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志成城·防控疫情】廣東:疫情無國界,攜手克時艱!

昨天,廣東省政府新聞辦舉辦第53場新聞發佈會,通報我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情況,

重點介紹防範境外疫情輸入有關情況


【眾志成城·防控疫情】廣東:疫情無國界,攜手克時艱!


戰疫情、穩經濟
“兩手抓、兩促進”


廣東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林克慶表示,廣東省委、省政府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黨中央決策部署,全面貫徹“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的總要求,動員全省力量,堅持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全力以赴開展依法科學有序的防控和救治。“當前全省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經受住了大規模人流返粵返崗、清明節假期防控等重大考驗。”


林克慶表示,全省堅持戰疫情、穩經濟“兩手抓、兩促進”,及時出臺“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30條”“支持企業復工復產20條”“金融暖企18條”“穩外貿20條”“支持中小企業26條”“促進就業9條”等系列“政策包”,在“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壓力下堅定不移推動復工復產,努力把“兩難”變成“兩全”。

目前,全省生產生活秩序正在加快恢復。


據介紹,截至4月11日,廣東全省企業總體復工率達87.3%、總體復產率達98.7%,其中規上工業企業復工率超過99%,批發、零售等服務企業已基本全面復工,異地務工人員已基本返崗;984個在建省重點項目復工率超過99%;全省糧食、蔬菜、水果、豬肉、蛋類等儲備和供應充足,人民群眾生活得到有效保障。


【眾志成城·防控疫情】廣東:疫情無國界,攜手克時艱!


堅持依法依規一視同仁
體現人文關懷


林克慶表示,廣東國際人員往來頻繁,在粵常住的外籍人員眾多,防範境外疫情輸入任務艱鉅、壓力很大。3月份以來,省委、省政府堅持把防範境外疫情輸入風險作為疫情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迅速建立國內外、粵港澳、省際、省市、部門“五個聯動”機制,織牢織密外防輸入“五道防線”,切實加強來粵在粵外籍人員健康管理服務,全力維護全省人民包括在粵外國人生命安全。


“全省各市落實分區分級精準防控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林克慶說,特別是廣州作為超大城市、國際商貿中心和綜合交通樞紐,來自疫情高風險國家的人員相對多一些,這段時間廣州市本著生命至上的原則,不分內外、不分國籍、分地域,依法採取相對嚴格的防控措施,階段性成效不斷鞏固。“相信在各方面的理解和支持下,一定會取得更好的效果。”


林克慶表示,疫情發生以後,廣東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涉外疫情防控,省委書記李希、省長馬興瑞多次作出批示指示,要求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一視同仁,無差別地做好在粵外國人的健康服務和管理,積極穩妥地做好涉外疫情的防控各項工作。


一是加強全省涉外疫情防控的統籌協調,省疫情防控指揮部從一開始就專設了由省外辦牽頭的外事工作組。隨著境外疫情輸入防控形勢的變化,又進一步成立了防控境外疫情輸入工作專班,配足配強工作力量,完善疫情運行機制,形成做好涉外防控工作的強大合力。


二是各地各部門按照嚴格依法依規、堅持一視同仁、體現人文關懷的原則,做了大量有力有效的工作,不斷加強溝通協調和服務保障,照顧在粵外國人的合理關切,有禮有力、抓實抓細涉外疫情防控的各項工作,切實發揮好“兩個重要窗口”的作用。

同時,堅決反對任何針對特定人群的差異性做法,對於歧視性的言行更是零容忍。


三是根據疫情發展動態調整在粵外國人疫情防控有關措施。在落實這些防控措施上,始終堅持一視同仁,既不存在超國民待遇,也不存在差別待遇,所有在粵外國人都必須嚴格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等相關的法律和地方法規,如拒不配合,將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同時,也會不斷地改進工作方式方法,充分考慮在粵外國人的合理關切,尊重其宗教和習俗。


