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下美國、日本企業大量搬遷是什麼意思?


新冠疫情下美國、日本企業大量搬遷是什麼意思?

當地時間4月10日,美國白宮經濟顧問庫德洛向全美呼籲:在中國的美國公司應儘快考慮撤離中國,美國政府提供全部的搬家費用支持。

同一天,日本也做出了類似舉動。日本宣佈提供20億美元的資金用於支持日企搬回日本,其中2億美元支持日企搬離中國轉向東南亞等亞洲其他地區。

自從美國特總統上臺後,製造業迴歸美國的呼聲就一直沒斷過,他多次要求在中國的美國企業從美國搬回中國。這次日本也做出了類似的行動,前一個月還是“山川異域、風月同天”,眨眼就變成了日本企業逃離中國,日本人的變臉絲毫不亞於美國特總統。

這次美日政府要求本國企業離開中國,更多的是出於政治方面考慮,這次疫情讓美國等西方國家看出了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這個世界越來越離不開中國。這次疫情爆發,世界上的醫療防護物資都十分緊缺,連美國這樣的國家都不能自給自足,其他國家更不用提了,但中國不僅在短短的一個月時間內就能夠自給自足,現在反而能夠為全世界提供醫療防護物資。中國製造業的強大,讓美日等國家感到很害怕,他們擔心自己的國家未來會越來越依賴美國,因此,長痛不如短痛,不如現在就讓本國企業迴歸,以便未來重振本國製造業。

新冠疫情下美國、日本企業大量搬遷是什麼意思?

製造業是強國之基,這是世界各國通過這次疫情得出的普遍共識,強大的美國也意識到,即使美國再強大,但是疫情面前,本國竟然連口罩都不能供給,而世界上最大的口罩商雖然是美國企業,但遺憾的是這些企業都不在美國。

所以,這次疫情過後,重振本國製造業必然是世界各個強國要重新考慮的問題,近年來,隨著中國的崛起,中國成為世界製造業中心,越來越多的製造業企業紛紛搬遷到中國,這裡不僅有低廉的勞動力,更為關鍵的是這裡的產業鏈非常完善,方圓幾百公里上下游產品都有了,再加上便利的物流條件,為這些知名世界製造業企業提供了最有效、最便利和成本最低的服務,而這些只有中國能夠提供,其他世界上任何國家都做不到。比如著名的蘋果公司,大部分都是有富士康公司代工的,富士康為什麼選擇在中國建廠,就是因為中國產業鏈非常完備,在富士康的周圍,各式各樣為富士康服務的企業比比皆是,讓這個地區成為了名副其實的蘋果產業集群。

新冠疫情下美國、日本企業大量搬遷是什麼意思?

正是因為中國完備的產業鏈,讓世界各大製造業名企越來越離不開中國,一些日本電器企業如松下、東芝、日立 、三洋乾脆都放棄了本國製造中心,直接由中國代工,這對日本製造業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打擊。

製造業空心化成為美國產業衰落的一個標誌,而現在日本也逐漸在走美國的道路,經過疫情這次放大效應,更讓這兩個國家明白了問題的嚴重性,所以才有了上述行動。但是,日本和美國的行政搬遷命令並不能奏效,因為美日這些資本家們可不考慮這麼多政治問題,他們看重的還是經濟效益,哪裡賺錢多他們就去哪裡。比如,前期美國特總統讓美國製造業迴歸美國,但一轉眼,美國的最大電動汽車商特斯拉就在上海建廠,在建廠竣工儀式上,特斯拉總裁甚至興奮地跳起了舞,為什麼他要翩翩起舞,沒有其他原因,就是因為他看到了未來巨大的經濟利益。所以,在金錢誘惑面前,這些企業不是想搬就能搬的。

舉報/反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