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經常拜的神仙有哪些(意在弘揚中華本土文化)僅供參考


我們經常拜的神仙有哪些


中國人經常拜的神仙有哪些(意在弘揚中華本土文化)僅供參考

中華民族是一個以道教為信仰主體的民族,幾千年來人民對道教文化的依賴,對道教神仙的信仰已深入骨髓,融入了血脈,完全進入了百姓的民俗生活之中。然而百姓卻多數日用不知了,甚至宗教的屬性都已模糊,每當以一顆虔誠的心去祈願,去禮拜的時候,竟然升起的是對外來宗教的膜拜,早已不知眼下的信仰竟是源自道教!

所有的儀軌符號已完全沒有了中華民族的屬性,甚至心中存想著口中稱念著竟是一個外來宗教的稱號,不知何時我們中華的文化竟換了洋裝?百年來似乎一種文化的覆蓋正在進行,這是一種可怕的文化侵蝕!

原生態的民族文化正在成為記憶,會改變一個民族的精神和認知。可喜的是新的青年一代隨著中華傳統文化的迴歸,已在開始覺醒,道教文化這個日用不知的“空氣”,已開始被更多的人認知,久封的記憶開始喚起,猶如旭日的陽光給我們帶來了希望和心的愉悅。

回過頭來看看道教文化對百姓生活的實際影響還有多大?進入百姓日常生活中的道教神繫有多少?我們可以根據國人的生老病死,婚喪嫁娶,和人的生活需求、社會需求等民生民情來劃分幾大類予以瞭解:


第一類

便是主管天地一切事務的至尊大神:正月初一要拜,巡遊、聖誕日要拜,民眾結婚要拜的玉皇大帝(昊天玉皇上帝,又稱天公,老天爺,主管神、仙、佛、聖、人間、地府、四生、六道)和掌握陰陽,主宰山川大地及萬物生長的后土娘娘(又稱地母娘娘,為道教四御之一),因為他們就是我們常說的“天公地母”、“皇天后土”。他給與了我們天地蓋載之恩!至今我們對天地的敬仰尊重依然存在,文化依然在傳承!

中國人經常拜的神仙有哪些(意在弘揚中華本土文化)僅供參考

第二類

是護佑家宅平安興旺的幾位神仙,俗稱家宅六神:灶神、土地神、門神、戶神、井神、廁神。當一個人精神狀態不好,焦慮、心神不寧的時候,人們常會用一些詞彙:“六神無主”、“神不守舍”等來形容,而這些詞彙便來源於守護宅舍的“六神”。可見其重要性和影響性。可能我們都以為這只是民俗了,早已不知這就是道教文化。

中國人經常拜的神仙有哪些(意在弘揚中華本土文化)僅供參考


第三類

是主管生產生育和保護婦女兒童的神仙:碧霞元君(又稱泰山奶奶)、送子娘娘、鬥姆元君、金花夫人、媽祖、三奶夫人、張仙。當有善信遲遲沒有子嗣時,是否還在被提醒著去求求這些神仙呢?

中國人經常拜的神仙有哪些(意在弘揚中華本土文化)僅供參考



第四類

是主管婚姻姻緣的神仙:月老、碧霞元君、媽祖、眼光娘娘、和合二仙、喜神等。為了有個美好姻緣,你是否求過這些慈愛的老神仙?


第五類

是主管健康的神仙:天醫大帝許遜、藥王孫思邈、神醫華佗、扁鵲、葛洪、陶弘景、皇甫謐、保生大帝吳夲等。去一所中醫醫院,去一家國醫藥店你是否常看到這些神醫的聖像,每年的一些節日,你身邊的老人是否還在去廟裡給家人們祈求著健康,平安?這些聖人他既是古代的高道名醫又是今日的神仙。

中國人經常拜的神仙有哪些(意在弘揚中華本土文化)僅供參考



第六類

是主管財源的神仙:正財神趙公明、武財神關羽(關聖帝君)、文財神比干和陶朱公范蠡、君財神柴榮(柴王爺)、財帛星君李詭祖。另外又有五路財神之說:中路財神趙公明、東路財神招寶天尊蕭升、西路財神納珍天尊曹寶、南路財神招財使者陳九公、北路財神利市仙官姚少司。看看我們及周邊的公司、店鋪是不是還在供奉著這些財神?是不是還在祈求著他們的保佑?你知道他們都是道教的神仙嗎?你知道你正在信仰著道教嗎?

中國人經常拜的神仙有哪些(意在弘揚中華本土文化)僅供參考

第七類

是主管文運、功名仕途的神仙:文昌大帝、魁星、福星、祿星、丘仙(浮丘公)、朱熹等。為了孩子考個好學,有個好成績,為了自己有個好前程,你是否拜過文昌,上過香,求過神呢?當你去一個文化古城旅遊是否知道那裡還有一座文昌閣呢?