“疫情是全人類面臨的共同挑戰,任何人都無法在疫情面前置身事外、獨善其身。希望在粵的外國人繼續充分地理解並積極配合我們採取的防控措施,共同防範疫情帶來的風險,維護好自己及他人的健康安全,為最終戰勝疫情作出貢獻。”


多例境外輸入及關聯病例
由前期存量入境人員引起


廣東省衛生健康委主任段宇飛介紹,截至4月11日24時,全省累計報告境外輸入病例183例,主要分佈在廣州119例、深圳37例、佛山11例。183例境外輸入病例中,中國籍145例,外國籍38例。


境外輸入病例中,外國籍分佈是:尼日利亞9例,安哥拉、巴西、法國、英國各3例,幾內亞、尼日爾、剛果(金)各2例,美國、澳大利亞、馬達加斯加、塞拉利昂、埃塞俄比亞、布基納法索、俄羅斯、越南、哥倫比亞、荷蘭、敘利亞各1例。


此外,全省還報告境外輸入關聯病例16例,包括中國籍10例,外國籍6例(尼日利亞5例、利比里亞1例)。


段宇飛介紹,一直以來,廣東嚴格執行“外防輸入”的防控策略,通過口岸檢疫、醫學觀察隔離點、社區排查、發熱門診、醫院救治“五道防線”,全方位織密織牢境外疫情防護網。


針對境外持續蔓延的疫情形勢,廣東持續加大了主動排查力度,開展了拉網式大排查,排查出了多例境外輸入及關聯病例。通過病例回顧分析發現,這些病例主要是由3月21日實施全面入境人員管理之前的存量入境人員引起的,3月21日以來的新增入境人員病例皆在口岸檢疫和隔離點發現,因此廣東境外輸入風險總體可控。


【眾志成城·防控疫情】廣東:疫情無國界,攜手克時艱!


開展拉網式大排查
強化防控管理


段宇飛透露,為進一步防控風險、堵塞漏洞,廣東在持續鞏固“五道防線”的基礎上,進一步強化“四項舉措”:


一是強化社區排查,及早發現傳染源。持續部署全省開展了拉網式大排查,組織社區“三人小組”逐個上門進行健康問診,對排查到的境外來粵人員全部納入健康管理、全部做核酸檢測、全部掃健康通行碼進行健康申報,以儘早發現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


二是強化診療管理,有效控制傳染源。對排查發現的病例、無症狀感染者第一時間集中收治,實施科學診療;對密切接觸者、潛在密切接觸者等全部納入健康管理,實施隔離醫學觀察,落實醫學巡診,加大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力度,保障隔離人員身心健康。


三是強化流調評估,全面切斷傳播途徑。深入開展流行病學調查,摸清境外輸入病例及關聯病例活動情況,加強外環境檢測監測,落實高風險地區有關場所管理,關停病例所涉及的餐廳、酒店等重點活動場所。


四是強化健康宣教,全力保護易感人群。及時與各國領事館和商會信息溝通,加強境外入境人員健康宣教,加強重點地區餐館、酒吧、宗教場所等外籍人員聚集場所的管理,限制聚會、聚餐等人員聚集性活動。


段宇飛表示,目前,廣東疫情防控形勢仍然嚴峻複雜,防控工作仍然絲毫不可放鬆。他呼籲社會各界要保持高度警惕,繼續做好群防群控、社區防控,扎密扎牢社區排查防控網絡,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公眾要繼續做好個人防護,減少不必要的人員聚集,齊心協力鞏固我省疫情防控階段性成效。


公安機關配合
開展在粵境外人員健康管理


廣東省公安廳常務副廳長楊日華介紹,廣東是出入境大省和外國人大省。2019年從廣東口岸入境的外國人726萬多人次,出境的外國人733萬多人次,截止今年4月11日,我省常住外國人11.7萬,其中亞洲6.08萬人、美洲2.89萬人、歐洲1.57萬人、非洲6700多人、大洋洲4700多人


