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手記】鄉村振興是什麼,不是什麼

陳晶晶 2019.4.7

【隨手記】鄉村振興是什麼,不是什麼

鄉村振興不是發展鄉村還是發展城市誰先誰後的問題,更不是讓一些人用鄉村振興的名義去增加城市的投資,去符合經濟學上的道理。精準扶貧就“不符合”那些道理。和扶貧一樣,鄉村振興更多的是要調整城鄉關係、工農關係,國家和部分群體的關係,讓大家都能過上社會主義的生活。這是要為中國的復興立基礎,是中國道路的一部分,是我們給這個世界的一份貢獻。

鄉村振興主要還是看原來的村民,他們的生活有沒有什麼變化。村民們可以種地,可以不種地;可以是農民,也可以不是農民;可以搞農業,可以不搞農業;可以在農村生活,也可以不在農村生活,可以爭得北京的戶口,可以在縣城有一所自己的房子。鄉村振興會有一個比較長的過程。重要的是這幾十年的過程當中,他們的就業有沒有增加,他們的收入有沒有提高,他們在村裡、在城裡的公共服務是不是平等,他們公共的、團體的、政治的生活有沒有改善,他們的權利還有哪些還沒有,跟別人比是什麼狀況,他們的國家和政府是不是他們的國家和政府。

鄉村的產業當然重要,但產業要以治理為基礎。鄉村治理不是要領導們來治理鄉村。產業有商業的產業,有公益的產業,有在村裡的產業,有在村外的產業。農業、鄉村產業的現代化首先要服務的是鄉村裡的居民。鄉風文明不是搞思想道德教育,不是國家花錢請別人來教育我們。鄉風文明是要造一個新的環境,用新的環境來培養人、造就人,實現梁漱溟“造一個新的禮俗”的願望。富裕要有錢的富裕、身的富裕、心的富裕。鄉村振興是一個大學校。我們在這個學校裡學習,幸福老人、培育新人,一塊要把日子過好。

鄉村振興以“服務村民為中心”,不過要服務好村民,找到鄉村發展的新動能,卻是要城鄉之間去找鄉村的生命力、新的可能性。鄉村振興不是要叫鄉村、叫村民離開城市,再造什麼桃花源,給城裡人種地、耕牛,被拍照,滿足城裡人對新的鄉愁的需要。它是要教每一個村子,每一個在村裡、從村裡出來的人都找能安身立命,找到各自生活的樣式,生命的可能性,面對別人得時候不自卑,有自己的驕傲;能知道自己的好,也能看出、欣賞別人的美和好來。新疆的鄉村和浙江、貴州的鄉村振興起來肯定是不一樣的。過程也不一樣。

鄉村振興是一個禮物。這禮物大家都有份。城市是村裡人也有份的。村子,城市人也可以住得下來。我們要把這禮物接好、送好,把它傳下去。

鄉村振興讓我們的生活更美好。

【隨手記】鄉村振興是什麼,不是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