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性侵養女,他何以倖免

這兩天所有的情緒都集中在這件事上。

同樣是性侵養女,他何以倖免

無論警示還是指南,美國影壇都早有一個跨世紀案件。

先從最近的亞馬遜說起,有一個“電影史和評論書籍”暢銷榜。

第一名是《憑空而來》。

第二名也是《憑空而來》(kindle版)。

同樣是性侵養女,他何以倖免

這是84歲的伍迪·艾倫所著的回憶錄,在霸榜之前險些流產——大中央出版公司因員工抗議罷工,放棄出版。後獨立出版公司Arcade突然宣佈接手。

員工抗議,當然是因為一樁舊案。在輿論場、在metoo開始後,伍迪·艾倫“性侵養女”的嫌疑似乎才被看到。

從這開始,對於許多人來說,伍迪·艾倫身上只有3個標籤:導演、娶了自己的“養女”、性侵了另一個養女。

他在書中寫道:“希望你買這本書不是衝著宋宜和米婭·法羅的八卦來的。”

可是人類沒有出息,大約總想弄清這兩件事。

01.“和養女宋宜結婚”

宋宜不是伍迪·艾倫的養女,宋宜不姓宋

伍迪·艾倫唯一的親生兒子(存疑)羅南·法羅,如此評價伍迪和宋宜的婚姻:“我爸爸娶了我姐姐。這樣我就既是他的兒子又是他的小舅子。這簡直太不道德了。”

這句話乍看令人十分不適,但事實描述部分很嚴謹。

同樣是性侵養女,他何以倖免

伍迪·艾倫,美國人,1935年12月1日生。

宋宜,美籍韓裔,1970年10月8日生。

兩人年齡在法律上相差34歲又10個月,實際相差不得而知。

因為宋宜是孤兒,她的出生日期由首爾相關法院指定,

非真實出生日期

1978年,8歲的宋宜被安德列·普列文、米婭·法羅夫妻收養,移居美國。

宋宜原名Oh Soon Hee,被領養後以養父姓氏“普列文”為姓,英文名:Soon-Yi Previn。

一年後,米婭與安德列·普列文離婚,宋宜和米婭一起生活。

1980年左右,伍迪·艾倫與米婭·法羅交往,並認識了宋宜。

同樣是性侵養女,他何以倖免

伍迪·艾倫和米婭·法羅


伍迪與米婭的戀愛關係維持了大概12年,這期間兩人未結婚、未同居。

伍迪住第五大道,米婭和孩子們住中央公園西路。伍迪·艾倫自稱,12年來,從未在米婭家過夜。

同樣是性侵養女,他何以倖免

大致的路線


但兩人在戀中收養了2個孩子,迪倫·法羅(“性侵案受害者”)和摩西·法羅。

並育有一子——伍迪·艾倫堅定的反對者、耶魯大學法學博士、韋恩斯坦揭發者之一的羅南·法羅,生於1987年。

2013年10月《名利場》刊登了對米婭的採訪,記者問羅南·法羅真正的生父是不是辛納屈?米婭回答“可能是”,並說辛納屈是她的人生至愛,他們從沒真正分手。

同樣是性侵養女,他何以倖免

羅南·法羅和辛納屈


在這許多年裡,伍迪和宋宜沒有什麼接觸。

根據庭審記錄和米婭自己的回憶,直到1990年(宋宜19歲左右)伍迪跟“任何普列文的孩子都沒什麼接觸,跟宋宜的接觸最少”。所以米婭鼓勵伍迪多跟宋宜相處。於是伍迪帶宋宜去看籃球比賽。

1990年,伍迪·艾倫與宋宜看球的照片登在《紐約郵報》上。

同樣是性侵養女,他何以倖免

1992年1月,56歲的伍迪·艾倫給21歲的宋宜拍攝的裸照被米婭·法羅發現,戀情曝光。伍迪自稱,拍裸照的建議由宋宜提出,具體姿勢是他提的建議。

伍迪·艾倫和米婭·法羅,分手。

1992年8月4日,是米婭所稱的“伍迪·艾倫性侵養女迪倫”的日子。這個複雜家庭立刻進入輿論風暴。

1992年8月12日,《紐約每日新聞報》頭版刊登伍迪·艾倫和宋宜的照片,標題:“伍迪·艾倫公開表白:那是愛。”

