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帝國近衛軍簡史:近衛軍的“羅馬特色”簡說

近衛軍的政治角色及其形成有賴於羅馬帝國特殊的政治土壤,與帝制一起處處彰顯“羅馬特色”。

首先,近衛軍的“羅馬特色”。縱觀帝國曆史,近衛軍難以駕馭一直是人們關注的“僅見”,但追問源頭,無論如何離不開羅馬帝國及其帝制。從奧古斯都至君士坦丁三百多年間,歷代帝王中出身武將居多,文臣稀少,三世紀危機期間“軍營皇帝”即是縮影。吉本認為,從奧古斯都至康茂德二百多年的帝國政府是“軍政府”。吉本的觀點值得商榷。至少在近衛軍存續期間,羅馬帝國稱不上純粹的軍事帝國,帝國政權不是軍人政權,元首政治亦非武人政治,但大多數皇帝擁有軍事(將領)背景也是事實:與近衛軍、軍團難以割捨,主動取悅軍隊者不乏其人,導致羅馬帝制與軍事性質之間總有千絲萬縷的聯繫。

羅馬帝國近衛軍簡史:近衛軍的“羅馬特色”簡說

帝國時代,雖各類對外征服戰爭減少,內戰不及共和國末年頻仍,並不意味著軍隊的鎮壓、侵略、威懾等武力職能淡化或削弱,鞏固、維護皇權和帝制軍隊、近衛軍的重要性絲毫不亞於從前。綜合近衛軍數百年間的正反兩方面的表現,不難發現,帝制創建者奧古斯都不僅需要近衛軍保衛宮廷,而且不乏加強軍隊整體實力之意圖。與傳統的羅馬軍隊不同的是,近衛軍是皇帝的御林軍,合法地駐紮政治中心,堂而皇之地走向了前臺,政治觸角伸向各個領域,唯一性、特殊性使近衛軍不難成為政治舞臺的“主角”,即便那些出身行伍的皇帝也無計可施。言稱所有皇帝都放縱近衛軍,不免武斷,但多數皇帝、帝國制度對近衛軍缺乏管束,助長了近衛軍的氣焰卻是事實。

其次,皇帝與近衛軍穩定關係失衡及其後果。正常狀態下,近衛軍與皇帝應保持一種主僕之間的穩定關係,且對主子唯命是從。然而,在羅馬帝國,近衛軍率先打破了這種穩定,應有的忠誠蕩然無存,與此息息相關的政治生活隨之失去了某種平衡和穩定,政治天平向近衛軍傾斜。王位頻繁易主,短命君主迭出,映射出帝國政治弊害與政治失衡的內在關聯。在羅馬帝國,無人將近衛軍視為獨立的政治勢力,或組織系統完備的政治派別,但皇帝倚重,被賦予的一系列軍隊職能之外的一系列管理國事職能,軍隊的威懾力等,增加了近衛軍的政治砝碼,政治的天平自然大幅度向近衛軍傾斜,刀劍對政治的強制性和壓迫性逐步升級,正常的政治生態遭到破壞。

羅馬帝國近衛軍簡史:近衛軍的“羅馬特色”簡說

這種人類歷史上並不多見的“傾斜”,總是以犧牲帝國安寧乃至讓皇帝成為犧牲品為代價的。帝國常因近衛軍干預帝位傳承發生內亂、兵變,多次遭遇兵燹之禍,所付出的沉重的代價既是社會的、經濟的,也是政治上的。羅馬皇帝與近衛軍“變異”的關係是歷史上少見的,由此產生的各種偶發、頻發性消極結果及其特點也少之又少。

再次,太多“外力”作用的非正常帝位傳遞。羅馬帝位傳承一個突出的特點是,多數情況下在“外力”的作用下進行(元老院的提名與確定、軍隊的選擇佔據主要內容),而不是依“內力”—血緣依次延續。“外力”否定了血統和出身,在實踐中更多地表現為以近衛軍為代表的軍隊的政治暴力蓄意干預,為本應有章可循的繼承秩序注入了諸多不確定性。其實,這種“外力”不僅源自近衛軍的政治暴力,即使是元老院的程序,“羅馬人民”的意願等,又何嘗不是政治性質明顯的“外力”。

羅馬帝國近衛軍簡史:近衛軍的“羅馬特色”簡說

正是由於“外力”太多,導致“困擾羅馬帝國的主要問題之一是持續不斷的帝位更替。帝位傳承從未正常進行……”“持續不斷”揭示了“外力”作用的常態化,以及人為製造的種種變故的經常性。“從未正常”似有以偏概全之處,但總體趨勢是,非正常多於正常。無論“持續不斷”,抑或“從未正常”,近衛軍為始作俑者之一罪責難辭。羅馬帝國絕大多數時候不是完整意義上的家天下王國,數十位元首、皇帝多半以非嫡傳身份“紫袍”加身。

