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太学的“教师”是如何管理的,也需要参加教师资格证考试吗?

宋朝太学的“教师”是如何管理的,也需要参加教师资格证考试吗?

太学,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古代的最高等的一种学府,在宋朝的教育制度当中,太学也是其最重要的一个部分。当时,不仅仅是太学的学生需要一定的制度来进行管理,教师也是需要进行管理的。很多人会产生一种疑问,宋朝的太学教师上岗需要通过教师资格证考试吗?他们的考核标准到底是什么呢?即使是古代没有教师资格证考试,太学的教师上岗也是有着一定的标准和要求的。

一、 宋朝的太学教师上岗需要通过教师资格证考试吗?

第一个需要明确回答的问题就是,宋朝的太学教师上岗是没有教师资格证考试的,当时也有着明确的上岗要求和标准。

(一) 宋朝的太学教师上岗需要满足严格的要求——师德、学识、年龄

太学的教师上岗,自然也是为了培养国家的人才,因此要担任太学的教师,是需要满足严格的要求的。这其中,主要包括师德、学识和年龄三个层面。师德,指的是当时对太学教师的道德品格有着严格的要求,

比如说在宋仁宗时期所强调的“教授非止讲经,宜选用履行端懿者。”这也和现在的教师要求一脉相承,如果一个教师自己都品行不端,那么如何能教出品行端正的学生呢?

学识,自然指的是对教师的专业能力方面的要求,这也是除了品行端正之外,最基本的一种要求,这也是考核教师能否承担相应的教学任务的一种标准;年龄标准,也是一个重要的标准,太年轻的教师不仅压不住学生,而且自己的阅历和知识层面也达不到要求,而且在太学当中,教师所教授的知识主要都是根据自己的阅历和理解来进行教授,因此,宋朝的太学教师年龄多半是在三十岁以上。

宋朝太学的“教师”是如何管理的,也需要参加教师资格证考试吗?

国子监

(二) 太学教师的上岗考试——皇帝钦点、太学生聘请、国子监考核

满足了以上三个标准的教师,还需要参与一定的考核,也就是一定的契机,才可以担任当时的太学教师。

第一种考核是指皇帝的考核,皇帝的钦点,是当时太学教师的最高等的考核,当时的史料也有记载这种形式的任命:“真宗大中祥符八年,谭州岳麓书院山长周式,以行宋朝太学教师”。第二种是身为学生的太学生自己来聘请教师,宋代的太学生一般自身也是比较具有学识的,所以对于太学教师的考核,他们也具有一定的发言权。

第三种是比较正式的考核,那就是国子监的考核。这种教师主要来源于取得一定成就的太学生,他们在经过国子监的考核之后,也可以去担任太学的教师。比起其他教师来说,他们比较了解太学的运作模式,自己学识能力也具备,因此具有一定的优势。

宋朝太学的“教师”是如何管理的,也需要参加教师资格证考试吗?

岳麓书院

二、 太学教师有一定的任期限制,是更新教师队伍的需要

太学教师并不是铁饭碗,而是有着一定的任期限制的。这在很多史料当中也有记载,统治者之所以规定太学教师的任期,也是有一定的考量的。

(一) 职业任期一般是三年期限,但教学成果特别优秀的可以连任

一般来说,太学教师的职业任期是三年期限,据《续通鉴长编》记载“元丰三年二月诏“太学正、录三年为任。”从这一方面来看,基本上,三年是当时太学教师教学的极限了。

但是,有的教师教学质量特别高,教学任务完成的特别好,那么他们就有资格可以留任。宋朝的朝廷一向是比较重视文官的,也比较重视有能力的太学教师人才,因此,对于那些表现比较突出的太学教师,朝廷的任期限制是有着一定的宽限的,因为朝廷也想要留住人才。

宋朝太学的“教师”是如何管理的,也需要参加教师资格证考试吗?

