國如何看待自己,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世界如何向前演化。可以相信,我們既具有走向世界歷史的開放態勢,又具有開創真正的人類歷史的價值導向,中華民族成為世界歷史民族將如世界潮流浩浩蕩蕩。



參考文獻|施展:《樞紐:3000年的中國》,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8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