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 除了快,還能給我們帶來什麼?

隨著前幾天我國 5G 商用牌照的發放,大眾期待已久的 5G 時代正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到來,5G 究竟能夠給我們帶來什麼?這也是很多吃瓜群眾關心的一個問題。

最顯而易見的就是網速上的提升,在 5G 商用拍照發放之後,6 月 6 日,北京郵電大學的學生 「老師好我叫何同學」 發佈了自己測試學校 5G 網絡的視頻,在視頻中何同學用一臺 5G 功能的手機到達 5G 信號覆蓋點,給我們展示了 5G 到底有多快。

5G 除了快,還能給我們帶來什麼?

在網速測試中,我們看到網速能夠達到平均下載速率在 700 Mbps 左右,幾乎是 4G 時代的 10 倍。

5G 除了快,還能給我們帶來什麼?

10 倍的網速有多誇張?

下載音樂的時候,基本上連歌名都沒有看清楚就一閃而過下載完成。

5G 除了快,還能給我們帶來什麼?

而下載手機應用,下載速度甚至超過了安裝速度。

5G 除了快,還能給我們帶來什麼?

在看高清電影的時候,可以隨意拖動進度條,沒有任何卡頓。

5G 除了快,還能給我們帶來什麼?

而與此同時,第一批的 5G 手機也即將出現在市面上,包括華為 Mate 20 X、中興天機 AXON 10、OPPO Reno、Vivo NEX、小米 Mix 和努比亞 mini (均為 5G 版本),當然這些手機價格也都令人咋舌,均突破了 1 萬元人民幣大關,基本上決定了 5G 手機在初期只是少數人的玩具。

5G 除了快,還能給我們帶來什麼?

手機和網速是我們可以看到的現在,那麼 5G 除了網速快,還能在未來給我們帶來什麼呢?畢竟我們見證了 4G 時代給我們帶來了移動互聯網、移動支付、短視頻這些深度改變了我們生活的新鮮事物,快上了 10 倍的 5G 還有哪些想象空間?

在去年年底日本內務省就製作了一個《連結 5G 以後的世界》的視頻,給我們具象化了未來成熟之後的 5G 時代世界是怎麼樣的。

在這個視頻中我們可以看到 5G 時代全面普及之後,手機被可穿戴式設備淘汰,智能手錶和智能眼鏡成為了新的終端。

5G 除了快,還能給我們帶來什麼?

而無人駕駛也成為了主流的駕駛方式,更精準的地圖定位、更復雜的運算、大量高效的數據傳輸以及道路基礎設施建設都已經被 5G 迎刃而解,自動駕駛領域也從「單車智能」轉向「車路協同」這個更加高級的形態。

5G 除了快,還能給我們帶來什麼?

無人機也在未來成為了一個更加重要的存在,不僅可以在農業上進行遠程灌溉等操作,還可以作為我們的另外一雙眼睛,從不同角度去看這個世界。

5G 除了快,還能給我們帶來什麼?

而《星球大戰》中的全息影像也將成為現實,遠隔千里近在眼前式的視頻通話將會讓人們的連接變得更加的緊密,也讓遠程協作扮演更加重要的作用。

5G 除了快,還能給我們帶來什麼?

當然這僅僅只是日本內務省根據我們現有的技術做了在 5G 時代的前瞻性拓展,可以說,在技術成熟之後(尤其是電池技術),我們將會看到一個萬物互聯,信息真正爆炸的時代。

雖然前景樂觀,但是從實際情況來看,我們現在倒也沒有到可以矇頭狂奔的程度。

據國內媒體報道,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在接受採訪時提到,5G 提速是技術驅動、市場需求和產業成熟度的結果,但目前還有諸多瓶頸。鄔賀銓認為,5G 商用達到規模,還需要相當長的一段時間。5G 建設週期可能會比 4G 還要長,如果每年的投資強度還跟以前相同,那麼經過 8 至 10 年,投 1 萬多億元,差不多能完成。

5G 除了快,還能給我們帶來什麼?

從技術角度上來講也的確如此,因為 5G 高頻信號覆蓋範圍小,所以需要更多基站才能做到信號覆蓋,像聯通和電信拿到的都是國際主流的較高頻段,要達到 4G 的覆蓋起碼室外需要補多一倍的基站數量,據相關數據表示,今年的 5G 基礎投入金額是 1000 億,那麼按照鄔院士所說的 1 萬億的總投資來看,在不增加投入的情況下,的確是需要 8-10 年 。

5G 除了快,還能給我們帶來什麼?

相比於聯通和電信的高頻段,中國移動的情況則複雜很多。細分來講,中國移動獲得 2515MHz-2675MHz、4800MHz-4900MHz 頻段的 5G 試驗頻率資源,其中 2575-2635MHz 頻段為重耕中國移動現有的TD-LTE(4G)頻,因為頻率越高,信號波長越短,穿透障礙能力越差,基站覆蓋範圍越小,所以從經濟角度來講 2575-2635MHz 這個頻段在初期可能會作為移動快速覆蓋的產物,不需要建造更多的基站,利用低頻段也是在性能和成本上做妥協。

5G 除了快,還能給我們帶來什麼?

雖然 5G 已經如火如荼的開始落地,但是我們想要見到一個真正被 5G 所改變的時代,也許還需要一段時間。一個萬物互聯的時代,是值得等待的。

5G 除了快,還能給我們帶來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