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追究“恶人”还是“恶境”?

白岩松先生有这样一句话“我们不要去谴责恶,要去反思催生恶的土壤,堵住激活恶的制度漏洞”。这或许涉及到几个问题:

一、恶是怎么来的?

我一直想象人性是恶的,人在世就是来洗尽身上的恶习,经过九九八十一难成就善果。恶的本源来自于人的贪婪和欲望。佛家讲求灭欲望,就是要消灭人身上存在各种孽根,达到净身白化的效果。但,其实我们都知道,这就是一个无限接近的无限极,灭欲也就只是不断的说说,革命善未成功,同志永久努力。这样说来,既然恶不能断除,也就只能一生存在,而且伴随终生。

二、恶真的可以消除?

上面说到了恶就像本体一样存在,又怎么能灭除?我们现存的所谓道德、法律等等,都是外在的东西,要的就是压制恶性的散发。只有通过道德的谴责和法律的惩处,人才能之敬畏、收人欲,规规矩矩的走完人生。这就好像正反两极一样,互相依存,同时存在。

三、面对恶我们能做什么?

白先生的话虽然悲观,但确实事实。因为恶就是一种本源的存在,灭不尽。端了的话只能出去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东西,人体。灭己,这是不可能的事,人类还需要永世存在。那就只能从外部来考虑,隔离引发恶的因素,用不断升级的道德情操、更加符合现实的法律,不断的填窟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