針對國外疫情發展形勢,楊日華表示,3月份以來,全省公安機關積極會同有關部門,主要做了以下三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會同海關、邊檢等部門,逐步深入開展有疫情重點國家、國外境外旅居史來粵人員排查工作。


二是配合衛健、疾控、外事等部門,對在粵疫情高風險國家人員開展健康管理工作。4月5日以來,共排查在粵疫情高風險國家人員6353人,並協助衛健部門落實健康管理服務措施。


三是全力做好收治醫院隔離場所的安全防護工作,全力維護良好的醫療隔離秩序。


【眾志成城·防控疫情】廣東:疫情無國界,攜手克時艱!


依法保護在粵外國人
正當合法權益


廣東省政府外事辦公室主任陳秋彥表示,廣東是外事大省,對外交往聯繫比較密切。“疫情發生後,我們始終本著中外一視同仁、各國一視同仁的原則,就做好在粵外國人服務管理工作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依法保護外國人的合法權益。”


據介紹,一是加強信息發佈,通過發佈多語種的致來粵外籍人士的一封信、開通24小時多語種諮詢的服務熱線等多種方式,積極宣傳廣東疫情防控政策。熱線服務開通以來,目前已承接話務近9000宗,外籍人士諮詢最多的問題是隔離措施、口岸通關及境內停留有關政策要求等。


同時,加強與駐廣州的總領館的聯繫溝通。與目前在廣州的65家總領館一直保持著密切溝通,通過召開座談會、約談、線上通報等多種方式,全面地介紹廣東疫情防控最新的進展情況,及時回應領館反映的問題和有關關切,充分發揮領館主渠道的作用,督促其加強對本國僑民的教育約束,嚴格遵守中國法律和當地防疫規定。


此外,加強對在粵外國人的人文關懷。“應該說,大多數在粵外國人對我們抗擊疫情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是高度認可的,並在防疫方面積極配合我們的工作。”


陳秋彥還提到,廣東對在粵確診的外國人全力予以救治。


“我們將根據疫情發展,繼續採取有效措施,不斷改進工作方法,堅決防止境外疫情輸入擴散,並依法保障在粵外籍人士的合法權益。希望在廣東的外國朋友們要嚴格遵守當地防疫法規,積極支持配合我們共同抗擊病毒。我們也相信必將共同實現最終的勝利。”陳秋彥說。


【眾志成城·防控疫情】廣東:疫情無國界,攜手克時艱!


在粵外國人須配合
疫情防控相關措施


楊日華表示,根據我國《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保護在中國境內的外國人的合法權利和利益,在中國境內的外國人也必須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


他介紹,根據《出境入境管理法》,在粵外國人應當隨身攜帶本人護照或其他國際旅行證件、或外國人停留居留證件,接受公安機關的查驗。外國人拒不接受公安機關查驗其出境入境證件,拒不交驗居留證件的,公安機關將根據《出境入境管理法》第76條之規定,給予警告,可以並處2000元以下罰款。


根據《傳染病防治法》規定,疫情防控期間,在粵外國人必須接受新冠肺炎調查、檢驗、採集樣本、隔離治療等預防控制措施,外國人拒不配合新冠肺炎調查、拒不配合執行集中隔離醫學觀察及隔離治療措施,或者阻礙執行職務的,公安機關將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法》第50條之規定,給予警告、罰款、拘留等處罰。


此外,根據《出境入境管理法》的有關規定,對違反中國法律法規的外國人,公安機關還可視其違法行為作出宣佈證件作廢、註銷或收繳證件、限期出境、驅逐出境等決定。涉嫌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希望所有在粵外國人嚴格遵守相關法律規定,積極配合防疫工作,維護好自身及他人的健康安全。”楊日華表示。