同樣是性侵養女,他何以倖免

1997年12月24日,62歲的伍迪·艾倫與27歲的宋宜在威尼斯結婚。

伍迪·艾倫是宋宜的第一任丈夫。宋宜是伍迪·艾倫的第三任妻子。

據伍迪·艾倫表示,他與宋宜對結婚毫無興趣,最終確定法律關係是出於經濟考慮。因為他比宋宜大太多,他希望自己死後,宋宜能以妻子的身份獲得相關權益。

兩人沒有親生子女,但收養了兩個女孩。Bechet Dumaine Allen(生於中國)已經22歲,Manzie Tio Allen已經20歲。

同樣是性侵養女,他何以倖免

羅南·法羅是這段婚姻的堅定反對者,2012年,他發過一條著名推文:“父親節快樂——或者,用我家的說法,姐夫節快樂。”

伍迪·艾倫有一部電影《怎樣都行》是講老少戀的。

高齡物理學家鮑里斯和年輕女孩美樂蒂相識、相愛、結婚,但美樂蒂母親的出現,讓他們很是煩惱。

正當觀眾以為老夫少妻會為愛情戰鬥時,女孩突然愛上了年輕的帥小夥,和老人家離婚。

同樣是性侵養女,他何以倖免

《怎樣都行》


伍迪·艾倫借男主角之口,表達了自己對愛情的理解:“愛這玩意,它不能戰勝所有,也不可能永恆。到了最後,年輕時的浪漫夢想會褪色成任何東西。”

截止到今天,伍迪84歲,宋宜49歲,兩人已結婚22年,目前無感情破裂或離婚跡象。

電影的結尾,暫未成真。

同樣是性侵養女,他何以倖免

伍迪·艾倫在《憑空而來》中寫道:我人生中最大的成就不是電影,而是解救了宋宜並發現了她的天賦。

他在書的結尾說,自己最欽佩的女人就是宋宜。

“不是因為如果不這麼說的話,她會拿擀麵杖敲我膝蓋。而是她在5歲時就獨自踏上了尋找更好人生的道路。”

02.“性侵養女”

沒有證據顯示性侵發生,但真相只有當事人知道

受害人:迪倫·法羅(當時7歲)

