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嶺我來了!

我對秦嶺的瞭解是從高中地理課上,地理書上講述了秦嶺是中國南北氣候分界線。東西走向,東起潼關西至寶雞峽,號稱八百里秦川,地勢東低西高,翻越秦嶺由北坡進入南坡漢中有三條線:東線由安康經漢陰、西鄉、到達漢中。中線由周至經佛坪、洋縣、城固到達漢中。西線由寶雞經鳳縣、留壩到達漢中。

我們選擇了西線,我們從上海出發全長約一千六百公里,我們沿著滬陝高速行進,雖一路勞累但新鮮渴望早日一睹秦嶺芳容的激動心情始終在我心中盪漾。我們在第二天下午駛過了西安,一路也欣賞了西安的古城牆和多朝代古都的風彩。接近傍晚我們開到了寶雞市,我們在寶雞市賓館休息。此賓館可能是寶雞市最好最有特色的賓館。它沒有大多數賓館設在現代化的高樓大廈裡,而是由一幢幢平房組成,沒有現代化的豪華和亮麗的燈光,而是富有特色古色古香傢俱陳設,燈光暗淡幽靜,工作人員與其他任何賓館不同是軍人,進入房間有一陣陣使人喜愛的清香不知從什麼地方不間斷地散發出來。

這一晚睡的很香,醒來己天大亮,我們趕緊洗漱好,開車到秦嶺下飯店吃早飯。這裡的早飯很多特色,在其他地方可能吃不到,一碗羊肉泡饃,一大盆白切驢肉,這驢肉我們是第一次吃,象白切牛肉,我們吃飽喝足連忙趕路,準備翻秦嶺。

這條公路叫西漢公路,是由當年的國民政府上海代理市長,解放後任上海市副市長趙祖康於1936年5月全線搶通,全長254公里,該路所經之地,就是古蜀道的北棧道部分,詩人李白曾有: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的名句,足見其艱險程度。秦嶺的越嶺線,迴旋舒展,(雞頭關)沿溪線的雄偉壯麗,加上跨越褒河的鋼橋和鑿穿嶂壁的連環三洞,風景幽勝,獨有特色,近些年這條路己翻新過,己是全水泥路,路況很好。我們在秦嶺山腳進山處,到處可見為車子加水,車輪澆水的小店,我知道凡有這加水小店都是高山大山。

雖山高,但是晴天,路是很好的水泥路,我就飽飽地欣賞著彎延不斷的盤山公路,我在山的高處可看到整個盤山公路的全貌。

秦嶺我來了!


秦嶺我來了!


秦嶺我來了!


秦嶺我來了!


秦嶺我來了!


秦嶺我來了!


秦嶺我來了!


我們到了秦嶺這條路的最高處,路的右邊有一亭子,亭子上有建造此路總設計師總指揮趙祖康的親筆題字;路的左邊有秦嶺國家森林公園的大門。秦嶺國家森林公園與其他地方森林公園完全不同,它不在平原平路上,而在山中,森林就顯得有層次感,由上望下看,許多十幾米的大樹好象都在我們腳下,據傳有的地方還有野生動物出沒。

秦嶺我來了!


秦嶺我來了!


秦嶺我來了!


秦嶺我來了!


秦嶺我來了!


秦嶺我來了!


秦嶺我來了!


我們下山到了鳳縣,這裡雖然是陝西省,但說話口音卻帶西川味。這裡地勢己不高,我們到了留壩,參觀了張良廟後繼續前行,到了漢中。秦嶺北坡包括西安寶雞都是黃土地缺少水,所以風沙很大。但一到漢中如同到了江南,有小江南美稱,有水稻,在清明節前後,漢中百萬畝油菜花一齊爭開,就象金黃色的海洋,一陣風吹來開始起伏盪漾,到處可聞到甜密的花香,漢中百萬畝油菜花己成為最美油菜花觀賞地之一。秦嶺我來了!我愛祖國的這大好河山。

秦嶺我來了!


秦嶺我來了!


秦嶺我來了!


秦嶺我來了!


秦嶺我來了!


秦嶺我來了!


秦嶺我來了!


秦嶺我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