(二) 任期限制是为了实时更新太学教师队伍,提供更好的教学质量

那么为什么要实行这种任期限制标准呢?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及时的更新教师队伍,为太学提供更高的教学质量。

一方面,实时更新教师队伍,能够加大教师的压力,督促他们提高教学质量,同时也能够为太学的教师队伍提供新鲜血液,保证每个教师能够把自己最独到的见解和独特的想法传授给学生;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当时的教师队伍竞争很大,因为宋朝重文轻武,因此相对应的文官官职,都是有多位官员来担任,因此,在竞争中不断更新也是统治者所考虑的主要问题。

这种严格的三年任期限制,一方面能为统治者实时更新教师队伍,换掉不满意的教师,一方面也能让统治者为自己比较满意的教师放宽限制,也是一种与政治有关的限制。

三、 太学教师的教学要求——承担教学任务、个人品性端正

在教学期间,太学的教师更是要完成教学任务,而且要达到一定的教学标准,这些教学要求都是会随时考核的。

(一) 教学任务要求——教学期间和讲课期间必须认真讲学

对于教师来说,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他的讲学,所以对于太学教师的最基本的一点要求,就是教学要求。教师必须承担相应的教学任务,教学期间必须认真讲学,不得擅离职守,更不能在教学期间做一些有辱于教师风格的事情。这和现代的教师管理要求类似,简单来说,就是不准迟到早退,上课期间必须认真,不得开小差,同时需要认真备课,为学生授业解惑,这是当时的教师的基本任务和职业要求。

宋朝太学的“教师”是如何管理的,也需要参加教师资格证考试吗?

(二) 个人品性要求——不得滥用职权,不得接受学生礼物

除此之外,教师的个人品德方面,也是一条重要的考核标准。“教书先做人”,教师的品性要求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当时规定教师必须清正廉洁,也不得滥用职权。

教师不能接受学生的礼物,就连一般的水果蔬菜之类的食品都是不能接受的,因为收了礼的教师,在某一种程度上来说,就不能保证其公平公正的对待每一个学生了;不得滥用职权,教师的权力是公权力,当时的法律严格规定教师不能随意凭借个人喜好对待学生,特别是在学生的升级和降级这一方面,因为这直接关系到当时的学生的个人命运,因此徇私舞弊这种行为,是绝对不可能被原谅的。

四、 宋朝太学的教师有工资吗?严格的奖惩措施利于管理

为了加强对太学教师的管理,在考核之后,还会有严格的奖惩措施,足以表明,当时宋朝太学的管理制度的严格。

(一) 除了应得的劳动报酬之外,成绩显著的还会给予“奖金”

宋朝太学的教师一般都是有工资的,这种工资,说白了,就是与他们的劳动付出所对应的劳动报酬。当时的太学教师工资也是根据其职务的高低来分等级的。

等级划分主要为“太学之长一祭酒是从四品,列为第十等,司业为正六品,列为第十三等,博士为从八品,列为第十七等”,等级高的自然工资高些。

除此之外,对于在工作中表现较好的教师,太学还会为他们发放一定的“奖金”。对于教学成果比较显著,教学质量比较高的太学教师,太学是会对其进行一定的奖励的。上文也提到,教学任务完成的比较好的教师可以连任,但是除此之外,

还能获得一定的薪水奖励和升职奖励,这也是为了激励教师努力工作,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

宋朝太学的“教师”是如何管理的,也需要参加教师资格证考试吗?

(二) 违反了职业要求的教师,被剥夺劳动报酬和降级

当然,与之对应的肯定有惩罚。除了教学任务完成的比较好的教师之外,也会有违反教学要求,和不能按时完成教学任务的教师,因此对于这些教师的管理,

太学也会进行一定的惩罚措施。

一般有两种惩罚,剥夺劳动报酬和降级开除。剥夺劳动报酬,是程度比较轻的惩罚,这是对于那些不能按时完成教学任务的教师来说的,当时太学对教师的管理很严格,一点点小过错都会被“罚工资”;而降级和开除,则是程度相当重的一种惩罚,这是对于那种屡教不改和品行不端的教师来说的,在道德方面犯一丁点错误,都是当时的太学所不能容忍的,因为宋朝太学对教师的职业道德品性要求非常高,这也是因为他们所教的学生,都是未来国家的栋梁之才。

五、总结

宋朝的太学教师虽然没有教师资格证考试,但是还是需要满足了一定的标准以及通过一定的考核之后,才能上岗教学。而且就算是在教学期间,对教师的教学要求也是非常严格的,随时进行的教学考核,三年一期的任职期限,都是为了保证当时太学的教学质量。同时,太学的教师管理也有着严格的奖惩机制,

这也是为了提高太学教师的上岗积极性和教学积极性,促进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续资治通鉴长编》

2.《历代职官表》

3.《中国教育制度通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