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鳳棲---幹河壩教育的先驅

幹河壩自古以來由於地處深山,交通閉塞,加上自然條件不好,人民飢寒交迫,貧困交加,無數仁人志士,也受自然環境的制約,英雄無用武之地,自生自滅,由於沒有文化的教化,鄉民始終處於愚昧無知,因為知識的匱乏造成認得思維簡單,眼光短淺,從而制約了當地的經濟發展。後來因為一個叫鄧鳳棲的人,從此幹河壩有了私塾,知識得以傳承,從而誕生了一批儒生,為後來幹河壩的經濟發展,民風轉變起了很大的作用。

鄧鳳棲,男,生於一八八四年,自幼母逝,依繼母長大,小時後家境貧寒,無力讀書,但心性機敏,所以也識得不少字,十二歲多接管家事,十四歲以五十銅板做資隨人從事長途販運,五年後即稍有積蓄,甚得當時郭鎮首富黃家賞識(有待考證)(黃家系城固遷來),合夥開店鋪,因為人勤儉和合,生意興隆無匹。但他深感自己幼小無力求學之悲苦,即以經商得利之大部分與他人共同創建幹河壩小學。以後學校之桌凳添置,椽瓦更換有賴其資。卒於一九四九年,享年六十五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