公安機關依法保護在粵外國人的正當合法權益,對所有在粵外國人一視同仁,反對一切形式的歧視和偏見,並就在粵外國人健康管理工作採取了一系列措施,確保民警嚴格、規範、公正、文明執法。同時,他表示,也歡迎社會各界對公安機關的執法執勤工作進行監督。


未發現無症狀感染者


造成後續傳播情況


段宇飛透露,截至2020年4月11日,廣東完成新冠病毒核酸檢測360多萬人份。目前,全省共398人首報為新冠病毒感染無症狀感染者。至今,廣東尚未發現無症狀感染者造成後續傳播的情況。


如何排查無症狀感染者?段宇飛表示,主要措施是實行全覆蓋排查


首先,全面排查五類人員。根據疫情防控需要,針對“密切接觸者”“來粵返粵人員”“發熱門診患者”“非發熱門診及住院患者”“重點場所排查的發熱人員”等五類重點人員開展全面排查,確保一個不漏。


同時,廣東把好核酸檢測五道關口

:第一道,在火車站、汽車站、機場、港口碼頭、國境口岸等重點場所加強排查,發熱及疑似症狀人員進行核酸檢測全覆蓋。第二道,加強發熱門診管理,並對發熱門診實現就診患者核酸檢測全覆蓋,對其他門急診和住院病人進行病學史詢問全覆蓋。第三道,全面實施社區、農村網格化管理,建立健康監測信息機制,由專業人員採集樣本進行核酸檢測。第四道,全面加強密切接觸者追蹤,在全省設立311個集中醫學隔離觀察點,對所有密切接觸者全部實行單人單間集中醫學隔離觀察,100%進行核酸篩查。第五道,對公安司法監管場所、社會福利和養老機構、宗教場所、精神衛生機構等重點場所相關人員核酸檢測全覆蓋。


此外,覆蓋三個重點對象。對來粵返粵的存量境外來粵人員,持續開展拉網式系統全面的摸底排查,排查出的境外來粵返粵人員一律開展核酸檢測。加強湖北來粵返粵人員健康管理,對湖北來粵返粵人員統一納入社區管理,及時進行核酸檢測。


對無症狀感染者實施
確診患者相同措施


段宇飛介紹,目前,廣東對無症狀感染者實施與確診患者相同的措施,要求做到“三個立即一規範”:


立即報告。發現無症狀感染者陽性檢測者時,在2小時內進行網絡報告。同時按規定每天向社會公開公佈信息。


立即隔離。無症狀感染者一經發現,立即安排到定點救治醫院單間隔離、住院觀察處理,最大限度切斷其可能的傳播途徑。


立即調查。各級疾控部門接到轄區內無症狀感染者報告時,要求按照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調查要求,24小時內完成流行病學調查和密切接觸者判定,所有密切接觸者一律在所在地集中隔離醫學觀察14天,管理要求與確診病例密切接觸者相同。


規範管理。無症狀感染者在醫療機構單間隔離,安排臨床專家開展無症狀感染者相關診療,對每一例無症狀感染者的處置、管理提出具體指導意見,從抗病毒、中醫中藥、營養知識和心理疏導等方面提前干預治療。同時,執行與確診病例相同的出院標準和出院後隔離觀察、跟蹤隨訪政策。


境外輸入病例
近期呈下降趨勢


廣東省疾控中心主任鄧惠鴻表示,廣東省的疫情有以下幾個特點:


第一,目前廣東的疫情總體是下降的,截到4月11日24時,廣東已連續11天報告病例數在個位數。


第二,近期境外的輸入病例呈下降趨勢。近一週(4月5日-4月11日)共報告境外輸入確診病例18例,較上一週減少57.1%。


第三,經持續加大排查力度,近期發現了境外輸入病例引起的本地關聯病例,截至4月11日24時,廣東共報告輸入病例引起的本地關聯確診病例16例,無症狀感染者44例。


第四,全省累計報告境外輸入確診病例183例,其中口岸檢疫發現87例,醫學觀察發現81例,社區排查8例,發熱門診發現7例,這些都是在管控的的狀態。廣東境外輸入病例已經連續兩週下降,近一週來共報告的18例確診病例全部都是納入閉環管理,15例是通過口岸檢疫發現,2例通過集中隔離醫學觀察發現,1例通過社區排查發現。


