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塵舊影:解放之前赤峰的皮影戲

赤峰(赤峰縣)的皮影戲,舊稱“耍人兒的”或“驢皮影”。赤峰最早從事皮影藝術的人是西老府的鄧六合,他於宣統三年(1911年)與別人合夥辦起了赤峰第一家皮影班社,此後才有其他影班陸續成立。皮影戲根據所在地區的不同,分為許多派別,赤峰皮影屬於邊外北路影(俗稱熱河影),是冀東灤州樂亭影本土化的產物,散發著濃郁的鄉土氣息。

前塵舊影:解放之前赤峰的皮影戲

皮影戲演出的形式簡便靈活,一隻戲箱,便包括了舞臺、演員、道具、樂器和劇本。

舞臺是鏡框式的影窗,用粉蓮紙或絹紗糊成,表演時把用驢皮鐫刻的影人靠在上面,用燈光(先用麻油燈,後改用煤油燈、罩子燈)把影人照成剪影。

一個皮影戲班,大約需要五六個藝人搭班合作,其中一至二個藝人擔任影人的操縱,術語叫“肘摟子”,又叫“耍人兒的”;另外二至三個藝人分擔各行角色的唱、念,同時兼操樂器。不過二者的分工並不嚴格,很多時候“耍人兒的”也是演唱者,這些藝人差不多都具備一專多能的本領。

前塵舊影:解放之前赤峰的皮影戲

影班的樂器分為絃樂和打擊樂。絃樂主要是四胡,其次為揚琴等;打擊樂有堂鼓、鑼、鈸(亦稱饒鈸)、缽鍋(又叫小鈸)、鏇、扁鼓(即單皮)、大板等。

影戲的文字劇本叫影卷,用墨筆抄寫而成。演出時須把影卷放在影窗下的桌子中間,以便全班參加演唱者看著卷本上的詞進行演唱。皮影戲也有沒有影卷的,叫“溜口影”。赤峰地區經常上演的影卷內容多數是歷史演義,包括三大名著(三國、水滸、西遊)及徵東、平西、伐南、掃北等故事,還有少量的民間傳說與神話寓言。具體的皮影節目有:《五峰會》、《保龍山》、《四平山》、《臥龍山》、《大金牌》、《前七國》、《小西涼》、《五虎平西》、《平遼東》、《天門陣》、《雙鎖山》、《揚家將》、《秦英徵西》、《羅成掃北》、《隋唐傳》、《珍珠塔》、《十粒金丹》、《雙祠堂》、《五雷陣》、《金鞭記》、《封神榜》、《三打祝家莊》、《大香山》等。裡面尤以《大香山》最受赤峰本地農民歡迎。該影卷是依據赤峰市松山區碾房香山寺的神話傳說《三皇姑出家》改編而成的。

前塵舊影:解放之前赤峰的皮影戲

赤峰皮影戲的腔調,有基本曲調、專調和輔助曲調三種。

基本曲調是影戲的最根本的唱腔。曲調多而又複雜。主要唱腔有:“七字賦”、“三趕七”、“五字錦”、“十字賦”等。

專調是一些專用的曲調,如還陽調(還魂調),多用於劇中人昏而復甦的時候;大悲調、小悲調,用於悲痛的情節之中。

輔助曲調是從其它戲曲、曲藝、民歌小調吸收過來的曲調,如“梆子腔”、“合合腔”、“二人轉”的九腔十八調等。

前塵舊影:解放之前赤峰的皮影戲

民國到解放前夕,赤峰一帶(老赤峰縣)的農村皮影戲班就有十幾個,其中較有名氣的有鄒鄂、錢大均、孫嘯、劉振奎、王景、劉菼,劉均、李忠、孫海亭等。

赤峰地區農村的文娛活動習慣於“影”“落(落子)”合一,白天唱小戲(二人轉、落子),夜間聽影戲。於是赤峰當地誕生了不少“影落兩下鍋”的演員,比如著名的民間藝人小金枝就兩樣技藝都精通。當年影落班社在赤峰廣大農村地區的演出活動非常活躍,尤其是在掛鋤季節(農閒之時),有時一個自然村,同時唱對臺戲,雙方各展絕活進行競演。哪個村有演出,附近十里八鄉的人都來觀賞。

皮影戲,大多是成本大套的連臺本戲(連續劇),往往一演就是一個通宵,甚至三天五天,或十天半個月也很正常。影班一般都掌握觀眾心理,常常越到未臺戲時越精采,使人越想知道故事的結局,此刻的影戲驟然而止,留下極大的懸念,俗有:“頭臺戲,末臺影”之說。這樣便形成粘性,讓人上癮,欲罷不能。爾後應群眾要求,由“會首”(文化活動組織者)出面再與影班的“寫頭”(演出經紀人)聯繫續演之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