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感、內向真的是壞性格嗎?|為內向性格辯白

性格無好壞,只要充分發揮它的積極作用,再不好也能成為一道光,照亮前行的路。


敏感、內向真的是壞性格嗎?|為內向性格辯白


01 以往對敏感、內向的理解幾乎都帶著貶義


只要談起敏感、內向,腦子蹦出來的第一個評價往往是:

這是一個壞性格。

我們從小聽到的,凡是對他人或者他人對自己的評價,只要含有“敏感”、“內向”字眼的,可以說幾乎都是帶著貶義的感情色彩。

因為我們一直對敏感的理解幾乎都是:

脆弱,不夠堅韌,容易受到傷害。

對內向的理解,也幾乎都是:

膽子小,安靜,喜歡獨處,不喜歡熱鬧。

此時此刻,正在看這篇文章的你,也許也是覺得,敏感、內向就是不好的性格的代名詞。

但事實上,敏感、內向的人幾乎都擁有同理心,有更好的創造力和想象力,也更加細心,能看到很多別人看不到的細節。這類人比較適合做有創造性的工作,而且做有創造性的工作,一般成長得會更快些。

敏感、內向真的是壞性格嗎?|為內向性格辯白


02 為敏感、內向的性格辯白,它也值得被尊重


作家蘇珊·凱恩因為性格比較安靜內向,所以她從小就沒有什麼存在感,就像一隻被母雞拋棄了的醜小鴨。

她9歲時參加了一個夏令營活動,其他的女孩子們都在瘋狂的奔跑、嬉戲、聊天,而她卻在一旁靜靜的看書。

這些女孩子都用異樣的眼光看待她,因為大家都是來夏令營玩的,而她來這裡卻只是在這裡看書。

就連老師也過來告訴她,應該外向一點。

就在那一刻,她也開始覺得安靜內向的性格是錯誤的,不好的。

好在蘇珊的父母沒有這樣看待,特別是她的祖父。他們瞭解蘇珊並且支持她,蘇珊喜歡看書,因為書不僅可以傳遞知識,還可以傳遞愛,蘇珊可以通過看書讓自己變得寧靜而優雅。

這一切,一直以來支撐著她的作家夢。

果不其然,她成為了作家。她寫了《內向性格的競爭力》這本書,並開始一年的巡迴演講,正式為內向性格辯白。

敏感、內向真的是壞性格嗎?|為內向性格辯白


是啊,性格本無好壞,無論是外向或是內向,它們都值得被尊重。

侃侃而談的人固然出眾,沉靜含蓄的人也可以成為一道光。

敏感、內向真的是壞性格嗎?|為內向性格辯白


03 敏感、內心的人各自閃耀、熠熠生輝


哈佛大學的心理學教授布蘭恩·特里爾就是典型的內向者。

他是哈佛最高教學獎獲得者,也是深受學生歡迎的教師,講臺上的他神采奕奕,活脫脫一個外向者的模樣。

可大家不知道的是,講臺下的他卻是既敏感又害羞。

他喜歡生活在加拿大郊區的森林裡,喜歡安靜和獨處,排斥社交活動。

作為一個內向者,他可以根據現實的情況暫時做出外向的表現。

因為有時候通過可以內外向切換,來讓自己能夠在現實生活活得更好,同時又能夠安放自己原來那個喜歡安靜的心。

所謂的敏感和內向,並沒有給布蘭恩·特里爾帶來困擾。他照樣能正常生活,而且他的敏感內向附著的特質,有助於他對心理學進行更深入地研究。

只要在適當的場合讓自己暫時表現得外向些,其他時候,敏感、內向往往會讓你擁有一個喜歡安靜的心,有更多的專注力投入到你做的每一件事情當中去。

敏感、內向的人會把更多的眼光和注意力放在對內心的探查上,他們跟自己的內心交談。

所以,敏感、內向不僅早就褪去壞標籤,而且也是一種能帶來不少收穫的性格。這是一種讓他們擁有更多的同理心、創造力、想象力和細心的特殊能力。這些能力讓他們各自閃耀著熠熠生輝的光芒。

敏感、內向真的是壞性格嗎?|為內向性格辯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