中國人經常拜的神仙有哪些(意在弘揚中華本土文化)僅供參考



第八類

是主管冥府陰司,賞善罰惡,超拔救苦的神仙:太乙救苦天尊、東嶽大帝、十殿閻王、鍾馗、城隍爺、土地爺、黑白無常(七爺八爺)。人死後要去土地廟報到勾去生籍,然後以鬼籍由七爺八爺押入城隍廟,歷經七天,最後進入冥府。由此可知人過了頭七,就再也不能復生了。這不是故事,這是我們生命旅程中的最後一個環節,不管你認與不認,它都在進行著!而這些主管者正是道教的神仙。

中國人經常拜的神仙有哪些(意在弘揚中華本土文化)僅供參考


第九類

是主管水火民生的神仙:火神、真武大帝(北帝)、龍王爺、五穀真仙(炎帝)、河神等。你是否知道龍王?你是否聽說過真武大帝的道場武當山?這些神仙其實離我們很近,我們這座城市,我們這個城鎮曾經都有他們的廟宇,我們的先人都曾經受過他們的護佑!有些地方這些廟宇正在恢復。

中國人經常拜的神仙有哪些(意在弘揚中華本土文化)僅供參考

第十類

是賜福赦罪,消災解厄,祛病延壽,保生延嗣的神仙:鬥姆元君(眾星之母)、三官大帝(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壽星(南極仙翁)、西王母(王母娘娘賜壽)。王母娘娘、福祿壽三星是否都是我們最熟悉的名諱?因為這些神仙從來就沒有離開我們生活!

中國人經常拜的神仙有哪些(意在弘揚中華本土文化)僅供參考



第十一類

主管休咎禍福一年運程的神仙:六十甲子太歲神、殷郊元帥。我們犯了太歲,要化解,拜的就是這裡面的值年太歲。太歲神是道教的神靈,只有道教才有正確的方法化解,其他的宗教裡的方法都是不如法不合規的!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太歲是中國道教體系裡的神仙信仰,道士們在幾千年的生命探索中找到了化解的方法,並有效地實施了千百年。而其他宗教裡只有上帝、真主、佛菩薩,沒有太歲神靈,這不是他們的文化體系,不符合他們的教義,怎麼會有化太歲一說呢?信仰不同,神系不同!舉個例子:做為中國人你在國內生了病,你沒和本國政府說,卻給印度政府寫了封信請求幫助,你覺得現實嗎?這是一個道理!


第十二類

是我們人類的先祖,我們中華民族的先祖:伏羲、女媧、炎帝、黃帝。這些先祖他們都是治世的聖人,文明的締造者,華夏的開創者,又是最早修道,最早成仙的人祖。道教的形成發端於人文始祖黃帝,道教的三祖之一便是軒轅黃帝,2020年正好是道歷4717年,它的第一年便是黃帝登基主政的第一年——甲子年。

中國人經常拜的神仙有哪些(意在弘揚中華本土文化)僅供參考


這十二類神仙體系不是道教神仙的全部,但他已涵蓋了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只要有所求,誠心祈禱,便會有對應的神仙行使職能,依每人的福德因果滿足其願望。這是中華文化思想體系下的信仰模式,是幾千年來薪火相傳的民族信仰。它符合中國人的思想認知,更符合百姓的精神需求。

中國人經常拜的神仙有哪些(意在弘揚中華本土文化)僅供參考

通過這個介紹我們是不是知道了,其實我們身邊供奉最多的,祈求最多的都是道教的神靈(比如財神、關帝、媽祖等),我們骨子裡真正信奉的是符合我們意願的道教神系。道教注重現世的因果福報,看得見,

摸的著。他沒有原罪說,更不認為人生來就是苦的,他追求今生的快樂和神仙的逍遙,重生惡死,積極樂觀,清心灑脫,慈儉不爭,異骨成親,仁愛眾生,倡導“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是一個用實踐證明自己理論的現實宗教。明清以來全國分佈最廣,建造最多,

與百姓關係最密切的道教廟宇共有十個,分別是:

土地廟、關帝廟、城隍廟、三官廟(三元廟)、真武廟(觀)、東嶽廟(宮)、玉皇閣、文昌閣、龍王廟、藥王廟。

這些廟宇遍佈在城鎮農村各各地域,作為一個精神的家園,無不融入到了百姓的生活之中,帶著民族的特色,教化著十方善信,守護著一方平安,維持著一方和諧。多少廟宇成了無數人兒時的記憶,多少廟宇串聯出了豐富多彩的民生故事,與其說這是道教的文化不如說這就是中華民族的文化!

更多精彩好文關注(頭條號:極樂灬淨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