嫌疑人:伍迪·艾倫

時間:1992年8月4日

地點:米婭·法羅在康涅狄格州的鄉間小屋

案發經過——

米婭·法羅版:伍迪·艾倫將迪倫帶入小閣樓,並不恰當地撫摸了她。

伍迪·艾倫版:他在大房間裡和其他所有人一起看電視,因為沒有座位,所以坐在地板上,可能期間把頭靠在了迪倫腿上一會兒,但無不當行為。

同樣是性侵養女,他何以倖免

伍迪·艾倫抱著迪倫


報警過程——

案發第二日,米婭·法羅的律師讓她帶迪倫去看兒童醫生。醫生在聽完迪倫描述後,於8月6日報警(此為醫生法律責任)。

結果——

耶魯-紐黑文醫院的兒童性虐待診所:伍迪·艾倫沒有性虐待迪倫。

紐約社會服務部:“沒有可信的證據”支持指控。

兩機構均受康涅狄格州警方委託。

康涅狄格州的律師最終未提出指控。

相關訴訟——

伍迪·艾倫起訴米婭·法羅,希望拿到迪倫、摩西和羅南的監護權。

敗訴。且6個月內不允許探望迪倫。

判決書寫道伍迪·艾倫的“行為非常不恰當”,並表示這種行為不是指性方面的行為,而是育兒方式。

伍迪·艾倫隨後連續2年上訴,法院均維持原判。

可能是疑點的地方——

伍迪·艾倫自稱從未去過閣樓,但警方在閣樓發現了他的頭髮。

米婭·法羅帶迪倫去見兒童醫生前,讓迪倫講述經過,並錄像。錄像有剪輯、重拍的痕跡。

伍迪·艾倫接受過一次測謊,警方請他再參加測謊時,他拒絕了。法羅也拒絕了測謊。

保姆莫妮卡·湯普森後來在2份宣誓書中表示,迫於米婭·法羅的壓力,支持了對伍迪·艾倫的指控,實際上她當時不在屋內,不瞭解情況。

她同時轉述另一位保姆Kristie的話,實際上Kristie並不記得迪倫當天沒有穿內衣。

陣營——

米婭·法羅、迪倫、羅南·法羅

伍迪·艾倫、宋宜、摩西·法羅

同樣是性侵養女,他何以倖免

迪倫和米婭·法羅


後續爭論——

2014年,伍迪·艾倫獲得金球獎終身成就獎。

迪倫(當時28歲),在一封公開信中再度提及伍迪·艾倫對她的性騷擾。

2016年5月,羅南·法羅在《好萊塢記者》刊文,稱迪倫公開信發表後,他的同事們向他轉發了“艾倫強大的公關人員每日轟炸式的電子郵件”。

2017年12月,在韋恩斯坦的爭議後,迪倫在《洛杉磯時報》上撰文問:“為什麼 #MeToo革命能使伍迪·艾倫倖免?”

2018年1月,迪倫哭著接受了CBS的專訪。

同樣是性侵養女,他何以倖免

伍迪·艾倫回應:儘管法羅一家人憤世嫉俗地,利用時代提供的機會,來重複這一指控,但這並沒有使它比過去更真實。我從未侵犯過我的女兒,所有調查都在25年前結束。

大量與伍迪·艾倫合作過的演員,紛紛對他表示譴責、拒絕再合作。

他的新片《紐約的一個雨天》也遭遇發行困境,男主角蒂莫西·柴勒梅德甚至捐出片酬,以示立場。伍迪·艾倫在書中提到,蒂莫西向他妹妹發誓這是為奧斯卡公關考慮。

同樣是性侵養女,他何以倖免

另一方面,摩西·法羅在成年後漸漸遠離米婭一家,與伍迪·艾倫和宋宜交好。

2018年5月23日,他在博客中指責米婭虐待兄弟姐妹、並給他洗腦

“我的眼盲和有肢體殘疾的兄弟姐妹被她拖下樓梯,丟進臥室或壁櫥,然後她把門從外面反鎖。她還曾把因小兒麻痺症而癱瘓的薩迪烏斯關在屋外的棚屋裡,作為懲罰手段。”

“她一次又一次問我。當我沒有給出她期待的答案時,她扇了我一巴掌……她讓我排練了至少六次……這本質上就是洗腦。”

宋宜在人生中的首個深度採訪中,告訴《紐約》雜誌:“米婭·法羅會在我的胳膊上寫字,所以我經常穿長袖。她會把我的頭和腳顛倒過來,因為她聽說腦充血會讓我變聰明。”

同樣是性侵養女,他何以倖免

宋宜 最右


米婭·法羅一共有14個孩子,其中4個是親生的,10個是收養的,分別來自7個國家。

盲人養女Tam Farrow於2000年去世,年僅19歲。

越南養女Lark Song Previn曾因盜取價值數百美金的內衣,被媒體廣泛報道。2008年聖誕節去世,死因未公佈。她曾因艾滋病引發的肺炎住院。

因小兒麻痺而癱瘓的養子薩迪烏斯,於2016年自殺身亡,年僅27歲。

同樣是性侵養女,他何以倖免

種種細節、種種論斷,有人堅定地站在迪倫一邊,也有人支持伍迪·艾倫。

他在書中向公開支持他的明星致謝,包括他的兩位前妻哈琳、路易斯、前女友戴安·基頓,以及斯嘉麗·約翰遜、亞力克·鮑德溫、布雷克·萊利、賈維爾·巴登等人。

同樣是性侵養女,他何以倖免

“感謝所有(為我辯護)的人,我向他們保證,這絕對不會是讓他們感到尷尬的事情。”

我們並不瞭解所有真相,所以在這裡引用女演員凱特·布蘭切特的話。

她說:社交媒體不應該被看作是“法官和陪審團”。據我所知,這些指控是通過法院審理的。如果案件需要重新啟動調查,我絕對、全心全意地支持這一點!


*文中圖片均源網,如有疑問請聯繫本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