第五,本地關聯的16例確診病例,5例是通過社區排查發現,7例是通過密切接觸者的篩查發現,4例是通過醫療機構發現。


第六,本地關聯的44例無症狀感染者,28例是通過社區的主動排查發現,12例是通過密切接觸者的篩查發現,4例是通過醫療機構發現。


【眾志成城·防控疫情】廣東:疫情無國界,攜手克時艱!


散發及境外輸入病例


傳播風險依然存在


鄧惠鴻表示,目前,全省各地正在加緊開展主動的社區排查來消除隱患。隨著排查工作的持續和深入,預計還是有零星的病例報告,但是一經報告或者主動發現的,會採取立即隔離、立即調查、隔離管理的措施。


鄧惠鴻表示,目前,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已經歷時30天,國際疫情還是呈現“大流行”和局部激增的態勢。廣東經濟非常活躍,對外交往也非常頻繁,同時廣東省是人口以及流動人口的第一大省,疫情防控形勢是依然複雜嚴峻的,出現散發病例和境外輸入病例引起的傳播風險依然存在。因此,必須高度警惕,不能有絲毫鬆懈。


加快推進
生產生活秩序全面恢復


在當前防境外輸入成為防控重中之重的背景下,廣東下一階段如何做好防境外輸入與復工復產工作的統籌協調?


林克慶表示,廣東將進一步完善“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常態化、精細化的措施,維護好、鞏固好來之不易的階段性防控成效,全面推進復工復產,加快推進生產生活秩序全面恢復。


一是切實落實“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防控措施。在外防輸入方面,落實第八版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境外輸入工作指引要求,築牢防止境外輸入“五道防線”。落實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要求,持續全面深入開展大排查。嚴格實施入境人員全流程閉環管理,篩查清除疫情防控盲點和漏洞,以嚴而又嚴、實而又實的工作進一步織密織牢防控網絡。在內防反彈方面,繼續發揮社區網格化兜底作用,完善聯防聯控、群防群控網絡,科學做好武漢來粵返崗人員健康管理服務工作,抓緊抓實抓細重點場所、重點單位、重點人群疫情防控,切實抓好無症狀感染者精準防控,精準化、精細化做好社區防控與服務工作。因應常態化條件下的防控疫情的新形勢,健全及時發現、快速處置、精準管控、有效救治的常態化防控機制。


二是繼續深化疫情防控國際合作。疫情無國界,攜手克時艱。廣東將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築起應對境外疫情輸入風險的堅固防線,不能出現任何漏洞”的重要指示精神,繼續高度重視在粵外國人健康服務和管理,進一步加強與駐粵使領館的溝通和疫情信息動態通報,將在粵外國人的疫情防控工作納入基層單位和社區有關工作機制,實行精細化、網格化管理和服務,在生活、防疫、醫療等方面提供必要的幫助。


三是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繼續有力有序地推動復工復產提速擴面。我們將更加精準有效地落實復工復產的各項舉措,及時清理企業復工復產有關前置條件,加強重點企業復工復產跟蹤服務,為廣大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全面復工復產創造更好條件。同時,紮實抓好重大項目建設和穩投資工作,多措並舉加快釋放市場需求,推動各類商場、市場加快復工復市,因勢利導培育新的消費熱點,加快推進生產生活秩序全面恢復。同時,我們要強化使命擔當,堅持底線思維,著力構築民生兜底的保障安全網,既要保持防控的力度,又要保持民生的溫度,全面保障困難群眾基本生活,解決好部分群眾面臨的突發性、緊迫性、臨時性生活困難,千方百計做好疫情防控期間民生保障各項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