自公元96年多米提安被殺後,“元首制已無法沿著王朝的脈絡繼續下去”。從奧古斯都到奧萊利烏斯近二百年時間裡,不存在連續不斷的王位傳遞。究其原委,蓋因近衛軍、軍隊蓄意干預,橫生枝節變故,致使“皇位繼承問題從未得到令人滿意的解決”,尤其在三世紀危機期間已經毫無規則可言。結合本文所論,在垂直左右皇位更替的“外力”中,近衛軍無疑是重要的、羅馬城中其他諸種“外力”難以匹敵的一種力量。羅馬帝國帝位傳遞過程中,壓倒性的“外力”切斷了皇統和嫡傳,打造出帝制的“羅馬特色”,近衛軍則推波助瀾,使這一特色愈加鮮明。最後,近衛軍的政治角色來自源遠流長的軍隊參與政治的傳統和歷史基因。

羅馬帝國近衛軍簡史:近衛軍的“羅馬特色”簡說

共和國伊始,羅馬軍隊便通過多重路徑參與政治,軍隊成員直至君士坦丁踐位,以公民為主體的時間居多。公民本身是政治概念,公民兵—武裝的公民—定義的政治傾向不遜於軍事含義。共和國末年的內戰,軍隊投身政治鬥爭,以及對政治毫無遮掩的壓迫性開啟了羅馬歷史新的一頁。此間,羅馬政壇上不可一世的政治巨頭,悉數為軍事梟雄,憑藉軍隊傲視群雄,蘇拉、愷撒、“後三頭”無一例外。軍隊在權力爭奪廝殺中,用刀和劍表達政治意願,協助多個軍事將領獨裁羅馬,從根本上決定了政局走向。

從國家制度層面,帝國終結了共和國,而帝國的軍隊卻是共和國軍隊的延續與發展,共和國軍隊變身為帝國武裝力量,軍隊左右政治的影響力隨之延伸至帝國時代,但表現形式發生了變化。比如,共和國時期軍隊追隨將領爭權奪利大多擁有派別、集團歸屬,政治目的清晰,近衛軍則主要在和平年代特別是改朝換代之際製造混亂和殺戮,並不倚傍某一個有組織的派系,看似政治目的不甚明確,但行為的指向性、結果屬性絕不會與政治脫離干係。肩負特殊職能的近衛軍正式誕生於帝國時代,而就參與政治而言,與共和國時期的軍隊沒有質的區別,近衛軍在帝國的政治角色根本上沿襲的是羅馬軍隊參與政治的傳統,僅僅是過程、目的存在差異。

羅馬帝國近衛軍簡史:近衛軍的“羅馬特色”簡說

與歷史上參與政治的公民主體不同的是,近衛軍是皇家衛隊,與共和國時代的公民兵集體截然不同。近衛軍捲入政治生活形式上是傳統的延伸,但近衛軍突破了“參與”的界限甚至極限,“變異”了歷史基因,空前地強化了自己的政治角色。

帝制、近衛軍對“後共和國”時代的羅馬而言可謂新事物,但“羅馬特色”、軍隊參與政治的傳統卻不是“新生事物”。近衛軍的建立為羅馬軍隊增添了新成分,也給帝國增加了一個不安定的因素。312年,君士坦丁將近衛軍遣散,拆毀了近衛軍作亂的根據地近衛軍軍營,一勞永逸地消除了帝國一大隱患,近衛軍的歷史連同自身的政治角色一併畫上了句號。君士坦丁緣何裁汰近衛軍,未見到古典史家的詳細議論。後世史家多以歷史上近衛軍胡作非為、屢生事端為依據,肯定君士坦丁的舉措。

羅馬帝國近衛軍簡史:近衛軍的“羅馬特色”簡說

三百餘年間,近衛軍的政治角色及其變遷起伏波折,折射出近衛軍作惡程度與歷代皇帝的掌控能力成反比。一位學者在論及近衛軍193年“拍賣帝位”行為時指出:“近衛軍必將為干預帝國政治付出高昂的代價。”這種“高昂的代價”即是最終遭廢棄。是近衛軍瘋狂至極,罪有應得,還是君士坦丁“英明果斷”?抑或二者兼而有之?但筆者以為,關鍵之處在於,近衛軍利用種種歷史和社會條件,放肆地膨脹了自己的政治角色,直至君士坦丁無可容忍,將其徹底終結。

元首制的運作、宮廷安危有賴於近衛軍,羅馬城安全和有序,近衛軍絕非一無是處。三百餘年間,近衛軍真正攪亂政局,釀成災禍亦未貫穿史冊,只是由於近衛軍種種消極表現後果嚴重,所產生的“漣漪效應”影響惡劣,很大程度上抵消了積極作為,最終導致惡名遠播,因此,歷代史家多對近衛軍評價較低。但也應關注,近衛軍與皇帝構成了一個矛盾體,“沒有皇帝,近衛軍一事無成”。近衛軍的政治角色及其實現,深層次原因無疑源自元首制,一系列耐人尋味的悖論也由此展開:近衛軍本是皇帝的鷹犬,卻時常將皇帝送上斷頭臺;作為軍隊的近衛軍理應是國家安寧的重要保證,卻動輒成為動盪、內亂的源頭;一方面對帝國安寧有過貢獻,另一方面,則因惡意廢黜當朝皇帝擁立新君主破壞帝國的政治秩序。種種悖論反映的是近衛軍政治角色的悖論,驗證了近衛軍是羅馬帝政的重大弊害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