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2020小升初新政解读:关于公民同招、摇号录取以及志愿调剂

今年的寒假,是一个特殊的寒假,肯定会让很多学生毕生难忘。同时,随着3月11日上海市教委公布《2020年本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上海义务教育阶段的家长和孩子们也不用太过纠结升学问题了。


但是关于《实施意见》的解读,似乎又成了家长们的另一个难题。就像华山医院张爸爸的那句名言:我讲的每一个汉字你都能听明白,但不会知道是什么意思。


那么孩子到底该怎么升学?志愿怎么填?摇号怎么摇?或者换句大家更容易理解的话:优质教育资源是有限的,好学校该到底该怎么进?


小编请教了多位中小学升学政策与教学研究专家,就以上问题进行了简单的解读,希望能够给到学生和家长一点帮助。


上海2020小升初新政解读:关于公民同招、摇号录取以及志愿调剂

● 细则1 ●

民办学校招生纳入审批地统一管理,与公办学校同步招生;对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的,由各区组织实施电脑随机录取。

● 解读 ●

这句话不难理解,就是100%摇号。另外,这里有一句没有说明的隐含的话就是:报名人数未超过计划数的,全部录取。


● 细则2 ●

民办学校应在各区核定的招生计划与范围内招生。有寄宿条件的民办校可适当扩大招生范围。

● 解读 ●

很多家长只听说过公立有学区的说法,现在民办学校也要分区了。大多数情况下民办初中只能在所在区内进行招生,部分情况(比如学校有寄宿条件)可以跨区招生。


● 细则3 ●

民办学校要在招生简章中公开“三个承诺”,包括:不提前组织学生报名或变相报名,不举行任何形式的测试、测评、面试、面谈或调查,招生录取不与任何培训机构挂钩。

● 解读 ●

这样一来,就堵死了民办学校挑选生源的路子,让每个学生都有均等的享受优质教育的机会,是我市促进教育公平的一项重大举措。

对于家长来说,孩子的教育是长久的,不为升学为目的的培训也是必不可少的。此举可以让孩子们有更多时间和机会发展自己的特长,也是符合教育客观规律的。对于民办学校来说,踏踏实实关注课程、师资,形成并巩固自己的办学特色,是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


● 细则4 ●

今年本市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招生采取“分类计划、分类报名、分类摇号、分类录取”。

● 解读 ●

我们应该清晰地看到,总有一些需要特殊照顾的人群,比如烈士子女,这次武汉医疗工作者的家属,为国家做出特殊贡献的人才的子女,等。实际上对他们的特殊照顾,是用巨大的贡献乃至牺牲生命换来的,是他们应该享有的,大家要放平心态。

关于分类方面,我们可以举个例子:

  • 比如某学校计划招生共100人,其中教职工子女10人,特殊人才子女10人,其余80个名额则面向社会招生。
  • 而在实际的报名中,全校教职工子女报名5人,特殊人才符合条件的人,社会报名500人。
  • 最终的录取结果就是:教职工子女全部录取,录取率100%,并剩余5个名额,二次分配至社会招生;特殊人才子女则摇号录取,录取率50%,10人未被录取,由相关区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协调至其他学校;社会报名摇号录取85人,录取率为17%,415人未被录取,由相关区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协调至其他学校。


● 细则5 ●

民办一贯制学校可设置小升初本校免试直升计划和校外招生计划,如本校直升意愿人数大于免试直升计划数,将由区教育行政部门实施电脑随机录取。

● 解读 ●

由此可见,直升还是有的,而且直升也要摇号。但是《实施意见》另外规定:民办一贯制学校2020年校外招生计划数原则上不得少于2019年校外实际招生数。所以非直升受益者的家长在这块儿也不必太过忧心,该有的还是会有,而且要比去年只会多不会少。


● 细则6 ●

未被民办中小学校录取的,根据公办中小学已分配入学的实际情况由相关区教育行政部门按照当年度区、校招生政策和细则安排入学。

● 解读 ●

对于家长们来说,在公民同招方面,最最关心的焦点就是:如果我去参加民办校的摇号,如果没摇上,那我还能回到对口公立校吗?《实施意见》的这条规定算是给家长们吃了一颗定心丸。也就是说,直升摇号没有录取的、第一志愿没有录取的、调剂志愿没有录取的,都可以参加由各区公办初中招生政策安排入学。换句话说就是:公办初中肯定会兜底


● 细则7 ●

每个学生填报1所民办学校参加电脑随机录取,并可填报1个民办学校调剂志愿。调剂志愿有三种选择:

  • 同校调剂(同校内住宿或走读等分类计划间调剂)
  • 区内调剂(就读意愿区内其他民办学校间调剂)
  • 集团内调剂(同一集团内外区其他民办学校间调剂)

● 解读 ●

关于志愿调剂,也是家长们理解比较模糊的地方之一。根据《实施意见》,我们可以再举一个例子:

某家长为孩子填报了一所民办初中的寄宿志愿,该家长在填报调剂志愿时可以填(以下三者选一):

  • 这所学校的走读志愿;
  • 该学校所在区内其他有寄宿条件的民办初中的寄宿志愿;
  • 这所学校所属集团的(区内区外皆可)有寄宿条件的民办初中的寄宿志愿。


● 细则8 ●

本市将加强对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工作的指导、监督和管理,特别是加强民办学校电脑随机录取过程和结果的监督与管理。

● 解读 ●

看到这里,绝大多数的家长就放心了。以后的孩子升学,过程只会越来越透明公开,越来越自信淡定;所谓的暗箱操作,只会越来越少,只会越来越抬不起头。


上海2020小升初新政解读:关于公民同招、摇号录取以及志愿调剂

家长策略

关于上海小升初新政下家长该如何应对的问题,小升在2月28日的推文中已经有了初步阐述,点此可查看。下面是小升必须要再次强调的两个重点:


人户一致 对口优质公办

这种情况不必犹豫纠结,立刻报名吧。要相信以后身边的好学校只会越来越多,出于摇号排序的需要,以及方便孩子的需要,都应该尽量挑选离家最近的办学质量较高的公办学校。


人户一致 对口民办

如果对口民办好学校,理念非常符合,那就打定主意赶紧报名。同时要顺势而为,摇号不中也要坦然接受,毕竟只是没能摇上这所学校,并不是孩子没法升学了,更重要的原因是,孩子的教育绝大程度上还是依靠家庭。


上海2020小升初新政解读:关于公民同招、摇号录取以及志愿调剂

总结


教育,实际上是很多年以后忘却了很多知识,最后留下的那些东西。

当年,我们也学了很多知识,现在真正用得上的,也就那么一两个小点。

这次小升初新政的指导思想,实际上还是教育如何才能均质化发展。在未来,公、民学校只会越来越趋同,这也是教育的发展大势所趋。

我们不鼓励提前学习,不赞同精英教育,而是要回归教育的本质,让孩子们放下负担快乐学习。或许,这一代的孩子,有他们自己的使命,只是我们现在看不到、预料不到、想象不到而已。

对于孩子的成长,家长要更多地参与进来,多陪伴孩子,而不是焦虑地应付考试,不揠苗助长准备竞赛,不用参加那么多的五花八门的奥赛班。同时,家长还应该更加个性化地规划孩子的成长道路,聚焦孩子的特长,更加长远地看待孩子教育,静待花开。


其实,作为家长,我们想的,不也是让孩子健康快乐的做他们自己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